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常听音乐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不听话了,纪律越来越差了。从来没有听到老师反思自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而走访学生却发现,许多学生双休日都报名参加了校外音乐类的兴趣特长班,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发生呢?我上网百度搜索了一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爱唱通俗歌曲,对演唱会追星活动趋之若鹜。他们喜爱"超女快男",模仿流行的演唱范儿,喜爱社会音乐活动,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欣赏经典音乐名作。音乐文化的快餐消费正阻碍着中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发展。中学音乐教师要找到教学突破点,将经典高雅的音乐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职音乐教学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排斥民俗音乐、音乐鉴赏能力较低的情况。如何改变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现状,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音乐就在幼儿的身边儿童从小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一些婴儿喜欢旋律缓慢的摇篮曲,另一些却对活力四射的打击乐很感兴趣,到了幼儿期很多儿童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或音乐片段,他们会积极地倾听,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哼唱。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在爸爸妈妈的车上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歌曲,不知不觉,幼儿在每天重复欣赏中就学会了很多歌曲。幼儿最爱的动画片里有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作为音乐教师,我却听到学生们说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有了答案: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对自身的定位,扼杀了孩子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师也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日在所任教初二年级中抽样调查年级五分之一的学生,问卷结果显示:在音乐、体育、文学和美术及电脑等项目中,表示"最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两成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欧美及港台的流行歌曲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歌星,而对高雅音乐喜欢的却只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这样两个现象:现象一,“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在小学高年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现象二,“音乐教师把古典捧上天,把流行音乐贬得一文不值,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却喜欢流行音乐”。随着新课改实施,有些现象却更加突出。如:低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教材内容形式新颖、活泼,课件、磁带等配套都很齐全,而现在的高年级教材内容和配套的相关资料都很落伍,不符  相似文献   

8.
有关专家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4%。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学生分  相似文献   

9.
波莱罗     
符松 《神州学人》2010,(1):38-39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同的时期、心境喜欢的音乐也不一样。或轻松或古典、或流行或高雅、或乡村或交响、或京剧或洋腔、或二胡或提琴、或唢呐或管笛、或锣鼓或长号……对我来说,有一种音乐却始终滞留心底.只要一听见它,似乎就会拨动内心深处的某根弦,这就是常常令我心绪激荡的打击乐。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材里是学生"应该学"的音乐,但学生更有许多教材里没有的"我喜欢"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形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情形之一。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音乐虽然是许多同学最喜爱的,但却有大批的同学不喜炊上音乐课,虽然国家教育部门花了大力气去改编教材,让它尽量符合学生学要,贴近现实生活,但其结果还足有许多的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音乐教师,甚至讨厌音乐课,分析原因,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学生对音乐认识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均十分喜爱音乐,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表示不喜欢上音乐课。追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音乐课过于强调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灿洪 《师道》2010,(12):56-56
可能是受港台明星的影响,自小我喜欢音乐,特别喜欢钢琴曲,并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长大以后当一名钢琴家。阴差阳错,我没考上音乐院校,却考上师范学校,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不知何故,在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音乐能充实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一个值得音乐教师关注的问题,有些学生喜欢唱歌、跳舞、听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我认为,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去上课,会使小学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听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二是很多音乐教师把古典音乐捧上天,而大部分学生却喜欢听流行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运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培养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赵艳玲 《教师》2014,(22):103-103
正音乐是人类表达内心感情的方式,也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但是,我们发现初中生爱唱歌,喜欢音乐,却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了让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我觉得首先要洞悉学生们所爱,了解和把握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学生们最爱流行音乐。为此,我将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课堂,从而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付倩 《辅导员》2013,(16):143-143
<正>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18.
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存在于现今大多数学生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与现行音乐教材的采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通行的中学音乐教材,其内容多为介绍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广为传诵的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由于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同当今的信息社会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成为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的一大主因。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在读一些音乐刊物时,发现很多文章都在感慨: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些学生有指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生的,并附有了大量的、充分的统计数据。这样看到了数篇,心中难免有些疑虑,难道真是如此吗?于是趁这次下小学学习的机会,自拟了两个问题:1郾喜欢音乐课吗;2郾你是否满意现在的音乐课。答案很快出来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第一,请老师不要老是唱课本上的歌;第二,我们喜欢《动画音乐》及流行音乐;第三,留点时间给我们自由表演。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但有些不满于现有的音乐课,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渴望了解社…  相似文献   

20.
付倩 《辅导员》2013,(Z2):143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