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反之,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则称之为“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迁移规律,能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进而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积极的迁移,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另一种是消极的影响,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阻碍作用,叫负迁移或干扰。我们的教学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利用迁移的规律,促进学习知识的正迁移,防止或纠正负迁移。下面,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肤浅体会。一、准备条件,促进知识迁移迁移有其产生的条件。如:掌握有关的知识,思维能力的提高,心理准备的状态及学习中的指导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事先作好伏笔,提早为学生掌握较难的知识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各部分知识或各种技能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不同的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心理学中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其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都叫正迁移,反之,叫负迁移。  相似文献   

4.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影响有两种:一种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例如,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后,同样可以用拼合的方法去学习梯形面积。一种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起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例如,学习了求比值后,再学习...  相似文献   

5.
迁移,也称学习的迁移,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所迁移的作用和效果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学习促进另一种学习.叫正迁移;反之,起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好的学习效果既是良好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充分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结果。那么,如何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呢?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起促进性作用的迁移,称为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发生消极影响,起干扰和抑制作用的迁移称为负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负迁移 1、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1)物理知识的联系及某些特征的相似或相近,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干扰。学习物理,首先要学习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就容易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从而影响后继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了“加速度”概念以后,不少学生认为物体运动速度大,加速度也必然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相似文献   

7.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则称为负迁移。假若忽略知识迁移的条件、适用范围和问题的本质,生搬硬套,用一贯的思维定势去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使习得行为可以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 ,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都属于迁移。迁移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阻碍作用。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是指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是指难易程度大致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前面的学习影响后面的学习为顺迁移 ;反之 ,则为逆迁…  相似文献   

9.
于爱萍 《化学教与学》2010,(12):24-24,37
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影响的效果来分.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知识迁移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时常发生.可以说。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知识迁移.因为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时都不可能脱离旧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影响总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0.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已获得的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这种迁移的效果有两种: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正迁移量越大,意味着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产生的适应新学习情境的能力越强,越能顺利地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去掌握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而实现的.学习迁移对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能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影响语文复习的迁移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有:㈠学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迁移"有两种情况,一是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影响;二是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学习上的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各门学科之中,教师如能运用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知识迁移是指主体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培养中的活动。知识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起促进作用;另一种是负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构成干扰。地理学习中,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我们把握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负迁移则会让我们混淆地理概念、错误运用地理规律,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一、知识负迁移的表现及成因实践表明,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们不能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原理,理解地理规律,只注意知识要素间的共同性,而忽视了它们之…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起积极影响的叫正迁移,起消极影响的叫负迁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自身内部的联系极其广泛.因此,在物理领域中探讨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具体地说 ,就是一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现象。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起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起的干扰或抑制作用。如我们教幼儿认识“星期”时 ,幼儿先前所获得的数数经验对认识“星期”就有正迁移和负迁移的作用。我们教他们“今天星期一 ,明天星期二 ;今天星期二 ,明天星期三……” ,幼儿很快就掌握了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先后顺序 ,这是正迁移 ;但…  相似文献   

16.
覃元朝 《广西教育》2013,(18):31-32
迁移理论认为,知识具有迁移性,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会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具有影响力,由此可以推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完成其他的工作具有影响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可以解决新的问题。根据影响效果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本文所述为正迁移。  相似文献   

17.
迁移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和已有情感态度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  相似文献   

18.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总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栽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消极的妨碍作用,是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另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正迁移或只有负迁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迁移规律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9.
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迁移,从而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心理学中,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迁移的效果分,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相反,负迁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