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掌握词缀法是记忆英语中人称名词的捷径。构造人称名词的词缀法大体可分七类 执行者,区域者,专业者,信奉者,反义者,贬义者,其他者。  相似文献   

2.
田春林 《师道》2008,(10):38-38
曹丕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有些书开卷有益甚至受用终生,而有些则误尽苍生甚至遗患无穷。著书者谨记,读书者谨慎,教书者谨言。  相似文献   

3.
思想纯正,足以启导人生意义,培养国民道德者。 旨趣明确,足以唤起民族意识,配合国家政策者。 立义深邃,足以体认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者。 内容切时,足以培养民主风气及科学精神者。  相似文献   

4.
评好一堂体育课,除了评课者要客观公正外,我个人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通常地,评价一堂体育课是几个评课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上课者进行评述、打分,然后几个评课者合计总评分,根据分数的高低评出上课者的上课水平。其实,这样不但不能评出上课者的水平,而且会给被评课者一种压抑感。  相似文献   

5.
内卷语境中,个体有意或无意地将他者视为自我的竞争者,他者的在场已经不再重要,在场的具体他者被虚构的观念他者取代。与虚构他者的竞争使得个体的焦虑心态渐重,外显出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为,从而加剧了内卷程度。最终,内卷、竞争意识、焦虑和竞争行为构成了一个闭环。利用学习共同体重构自我—他者关系,重视共同体精神,将教育与学习视为个体生命展开的活动,从而改善教育现况,缓解教育内卷。  相似文献   

6.
英雄     
《海外英语》2012,(5):40-40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相似文献   

7.
刘星 《辽宁教育》2023,(20):52-55
乡村中学管理需要树立“大教育观”: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其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其需要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还应以身边的榜样教育自我;家长既是子女的监护者,也是子女的引路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其需要关注教育发展,掌握育儿本领,引导子女进步。乡村中学应该汲取三方智慧,凝聚三支力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笑傲学场     
笑傲人生者,激扬文字;笑傲沙场者,视死如归;笑傲江湖者,侠骨柔肠;笑傲天下者,指点江山;笑傲学场者,又当如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历来颇有争议的“者”的词类归属问题,采用穷尽式,专书专题的方法分析《论语》中的“者”字,以期能够准确反映出上古汉语“者”的用法及特点。论文列举了目前学者对“者”的词类划定的不同观点,并对“者”的词性重新进行归类。我们认为古代汉语中“者”应属于辅助性代词、结构助词、语气词,并在此基础上对“者”字结构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挑战人生     
人生行途中遭遇高山大河,甚至冰川戈壁,在所难免,面对挫折失败,有自强不息者,有不甘最后者,有反思检讨者,有改弦易辙者,有一蹶不振者,有轻言放弃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由于选拔人才的需要,高考数学试题必须具备相当的区分度,理所当然地要设置适量的难题.命题者与解题者是一对矛盾体,命题者通过介入、改装、重组新元素,将“渺小”的容易题变为具有科学合理区分度的难题;解题者则通过不懈的努力,将难题化解变为容易题.一套优秀的试题,就是使命题者与解题者矛盾双方具有理想的结合点与平衡点,既使命题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图式理论认为,感知者是通过自己头脑中的图式来接收新的信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感知者积极建构正确的图式,改变传统让感知者被动吸收新信息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感知者的听力理解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评课往往只有评课者的他者视角而没有被评者的教者视角,且形式单一无合作。而“复盘式”评课,以教者为主体,汇聚集体智慧,搭建研究框架,探求研究节点,提升教学效度,集教学叙事、理性分析、行为指导与实践重构于一体,把教师对课堂的评价引向目标落实,使评课有了具体的抓手,有了明确的指向,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评课的诸多局限。  相似文献   

14.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日步。永州北郭有步,日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学对象特殊性,作为艺术类院校的英语教师重新定位自己角色。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不应仅仅是演讲者,还应是评估者、促动者、信息提供者、鼓励者、反思者以及终生学习者。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认为世界经验的语言性先于一切,因为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达成一致、取得一种共同语言的过程,在这个取得一致性的过程中,理解者在拥有充分自由空间的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制约,这些异于理解者自身的“他者”的制约会牵引着理解者走向一个更好更完善的过程。基于这一思路,反思当今社会科技泛滥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他者”的制约性中找到启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别离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成了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离别的相思之苦来说,送别者怀念远行者的感情总比远行者怀念家中的送行者的感情更真挚一些。送行者“怅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更甚于远行者。  相似文献   

18.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先知先觉者领导后知后觉者,再开发不知不觉者,在商业领域,先知先觉者为机会者,后知后觉者为行业者,不知不觉者为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相似文献   

20.
所谓谜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下过定义:“谜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出谜者总是故布疑阵,猜谜者寻找蛛丝马迹,双方称得上是智力的博弈。灯谜虽说是小制作,其中却蕴藏着大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