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知名作家。在不到2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下了19部中长篇小说,150多部短篇小说,3个剧本及大量的报告文学、随笔和论文。在这些作品中,以遥远的阿拉斯加和克朗代克地区为故事背景的小说——“北方故事”历来受到读者的重视和喜爱。“北方故事”是他早期创作的反映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田志军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91-94,138
《客英词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粤东传教的英国长老会牧师所编纂的一部汉语客家方言与英语对照词典。通过对该词典罗马字系统的全面分析,揭示出《客英词典》所反映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粤东地区客家方言的声母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4.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写于1925年,是一部对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反思之作。作为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背景描写对于这部小说的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强化了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了小说关键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仁学》和《革命军》这两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认为《仁学》是《革命军》的主要思想资料库,《革命军》是《仁学》社会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仁学》有充分的理由分享《革命军》的荣誉,谭嗣同是站在19世纪末时代最前列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7.
《追忆流水年华》有7部15卷之多。小说把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理论熔于一炉,用意识流手法创作而成。这是一部难度很大,连不少法国读者也认为是“天书”式的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小说一开头,他就把读者置于一种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康拉德是爱德华时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间谍》是他唯一一部以伦敦为背景的政治小说。小说《间谍》将个人和家庭置于社会政治事件的漩涡中进行道德考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的道德堕落现象进行剖析,揭示出世纪之交伦敦社会的百态人生。  相似文献   

9.
贾科莫·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也是意大利传统歌剧作曲家中最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歌剧,每一部歌剧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歌剧中刻画了许多不同性格以及不同命运的女性角色,并且大多以悲剧的形式呈现,本文主要以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为例,进一步了解普契尼笔下的女性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记事     
4月19日,"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组举行工作会议,研讨课题研究方案。4月20日,锡山高中举办"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四部经典法案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为确保职业教育健康、有效地发展,美国曾制订和颁布了众多的法律条例。其中有四部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经典的意义和作用:19世纪中叶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资助职业教育的《摩雷尔法案》;20世纪初意味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史密斯———休士法案》;20世纪60年代的《职业教育法》及其系列修正案以及80年代《伯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及其修正案。一、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四部经典法案(一)《摩雷尔法案》1862年,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形势对教育发展的需要,美国制定并颁布了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法案《摩雷…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从文献上看,西方的语法传统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许国璋,1991),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H.Sweet和O.Jesperson写出《新编英语语法》和《近代英语语法》两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语法书时,西方语法仍兼具语言学和教学的功能。应该说,从19世纪60年代起,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技术革命狂热兴起,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例如,摄影、电话、留声机、电影等.电影的出现使文化的表现形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被重新诠释.电影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电影中.本文以2部中西方电影作比较,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浅谈一下电影是如何表现这种差异的.  相似文献   

14.
王淑会 《考试周刊》2011,(32):35-36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其"性格与环境小说"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小说多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因此被誉为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环境描写在其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他的《还乡》中。《还乡》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寓意丰富深刻,牵动命运的爱敦荒原更是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部专门介绍中国国民性的英文著作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丑陋、温良、智慧。这标志着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深刻变迁。三部著作不仅在内容上展开互动,在对中国形象的描述上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三种中国形象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中国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探寻西方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的俄国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幼年曾被誉为音乐神童。一生创作了135部作品。其作品形式广泛,从儿歌到清唱剧各种类型齐全,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前半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育》2010,(6):66-66
2010年11月19—20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伦敦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教育研讨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全球化世界中的公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派出了以周作宇部长为团长的14人代表团与会。  相似文献   

18.
省内动态     
《湖北教育》2011,(7):63-63,64
目前,《潜江市教育志(1986—2005)》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19章69节,91.3万字,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和总结了潜江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是潜汀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教育志。  相似文献   

19.
作者看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著作颇丰,共有近20部中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大卫·考波菲尔》、《荒凉山庄》、《远大前程》、《双城记》、《艰难时世》、《老古玩店》等。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和讽刺、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巧妙融合而著称。他的作品在英同,  相似文献   

20.
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其透漏出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讲述了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在度过漫漫19年的牢狱生活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但却反映出信念、希望、民主人权、体制化等多个主题,令人深思,使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