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敏 《生活教育》2011,(4):73-76
一天,在县城某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一个亲戚的孩子,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她,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自己认为令人感动而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她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  相似文献   

2.
吴敏 《生活教育》2011,(7):73-76
一天,在县城某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一个亲戚的孩子,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她,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自己认为令人感动而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她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第二天,孩子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的作文没有得"优",而且老师要求重写。问其原因,她说老师叫她以后别写"母爱"、"父爱"之类缺少新意的  相似文献   

3.
我也是一个幼教工作者,二十多年来,工作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常使我回味无穷。那年,我刚参加工作,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那群调皮的孩子常常让我束手无策。一天中午,我好不容易让孩子全部睡下,正想坐下来歇一会儿,突然听到一阵的声音。我过去一看,原来平平正在起劲地玩呢,旁边的孩子都好奇地看着她。我拉起平平狠狠地训了她一通,还用手指在她脑门上点了两下,平平吓哭了,当然也乖乖地睡了。这之后,平平好几天没上幼儿园。过了几天,平平爸爸硬拉着平平来到幼儿园,但平平死活不肯见我。她爸爸告诉我,孩子不肯上幼儿园了,说老师凶,还打她………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照伍尔芙意识流小说《达罗维夫人》女主人公克莱莉莎·达罗维的心理,探讨了她悲喜之间、生死之间的选择和人生,而她的人生就是千万个平凡生命的缩影,生死悲喜只在一念之间,活着的时候有无数想死的理由,想死的时候又选择继续平凡沉闷的人生。正是克莱莉莎苦闷中求快乐的天性让她站在死亡的边缘,却因平凡琐碎中的快乐继续着看似空虚的生活。即便此刻是生命的终结,也要让此刻成为最快乐的瞬间。  相似文献   

5.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张瑞敏先生的话,很富有哲理。教育正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构成,小事的处理,决定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人生。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给父母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带来很多的乐趣。我女儿皮皮才5岁,经常会有一些很可爱的举动,让我们啼笑皆非,有些一笑而过,但有些在笑过后,不禁让我们作为教育者,三思又三思。升国旗要敬礼奥运会还在进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我国的选手夺得金牌。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时,我的女儿不管在哪里,她都很严肃地面向国旗,举起她的小手,翘着小屁股,很认真…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提起书信,恐怕已被太多的人遗忘:信为何物?也被不少的人藐视:还有写信的傻瓜?然而时至今日,我依然保持着这一份写信的激情,保持着这一份写信的恬淡,不为别的,只为和孩子靠得更近些,只为让自己的心保留一份孩子的情。夏艳,一个并非人如其名的女孩子。她孤独,心思极为细腻;她忧郁,常常迸发出奇异的想法;她总是把自己藏得很深,不想让人注意,却又总是引人注目。我多想让她像名字一样燃烧夏的激情,绽放夏的艳丽。可是,每次我想和她交谈的时候她不是借故走开,就是心不在焉,总之不会让你的话题继续下去。虽然屡试不见效,但我的…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把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会获得奖励,它顶球、套圈,才有小鱼干。但我们太多父母,过早奉献了自己的赞美,让小海豚们觉得只要会游泳,就是世上最厉害的小孩,而顶球和套圈,孩子自然懒得去学。在新加坡从事幼教工作的琳达回国度假,跟我探讨育儿问题。"我发现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  相似文献   

8.
鞋子车     
一篇优美的童话,就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一片青绿的小草、一滴折射太阳七色光彩的露珠。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和对幼教事业的热爱,我拿起笔小心翼翼地走进童话世界中。快近而立之年的我。在山西河津铝厂幼儿园工作,孩子,使我感到生活永远充满了阳光:孩子,给我平凡的生活注入了无尽的欢乐;孩子,给我带来火石般的灵感;孩子,让我笔下的小动物们都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幼教工作的辛苦 ,恐怕只有一线教师才有深切的体验。幼教工作细致、琐碎 ,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社会上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再加上有些家长对幼教工作的不理解 ,许多教师都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一次 ,我班里的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 ,头上起了包 ,家长的反应非常激烈 :“你就是个看孩子的 ,怎么连个孩子也看不好。你这是———失职!”他们四处向领导告状,我开始变得缩手缩脚 ,诚惶诚恐。更让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的是 :有一次 ,一名孩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 ,家长硬说是我不让孩子去厕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个好友,从事幼儿教育已近十年了。她十分热爱孩子,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幼教事业。有时,她谈起工作和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兴致勃勃;但有时,她的情绪又显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她,她不语。她顺手递给我一个本子,说:“你自己去看吧。”原来,是她的日记。这个小本子,详细记录了她每天的工作,从中让我理解了她的心情和苦衷。我觉得,幼教工作应该得到社会  相似文献   

11.
儿子还未出世,我和夫君就绞尽脑汁为孩子起名字。黄赫、黄冕、黄小凡、黄豆豆……列了长长一串名单交给远方的妈妈审阅。妈妈回信了,洋洋洒洒两大篇。信上曰黄赫,偕音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太大器了,不妥;黄冕,黄帝头上的桂冠,寓意不错,但历史上不是有个包冕让包青天铡了吗?不成;小凡,又小又平凡,做人不可平庸,平凡最伟大……最后,经家庭会议一致通过了黄小凡这个提名。我读着妈妈的信,抚摸着“将军  相似文献   

12.
总有一个人,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着我们;总有一种爱,能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一粥一饭的香甜,一针一线的温暖……母亲的爱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孩子的快乐便是母亲的甘露,孩子的悲伤便是母亲的苦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怎样做才能回报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呢?  相似文献   

13.
她,有着一张平凡的脸,但却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她在班上并不出众,却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她不会用滑稽的动作来逗人开心,但对我的关切让我感动。她是谁呢?她就是与我同住在一条胡同里的好朋友——倩。  相似文献   

14.
她,有着一张平凡的脸,但却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她在班上并不出众,却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她不会用滑稽的动作来逗人开心,但对我的关切让我感动。她是谁呢?她就是与我同住在一条胡同里的好朋友——倩。  相似文献   

15.
<正>从事幼教工作九年以来,让我觉得最欣慰的就是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每一次信任的眼神,每一次鼓励的微笑,每一句简短关怀的话语,无数次心灵交流后的感动,都是我执着幼教事业的决心。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师幼情感交流有一些感悟和认识,具体如下:一、师幼交流的基本要素1.教师要有博爱。为什么说教师要有博爱呢?博爱包括很多种: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但我想它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美好的意义,就是广大无私而理智的  相似文献   

16.
八年前,我怀揣着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理想和憧憬,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岗位。当我第一天走进教室,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俨然是一个"王",被孩子们簇拥着、崇拜着,久违的童真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这就是我将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电话那端,一个稚嫩、好听的童声细细地响起:“小路姐姐,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当然可以!北方的冬日,刘颖从另外一座城市给我打来的电话,让我的心立刻变得柔软而轻盈。刘颖让我感动。在她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忧伤,但更看到了人性的坚韧和美丽;在她的人生小语中,我看到了一个十二岁女孩的人生感悟,如此纯洁无邪;在她寄来的其他稿件中,我看到了一颗感恩之心,她写自己的妈妈,用那样深情的文字:母爱很平凡/但平凡的母爱/是世间一座高大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她面前/也要逊色/当誓言重新改写/写上的应是/孩子理解母亲无私的爱……刘颖让我感动。她是一…  相似文献   

18.
爱在细微处     
有一种爱,默默无言,却时刻感动人;有一种爱,不是轰轰烈烈,虽平凡却温暖;有一种爱,藏在细微之处。从教8年,今年有幸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是天使和"小恶魔"的结合者,爱闹但又那么单纯善良,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爱孩子,并如何让孩子喜欢这份爱呢?  相似文献   

19.
<正>我也有过宏伟的梦想,但时光荏苒,从幼稚到成熟,我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挫折,有时摔倒了,梦想便也摔坏了。一路走到现在,我才意识到,那些华而不实的梦想不属于我。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一个平凡的梦想,梦想着平凡。红尘踱步,是我平凡的梦想。着一袭纱衣,撑一把纸伞,从江南清幽的石板路上走过。淅淅沥沥  相似文献   

20.
我所带的班有几个“特殊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贾露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她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本来她应该上三年级,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休学后分在我班。一开始我很不愿接纳这个孩子。她看起来比较懂事,可经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动不动就哭鼻子,课堂上好吃零食,又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要是正常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狠狠批评她一番,但她这样的孩子让我打,打不得,吹,吹不得。这不.刚刚下课,实指望趁这10分钟来喘口气,就有几个同学前来打起小报告,说贾露偷拿别人的5元钱。“偷拿”,这在小学生的身上可是个危险的行为。这个孩子,真拿她没办法,课堂上吃零食的习惯还没改掉,怎么又养成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把贾露给我叫来”!我命令着“小不点”们。他们像押着犯人一样把贾露给拽上来了。“贾露,你如果拿了别人的5元钱就把它还给别人,不要不承认。”“我……我”,她很想强词夺理。“不要支支吾吾,谁会相信你!”我逼迫着她让她无法否定。“老师,我没有拿别人的5元钱。”她颤抖着身体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她的谎言了,我暴跳如雷地指责着:“去,打个电话给你爸爸,让你爸爸把你带回家,省得让我这么费心!”“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听着孩子声声的乞求,看着孩子串串的泪水,我的思绪有些乱了。她,一个没有别人健康的孩子,可求知欲望却如此的强烈;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这个孩子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摧残。刹那间,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作为一名教师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过失吗?对于她的爱哭鼻子、吃零食、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我根本就没有去了解其中的原因,更没有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