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南部周边有17个满族乡,聚居的村落遗存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城镇化进程中,哈尔滨周边满族村落文化不断变迁,呈现新特点。满族村落文化传承主体认识不足、保护发展不均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是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域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全、坚持可持续性原则,选择一条符合哈尔滨周边满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境内第一高峰,该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药用植物近700种,其中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和具有优势资源的药用植物11种。提出对该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原则,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并且提出了药用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在远东势力的扩张,大量的俄裔犹太人来到中国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并一度在哈尔滨形成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社区—哈尔滨犹太社区。犹太人的到来为哈尔滨的经济开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哈尔滨以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而犹太人则在哈尔滨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调查,掌握白狼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的数量与特点,特别是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与对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得出结论,白狼山保护区具有该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并确立保护区一些濒危植物的地位,并为今后保护区对部分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旱的生理渗透调节及保护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渗透调节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渗透调节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植物通过渗透物质的积累及保护酶活性变化等调节机制来响应干旱胁迫,以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从而保护植物的形态与生理机能等,最后提出对植物生理渗透调节和保护酶活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桦木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价值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桦木属植物具较高的经济、药用和观赏价值,为给桦木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笔者在汲取国内外近期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桦木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资源概况和综合利用价值,提出资源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季芳洲居住小区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分析,确定小区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并对小区的布局、各类型绿地、树种规划与植物配植、小区环境小品等进行了规划和分析,以求摸索一个适于哈尔滨地区的人与自然共融的居住区方案。设计中在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把小区佳景引入城市景观体系,把居民日常的交往和出行融合在绿色的环境中,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能找回一块属于自己的绿色土地,寻找回一份回归自然的感觉,力求创造一种自然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植物新品种在促进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植物品种权是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对于加强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植物品种权的内涵、特征、性质、内容等进行法律探讨,旨在为深入研究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然生态条件所致,清水地区分布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应用价值极高,应予以维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科学考察、鉴定、资料整理和统计,双桥供水工程区有种子植物96科241属320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结果:有13个分布区类型10个变型。热带分布属共84属,占总属数的39.6%;温带分布属共124属,占总属数的58.49%。显示了该区温带成分的特性。植物区系成分较简单,具有一定的古老区系成分;中国珍稀植物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未列入保护等级的有1种。  相似文献   

11.
榕属植物在食品、医药及园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六盘水地区榕属(Ficus)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榕属植物有10种2变种,且其资源含量丰富。编写了榕属植物部分分种检索表,介绍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园林用途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贵州水龙骨科植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有水龙骨科植物94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药用价值的有60种;观赏价值的有40种;具有食用价值的1种。故对水龙骨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它的开发利用要有计划、按步骤进行;还要依法加强对它进行保护和管理,加快对其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珠芽蓼抗氧化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片内抗氧化系统,如紫外线吸收色素、抗坏血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的活性,均比低海拔地区同种植物叶片高;而丙二醛(MDA)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相对含量在较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片内较高.两地珠芽蓼叶片内抗氧化系统的差异是植物经过长期形成的对不同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哈尔滨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从会展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动关系、会展业发展空间、会展业的具体运作模式三方面展开论述,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哈尔滨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来提升哈尔滨会展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以6名来自美国的英语母语者为参照,对哈尔滨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否定句调核位置和数量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朗读时多停顿和重读,调核数量较多,调核位置多位于调群内实义项上,部分位于语法项上,呈现多、散、乱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索哈尔滨英语学习者语音学习方面的偏误,从而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设有贵州省中亚热带珍稀植物园、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珍稀植物种源基地以及贵州省龙里林场珍稀植物研究所,有160种保护植物。从营林技术、防火基础设施和组织管理上对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防火工作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4 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科研和文化价值。经过调查、研究,黑龙江省有分布的野生兰科植物为32种,建议各方人士关注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9.
天水小陇山林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04°23’—106°43’,北纬33°31’—34°41’,属秦岭西段,东西长18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安定国研究统计,本区高等植物2500多种,隶属于171科,847属.由于本区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而且受历次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因此保留了许多珍稀植物,其中包括众多古老的残遗成分.对这些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有助于认识本区地史,对了解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揭示本区与其它地区的联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小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一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