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日本,年轻父母育儿中的最大一笔开支是孩子的教育费。1996年,一名上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一年需缴20万5千日元,上私立幼儿园的孩子一年需缴37万4千日元。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读完大学,都进的是公立学校,那么他的父母总共要付学习费344万日元,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至大学,均上的是私立学校,他的父母则必须付高达621万日元的学习费。  相似文献   

2.
<正>在日本的幼儿园里,玩是孩子唯一的功课,没有任何识字、算术、背诵等学习任务。他们更看重的是对孩子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日本,同样存在"入园难"问题。他们采用就近入学的原则,不管是否拥有日本国籍,当地居民都可以向幼儿园提出入学申请。幼儿园需要父母提供一年的纳税证明,父母的纳税越高,则学费越高。如果父母收入低,学费则递减。家庭实在贫困的可免费入园。在日本上幼儿园,没有固定的上学时间,小朋友可以随时上学,根本不用担心迟到的问题。入园之后,孩子们就彻底自由了,只要不危及自己和他人安全,除了随意走出幼儿园大门之外,他们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日本的幼儿园面积都不大,提供给幼儿玩耍  相似文献   

3.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3,(8):100-103
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在幼儿园里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上幼儿园,难道真的什么也没学到? 每天,当父母从教师手中接过孩子,拉着蹦蹦跳跳的宝贝回家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教什么了?你学到了什么?”但孩子却往往一问三不知,难道孩子整天在幼儿园混日子,什么也没学到?  相似文献   

4.
日本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作爸爸妈妈的人都希望孩子“孝顺父母”,并且主张以“孝顺父母”作为“幼稚园(幼儿园)”和“保育院”道德教育的中心,希望学校把“孝顺父母”的内容编入教材,并教导幼儿怎样去孝顺父母。究其原因,是由于父母担心“衰老后的生活无保障”和维持小规模家庭劳动的家长统治权。但日本的教育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必须进行,(孝顺父母)教育的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7,(1):56-56
忙活了好久的父母们,终于把宝宝送进了称心如意的幼儿园。许多父母松了一日气.总算万事大吉了!以后孩子咋样就看幼儿园老师的了,殊不知这时的孩子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更需要父母的关注、扶持。年幼儿童习惯形的成需要反复地实践和训练.如果家庭不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形成双重人格。所以,在孩子入园后您还得讲究些教育技巧。  相似文献   

6.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7.
Q:东东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先让孩子上了托班,但每天上幼儿园之前,东东总是哭着闹着说不要去幼儿园。我们百般地哄他,他才哭哭啼啼地去幼儿园。孩子这么不爱上幼儿园,可怎么办呢?A: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他从小习惯于父母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各学历阶段的毕业式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把它当做一个盛大的节日来对待。日本的幼儿园毕业式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式,家长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幼儿园一般会提前三个月组织孩子排练毕业式的每一个程序,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毕业式当天,父母都穿着礼服坐在会场的后排,孩子们也  相似文献   

9.
陈小燕 《家教指南》2009,(10):23-23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许多父母都会问问孩子:中午吃完饭了没有?有没有去玩滑梯?看动画片了没有?等等。这有利于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有些父母问的问题不但无助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况,有时还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许多曾经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父母来说,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是第一次把朝夕相处,还在怀中撒娇撒痴的孩子留在幼儿园,无论对大人、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把孩子顺利地递进幼儿园呢?请听幼儿园老师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2008,(7):126-126
孩子做事拖拉是令父母头疼的事,有时父母怎么催促都不管用。难道是孩子故意想让父母生气吗,当然不是。孩子对时间的感觉跟大人不同,他们某种程度上生活在“没有时间”的状态下。当父母催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8点钟你必须到幼儿园!”这话让孩子听起来很抽象,他们对此根本不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四岁男孩秦秦,性格活泼、敏感。父亲工作较忙,但一有时间喜欢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生活上主要由母亲照顾,母亲较为敏感、内向。父母对孩子虽不娇惯但比较顺从,认为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求。因此,新生入园适应的时间就比一般孩子长,经常是父母带孩子在幼儿园外转悠一两个小时都不进来。孩子离开父母后情绪还比较平稳,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但不愿意在幼儿园午睡。本学期家长和老师商量想让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孩子的父母抱怨说:“我的孩子常常哭着从外面回来。这样久了,会使孩子丧失自尊心!”现在不习惯打架的孩子比比皆是,这也许是当前潮流的反映。打架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吗?日本驹泽女子短期大学教授、爱珠幼儿园副园长天野珠子的回答是“否!”她解释说:“简...  相似文献   

14.
一位著名的儿科治疗专家说:“父母必须学会用理智的感情控制自己的怒气,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以便指导孩子的言行。”作为父母是这样,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如此。幼儿园里,常常有一些不乖的孩子,做出一些不乖的行为来。对此,教师应该有耐心,进行说服教育,还要有一颗爱心,让孩子感到老师是爱他的,切不可一犯错误,就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农村中乡、村两级办的幼儿园(班)发展很快,但幼儿平时上幼儿园的出勤率却较低。据我们桐乡县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农村幼儿的父母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幼儿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同时又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认识不到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相当多的人仅认为办幼儿园就是帮一家一户管管孩子。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家中有人照顾孩子时,他们对孩子去不去幼儿园上学,抱无所谓态度。这是幼儿经常不上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途径的筛选,宝宝终于上幼儿园了,所有的父母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宝宝在幼儿园的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生病、与小朋友不和、某些方面明显不及别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日本许多幼儿园、保育所以及小学着手将混龄教育活动纳入教育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混龄教育活动时间。日本的幼儿教育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幼儿园,二是保育所。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归类于"学校",属文部科学省管辖,招收3岁到5岁儿童,实施入学前教育。保育所在性质上非"学校",是厚生省主管下的育儿福利设施,招收5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职责为养育孩子。向政府申请让孩子入保育所的父母必须有较正式的工作或因其他理由白天无法照顾孩子。事实上,日本教育对年龄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4月2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儿童方可入小学,差几小时或几天的孩  相似文献   

18.
真真刚满三岁,再过几个月可以上幼儿园了。真真的父母知道,孩子从出生到入园,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时期。那么,入园以前,父母应该对他们进行哪些教育?怎样才能使他们顺利地渡过这个重要时期,并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呢? 真真的父母认为,要让女儿心情愉快,自觉自愿地上幼儿园,首先要使她充分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他们从来不说“你不乖,明天就选你上幼儿园”或者“你不听话,让幼儿园老师去管教”之类的话,以免孩子误以为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对幼儿园产生反感和恐惧心理。他们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每年幼儿园新生入园时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哭闹、不让父母离开的情景,这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异常反应是新生入园焦虑的重要表现,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一、了解孩子入园后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有:①哭泣不止。有些刚入园的孩子,从父母离开后一天到晚哭泣不止,不吃饭、不睡觉。老师怎么劝说都不听,直到父母来接。②反复唠叨。有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离开后总是反反复复唠叨一句话:"爸爸妈妈来接我""我要回家""给妈妈打电话"等,他们听不进去老师的任何劝说、解释,总是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的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一个人成功的很大因素在于他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好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