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 《高中数理化》2011,(20):19-2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2.
"博洛尼亚进程"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整合在欧洲实现高教一体化,这个进程始于由29个国家签署的《博洛尼亚协议》。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博洛尼亚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项举措。学位体系变革是"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尽管对这个进程存有不少质疑,但欧洲各国仍积极推进,因为"博洛尼亚进程"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正者——确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尽管教育的课程在变,教育的模式在变,但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质没有变;尽管教育的方法在变,教师的观念在变,但甘为人梯、引领未来、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没有变。一、正人先正己,从我做起2007年我带的班级进行《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当时正是我人生比较困顿的时候,班级很  相似文献   

4.
人的行动是受一定思想观念支配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转变以下观念:一是变"忽视"为"重视",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变"升学"为"就业",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三是变"封闭"为"开放",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意识;四是变"传承性"为"研究性",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五是变"一般"为"特殊",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吕型伟是上海普教界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解放前后先后担任过普通教师、教务主任、校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务,为上海普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1986年5月离休之后,他又长期担任多个专业协会以及国家级重点课题的总负责人。因为吕老的杰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上海和中国普教界的"活化石",是"国宝"级人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3年11月"去行政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校关系调试成为重心。政策是两者互动的中介,对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这种关系调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跳出规范研究,从事实研究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政策学的研究进路。研究政策变迁不在于揭示政策"变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变"、"如何变"、"变的效果如何"、"将变向何方"等。换言之,本文虽在研究政策变迁,但更是"在政策变迁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政策变迁(主线),研究目的却在于发现政策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即秩序生成逻辑(隐线)。  相似文献   

7.
从高等教育的内部视角来看,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存在形式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是其最终目的。从政治论的外部视角来看,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尽管产学研结合相关概念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围绕知识而产生的社会活动,"产学研"三者是其核心。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产学研合作则是有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8.
通识课程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近年来的实践并未改变通识课程"不通"的现状,其症结在于以专业教育为本,通识课程只起点缀、装饰作用。事实上,大学培养的首先是本科生,是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人才。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是由通识课程支撑的通识教育来完成的;进而再以"通识"的素养去判断、选择、追求自己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当前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更富有自信心、责任心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哈耶克法哲学的挑战来自三方面:一是调和休谟和康德两种不同认识论指责;二是对哈耶克保守主义的指责;三是对哈耶克功利主义的指责。这些指责误解的成分多于真实的成分。哈耶克现代自由主义法哲学的困境在于,忽视了道德情感在现代法治社会的纽带作用,把"厚"实的古典自由主义变"薄"了。其出路在于重新回到古典自由主义,在法律正义的主导下,营造出温情、友爱和互助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教育的本质还是没有变——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还是没有变——培养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主要是人的完美人格的塑造;其影响教育的因素也没有变——包括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体的一切教育存在。因此,我们还是要传承“三结合”教育模式。但必须对当前所面临的现实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并最终以提高效能为目标,赋予“三结合”教育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翟永新 《学子》2012,(2):40-41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导学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基于导学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变的是课...  相似文献   

13.
韩雪 《考试周刊》2011,(54):124-125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单纯地灌输知识转变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变盲目学习为主动学习,其关键还是在于教师。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灌输者"和"传授者"的角色显然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当代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反思及正确定位是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摆在所有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职场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也称"工作场学习"。职场学习区别于学校教育主要在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职场学习在性质上主要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其学习过程通常不由组织所决定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吕艳艳 《考试周刊》2013,(71):172-173
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能使人变善,从而变得高尚的行动.""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梁启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增长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德育作为教育的一大支柱,如何利用当今广受欢迎的影视材料推进教育,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笔者认为影视如果能与德育教育很好地整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段玉裁语音“变转”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转"是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变转"理念是贯穿其古音学理论的重要线索。其要点在于:(1)"音变"与"正音"配合,揭示古韵系统向今音系统各韵的演变。正音发生敛侈变化而分化出新韵,"音变"是同一韵部内部古今语音的变化。(2)"音转"与"古本音"配合,揭示古韵发展演变过程中偏离常规演变方向的例外变化,发生变化以前的那个音是"古本音"。(3)据"变转"及其时代定古韵的分合。(4)据"变转"考察音韵失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触痛了当今教育的神经。当下,本来应该给孩子幸福的父母,有的变"狼",有的变"虎",还有的变成了"怪兽"。"怪兽父母"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日本,用以指称那些经常提出对自己孩子"有利"但罔顾他人的要求、动辄向学校投诉并干涉学校教育的家长。  相似文献   

18.
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物理习题浩如烟海,五花八门,但其设计方法大都采用变式,即依据提出的理想化模型交替变更提供材料的形式,设计新的模型,以显示其物理本质.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增强思维变通性,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库本(Cuban)曾将课程变革分为"浅层变革(first-order change)"和"深层变革(second-order change)"两类:前者的焦点在于学校教育的外观特征,试图在不触动学校教育的组织特征、不改变教学活动师生的角色与行为方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对课程内容进行修补增删;后者的焦点在于改变学校的组织结构,通过更新学校教育的目标、结构以及教学文化对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0.
刘信生 《上海教育》2011,(22):59-59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有所变有所不变,方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教育之目的在于引导、促进和发展,因此,变是教育的必然,应该变的必须改变,不变则衰;但变化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继承教育稳定特质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不该变的决不能变,变则自我瓦解。教育的一切工作当在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中发展行进。西北师大附中近十年的发展就是“不变”与“变”和谐统一发展的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