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6月19至20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暨纪念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也是南开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即“亚太地区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次重要学术  相似文献   

2.
曹禺是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 ,对于中国戏剧的发展 ,做出过卓越贡献。曹禺原名万家宝 ,1 91 0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耳闻目睹了旧家庭的种种罪恶 ,使他从小就对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厌恶和反感。他自幼就喜爱文学、戏剧。后来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读书时 ,他系统地研读了中外戏剧大师的作品 ,同时也养成了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人物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1 933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写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从此便正式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 ,写下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优秀剧作。《雷雨》是曹禺构思 5年之久的精心之作最初…  相似文献   

3.
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潜江,一九一一年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耳闻目睹了封建家庭的罪恶。一九二二年进天津南开中学,课余积极参加进步的戏剧活动,曾参加过易卜生的《国民公敌》、《玩偶之家》(即《挪拉》)等剧的演出。一九二九年进南开大学政治系,一九三一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大学里,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和同学组织宣传队到保定等地去宣传抗日救亡。一九三三年写成深刻暴露资产阶级罪恶和伪善的话剧《雷雨》。同年毕业,到保定中学作教员,不久,到天  相似文献   

4.
探讨曹禺一九四六年三月至一九四七年一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这段历史,是研究曹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为弄清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笔者作了一些调查和访问,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邀请老舍、曹禺赴美讲学,为期一年。抗战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国民党当局在文化方面的检查尺度有所放宽。曹禺赴美讲学,可以把中国的新文艺介绍给美国的作家和人民,这对于沟通两国之间的文化和感情是很有意义的。曹禺接到邀请后,非常想见周恩来一面,以便从他那里得到一点指示。但那时周恩来不在重庆。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4月 2日至 4日 ,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华银投资控股公司联合主办的纪念严范孙、张伯苓暨中国近代化相关理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北京、广东、四川、江西、天津等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严范孙、张伯苓的后代出席了讨论会。严范孙先生、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及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 ,近代爱国教育家。他们建立起 2 0世纪中国最为庞大的私学体系 ,为中国近代化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对此 ,与会代表给予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20日,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天津市档案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义和团与近代民众启蒙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市档案馆召开,市社联党组书记李家祥教授、政协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9日至12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巾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家庭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有来自包括美、英、日、澳、德、印、中国、中国台湾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事社会史研究的学近百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田本相的《曹禺传》从戏剧史这样的专业角度考察了曹禺作品的独特性及其创作成功的原因。首先,田本相以戏剧理论家的专业眼光考察了曹禺《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的成就;其次,田本相明确指出,曹禺创作的成功与曾一度活跃于南开大学的戏剧家张彭春的培养有密切关系。曹禺的戏剧成就是中国戏剧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戏剧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戏剧创作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对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深层渗透和融合,使中国话剧真正实现了具有民族独创性的改造和转化。所以,在民族性的视闻中对曹禺剧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推动中国现代戏剧的繁荣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期人物:曹禺曹禺(1910-1996):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  相似文献   

11.
1991年9月3日至7日,全国首届世界近代史与城市化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世界近代史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化与近代化、东西方近代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产业革命与城市化、国际贸易与城市化、城市化与社会问题、城市与工人运动、近代城乡关系研究、城市与资产阶级政治、近代城市与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各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管理、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化与社会变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会同志认为:这次学术讨论会选题新颖、重要,不仅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我国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合作举办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在河南郑州大学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3.
新近发现曹禺1947年回国之后所作两次讲演的记录稿以及他在美国时给成都《时代电影》的一篇文章,这些史料对了解曹禺1946年的美国之行以及研究曹禺的创作思想,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家思先生的专著《苦闷者的理想与期待》,是近年来曹禺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很有分量的著作,它所体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创新性与开拓性,使其在学术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巴金、曹禺、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穆旦等在写作上都是非常复杂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内涵丰富,缺乏明晰性,甚至于具有内在的紧张和矛盾。所以,近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新有看法和重新研究。但相比较鲁迅等人的研究来说,当代曹禺研究一直比较陈旧,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社会、阶级分析的模式之中。而宋剑华先生的《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引文均出自此书,只注明页码)从基督精神及其教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曹禺及其戏剧,既…  相似文献   

16.
曹禺是湖北潜江县(今潜江市)人,1910年出生,1996年逝世。今年是曹禺诞生100周年。自1933年他的剧作《雷雨》在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上发表后,一举成名,蜚声神  相似文献   

17.
尽管国内外关于老舍或曹禺的"作家专题"性质的研究已开展得相当深入,但在二者"比较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只有片段或资料性的文字昭示着二者的"可比性",所以将这两位著名作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王俊虎的《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一书,正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该书以平行比较的方法、历史的视角、国际的视野凸显出老舍和曹禺在家族文化、女性思考、戏剧构想、宗教信仰、文学理想、晚年境况等方面的异同,极大地拓展了老舍、曹禺研究的学术领地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中国曹禺研究简况在中国,曹禺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剧作家。根据所接触到的材料,我本人粗略地把中国的曹禺研究分为四个阶段:1、1949年以前的中国曹禺研究《雷雨》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敏感和注视。刘西渭(即李健吾)率先撰文对《雷雨》进行了专门评析,他指出:"《雷雨》是一个内行人的制作,虽然是处女作,勿怪立即抓住一般人的注意。"刘文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雷雨》里的"命运观念",二是蘩漪性格的内涵和意义"紧接着郭沫若也撰文称赞"《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张庚的《悲剧的发展——评〈雷雨〉》,则是把《雷雨》放在整个世界的悲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婚恋题材是最能体现曹禺戏剧天才的领域之一。文章将曹禺剧作中的婚恋故事分为主仆型、志同道合型、才子佳人型等,通过这种分类研究,指出曹禺在通向"现代"之路的历程中的思想和情感矛盾。  相似文献   

20.
曹禺作为著名的话剧艺术大师已为世所公认,他创作的每一部话剧60年来历演不衰,深受中国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喜爱。原因在于曹禺的每一部话剧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曹禺话剧的整个乐章中成为不可忽略的变奏,在艺术的嬗变中为我国今后的话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变奏之一:人物的典型化塑造人物形象是剧作家艺术追求的目标和文学创作的首要任务。曹禺在《看话剧〈丹心谱〉》一文中写道:“写戏主要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上。”曹禺不仅注意写人物,而且善于写出人物的性格来,在处理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上,曹禺不注意调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