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针对我国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沪教版)中"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碳酸氢铵"这两个实验的装置进行创新型改进,改进后实验操作更简便、效果更好、更能达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敏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03-103
通过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几年来的使用,我觉得新教材中实验的立意更为新颖,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感触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但另一方面我对某些章节的实验安排感到并不尽如人意,在此特对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几处化学实验的设计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1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它不仅是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主要组成实验之一,而且在教科书中通过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特别是该实验现象明显,是中学化学中能让学生形成终生记忆的实验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惠宁 《宁夏教育》2012,(11):27-27
一、在空气中点燃铁和铝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氧气、氯气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  相似文献   

5.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通过对比人教版、北京版、科粤版、沪教版、鲁教版五个不同版本初中化学教材,分析认为鲁教版、沪教版化学教材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处理方式更加科学;人教版、北京版、科粤版化学教材举例更加丰富,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首先概括了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的教学设计,然后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性教学为例,从创设趣味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加强探究体验;鼓励改进实验,促进迁移内化等几个方面,对STEAM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最后对STEAM理念下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总结.  相似文献   

7.
2012年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加热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实验条件较难控制、实验相对误差平均值较大、成功率低等问题。为此,在查阅有关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保证装置气密性角度对利用“铜粉氧化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继续加以改进,对有关实验用品的选择和实验步骤进行了优化,达到了减少实验相对误差、提高实验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曹丽平 《考试周刊》2011,(61):178-179
沪教版化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内容.但由于目前农村初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开展未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本文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七个方面总结比较了沪教版和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异同点。对两套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鲁教版教材的修订和编写提出了一点建议,希望对教材的发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误用是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加强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这样才能够充分了解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与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发挥出教材应有的教育功能。下面就针对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材的二次开发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声音的特性是初中物理声现象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该章知识的难点所在。而探究活动、实验器材的合理设计是学生获得体验是否充分,进而达成"能区分出声音的三个特性"这一学习目标的关键。笔者查阅了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北师大版、教科版及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期望通过分析上述各版本教材中"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方案,设计出制作简单、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器材,以使学生经历更清晰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摭谈如何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隅之见.一.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我在教学中注意尽力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氧气的性质用途时(分两课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节的教学目的: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的疑点记…  相似文献   

13.
韩明剑 《考试周刊》2012,(64):16-17
如何发掘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认识与感受:(1)领会教材编写思路,注重“三维”目标培养;(2)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切实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4)着力渗透思想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迎接每年的中考化学实验技能考查,笔者在紧张的化学复习中,想方设法设计出几个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既演练了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又复习了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可谓一举多得。《物质的鉴别》实验课就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笔者立足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自行设计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沪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也使用好几年了,从一开始的不习惯、不适应、不喜欢和不会教,到今天逐渐地了解它、认识它并喜欢它。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中的"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氧气的获得和性质实验的编排顺序、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四个地方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初中学生必做的8项基础实验,据此编写的沪教版新教材(2012年版)的第3个学生基础实验是“物质燃烧的条件”.基于课标与教材研究,本文重新研究并设计了初中化学基础实验3,增加了2个实验目的,调整了实验用品和实验方案,加设了实验“安全提醒”,突出了实验的基本观察要点、知识要点与操作要点,确定了实验探究要点.设计后的基础实验3通过了苏州市区100多位初中化学老师的操作验证和研讨,获得了肯定与好评.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初中教材曾经介绍过硝酸具有酸的通性。本节(人教版)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一此性质。教材从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引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教材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是在一标多本的理念下编辑出来的.综观教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其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性,有助于实现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但是,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笔者感到有所缺失的恰好正是学生的实验未曾得到比较理想的重视.所以,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去做正确、做成功所必须要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虽然在学段、学情等方面存在不同,但都注重实验教学,并把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共同的目标.通过分析两门学科实验教学的情况及问题,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和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以共有内容"溶解"为例,从课程标准、教材呈现方式、实验材料、实验开展方式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围绕习惯养成、技能提升、生活拓展、跨段研讨提出了开展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