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时,曾经听老师说过:对于老师来说,最容易记住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种是调皮捣蛋的“差”学生。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老师和“差”生之间的平衡点。直到我自己做了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王同学。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3.
耿桂美 《师道》2007,(5):5-5
那年暑假,随着一声“老师,我来看您了”,迎面走进来一位漂亮女孩,她是我三年前教过的学生。 “老师,我考上了徐州地质学院,我是来感谢你的。” “老师,你还记得吗,那次我没考上实验班你对我说的话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6.
一张心声     
《广西教育》2013,(20):66-66
今天下课经过隔壁班教室,看到任课老师还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习题,而后排好几个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了。其他同学有的在搞小动作,有的在讲话,根本没有几个专心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问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我记得有一位教学成绩挺好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老师”,我很好奇,就偷偷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她经常拖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拖堂过。作为老师,敬业精神值得学习,但也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老师用心良苦,可是学生并不会因此感激,反而会因此心生厌烦。我想:老师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学生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桂林市荔浦县杜莫镇初级中学陆显香  相似文献   

7.
崔卿 《现代语文》2006,(2):57-57
相信很多语文老师教授文言文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学生还记得几篇,相当一部分学生抓耳挠腮:都想不起来了;做文言文训练时,老师联系课本中学过的类似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时,学生反而更茫然了:学过吗?我怎么没有印象?  相似文献   

8.
赵晓萍 《辅导员》2010,(4):19-19
宋嘉哲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他圆圆的脸蛋,黝黑的皮肤,每次都能完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刚人学时对这个孩子印象还不错。但有一件事,让老师改变了对他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汪振德 《教书育人》2005,(12):56-56
同行梁老师给我讲过一件事情:某日,应一位毕业学生盛情邀请赴宴。席间,谈起原来的老师,他对一位数学老师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10.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11.
但凡我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我是个“三好”老师。只听说过“三好”学生,怎么又冒出个“三好”老师呢?别误会,此“三好”菲彼“三好”也!我所谓的三好是“眼好、耳好、鼻子好”。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在学生习作选集的编后中写过:“冬日严严,那一行行贫乏苍白慌乱的字曾使我苦闷,我常常在苦闷中昏昏睡去。春日阳阳,那一篇篇新美灵动和奔放的情思又叫我喜上眉梢,夜不能寐。”我可能是一个情绪型的老师,在对学生作的指导上,我不仅用口,也用笔,我将自己的感情诉之笔端,诉之我的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发现,学生们懂得老师,他们“领情”,他们按照老师的期望在向前走,在成长。  相似文献   

13.
今天,当我欣喜地看到自己学生的日记有了明显长进的时候,我不由地想起了曾经教过我的一位老师——李俊礼老师。  相似文献   

14.
在我班里实习的几个师范生要返校了。早晨,我匆匆赶到教室准备组织学生欢送他们。没想到,教室里竟然一片哭声。几位实习老师和学生抱成一团。黑板上写着“老师,您别走!”几个大字,四周签满了学生的名字。几个学生发现我来了,更是号啕大哭。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教他们4年了,也曾因故和他们分别过,却从未见他们这样伤心过。实习老师只不过呆了两个月,怎么就这么难舍难分?我越想越气:“别哭了,到操场整队!”然而,操场上的分别场面更让我傻眼。实习老师上了车,但车子却无法开动,周围满是学生,一个劲儿地喊着:“老师,您一定…  相似文献   

15.
因患重感冒,我的咽喉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为了不让期待的学生失望,我决定手工课继续上,但只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我走上讲台后,7岁的小班长代我讲话:“今天手工课老师本来想教我们折纸,可尚老师现在没法讲话,临时决定找几位同学上来当老师,大家谁想来露一手?”一双双小手举过了头。我找个空位坐下来,自觉成为学生一员。“小老师”们个个精神抖擞,走上讲台,边讲解,边示范,还不时停下来组织教学,举手投足,煞有介事。教室里秩序井然,人人都是老师,人人又都是学生。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但过了把“老师瘾”,还学会了更多…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但最令我难忘的要属我的启蒙老师——秦老师。 跟别的小朋友不同,我还没到入学年龄,教书的妈妈就让我上了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班主任》2012,(9):27-28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学生各式各样的“告状”:“老师,我要擦黑板,A不让。”“老师,B拿我的钢笔不还。”“老师,C和D在吵架。”“老师,E乱扔废纸。”笔者做过一个统计,一天下来,诸如此类的“告状”次数竟然达到二三十次(低年级段学生尤为突出)。面对学生告状,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然而,教育的现实却是,这种源泉性的想像力在一些教师机械死板的教学工作中给扼杀了。某教师让低年级小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学生有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的等等,老师听了颇为满意。但是当一位学生说:“我家旁边的小河很难过”时,老师大不以为然,一口便作了否定。听到此事,笔…  相似文献   

19.
一次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学生,在笑声中让我们学到知识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上课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在生活中能够帮助我的老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这时,学生不再那样热烈,都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20.
聊天室     
教育无小事 江苏·吴灵燕 作为老师,有时真的很尴尬 这是一堂低年级的看图说话课——《在马路上》。学生对于交通知识知晓的可真不少,所以,“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都—一分得很清楚。但是,现实让学生困惑了“老师,我爸爸带我上街就从来不走人行横道,他说没关系的……”、“老师,红灯应该停下来,可是,上次我坐了一辆出租车,那位司机叔叔看到红灯都没有停下来,他说晚上不要紧的。老师是不是这样的呀?”“老师,书上说小朋友过人行横道时司机叔叔会让的,可是那次我走了人行横道叔叔没有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