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性别角色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在2~7岁之间性别角色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1)性别认定——儿童开始了解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同时也知道别人的性别;(2)性别稳定——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不会改变,现在自己是男孩,长大了就不能当妈妈,只能是一个男人;(3)性别的一致性——儿童一方面认识到性别不能随自己的意愿改变,另一方面也自愿接纳自己的性别,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与性别一致。一般来说,学前  相似文献   

2.
心理问题Q&A     
教师问题:Q1:怎么做才能让小班的孩子按性别入厕?我们幼儿园是男女分厕。有一次活动休息时,我提醒孩子们入厕。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跑出来告诉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男孩尿尿的地方尿尿。没等我反应过来,另一个男孩就边跑边说:"老师,泽泽在女孩的马桶上坐着尿尿。"如何引导男孩女孩按性别上厕所?怎样跟3岁的孩子解释性别的差异?A:3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性别意识形成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3.
不可忽视孩子的性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那么,男孩是什么样,女孩又是什么样呢?在老师、家长心目中,理想男孩的标准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能力的、果断的、有控制能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的、顺从的。其实,每个人除了自身的自然性别之外,还有一个社会性别。自然性别也叫生物学性别,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社会性别则指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一些研究者指出,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4.
金晓梅 《幼儿教育》2000,(11):42-42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方面。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一旦孩子在心理上确认了自己的性别,就会以此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心理性别。一般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吻合的,但也有一些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发生了偏差,特别是那些被父母易性教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出于个人的嗜好,或给男孩穿花衣,扎小辫,取女孩名;或给女孩着男装,理平头,取男孩名,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性别自认,容易使孩子产生性心理偏差,长大以后也容易形成性心理变态或性别认同障碍。因此,我们应注意依据孩子的性别给予适宜的教育,使其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一致,为他们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作好准备。其实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想将其培养成为正直、善良、博爱、勤劳的人,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但由于男女身心的差异,以及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如男孩应勇敢、坚强、果断,女孩应温柔、文静等。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就要求孩  相似文献   

5.
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从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3个维度,探讨了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且女孩自信心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2)3—9岁儿童自信心总体上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但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关于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图片法,提问法,投射测验法,自然观察法对幼儿性别角度的发展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其结果为:(1)幼儿性别确认的发展具有年龄差异性。(2)幼儿期性别坚定性的发展水平不高。(3)幼儿性别稳定性的发展随年龄增长水平逐步提高。(4)幼儿在性别确认,性别坚定性和性别稳定性的发展中性别差异并不显。(5)男孩偏爱与男性认员,女孩偏爱与女性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经典的愿望理解任务中加入与角色性别特征相符或相悖的玩具偏好信息,当信息中出现的玩具与测验玩具相同或同属一个性别组时,考察256名3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是否会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为他人选择玩具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随年龄逐渐增强,在不知被预测角色玩具兴趣的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刻板,所有被试对女性角色比对男性角色更刻板;(2)儿童利用信息的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测验玩具与信息中出现过的玩具出自同一性别组(表征对应),与该玩具在测验中直接出现(直接对应)相比,会显著增加儿童的判断难度,但女孩为女性角色的判断相对不受影响;(3)如果被预测的男性角色与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相悖,会显著影响各年龄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但如果是被预测的女性角色与儿童的刻板印象相悖,则仅会对7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童入学年龄的依据是心理年龄而不是生理年龄.原则上,女孩的入学年龄应比男孩提早1—2年.本文以初步的试验证实,提前招收5岁至6岁半的小龄女孩入学,教学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9.
父母们可以看到,孩子从2~3岁开始渐渐注意到人类性别上的差异。不过无论男孩或女孩,一般来说,幼儿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况且5~6岁的男孩女孩在体力上和能力上本没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导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周围环境、家庭、媒体(书、刊、电视等)的影响,其中又以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这里,我们不妨就父母常见的态度与言行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0.
从男、女大脑生理基础的比较 ,男孩女孩所受教育的比较 ,男女性别角色特征的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性别差异教育四个方面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不同特点 ,认为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淡化儿童的性别特征有利于摆脱因性别差异造成的发展上的局限性 ,从而获得全面性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男、女大脑生理基础的比较,男孩女孩所受教育的比较,男女性别角色特征的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性别差异教育四个方面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不同特点,认为孩子的特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淡化儿童的性别特征有利于摆脱因性别差异造成的发展上的局限性,从而获得全同性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少年期一般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通常女孩比男孩早成熟1—2年。这个阶段是一个由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时期。这时,他们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状态,具有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少年性机能的发展,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脑垂体和甲状腺激素的刺  相似文献   

13.
一、变声期学生在发育、发声上的生理特征大家都知道,喉和声带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声,就是由于气息不断进出声门,引起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在变声期,学生在发育、发声上有什么特征呢?1.在发育上,男女学生变声的开始年龄、时期长短和变化程度各不相同。女孩发育略早,变声的开始年龄也较早,大致在11-12岁左右;男孩变声稍迟,大致在14-15岁左右。男孩变声过程较长,有的需3-4年,生理变化也较大,声带变长变厚,可长到17.5-72毫米,比原来增长7毫米左右;喉头增大1.5倍,喉节突出。女孩变声过程较短,而且生理变化也较缓。声带只比变声前增长了3毫米左右,一…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变化,尤其是生理上的巨变:身体的性器官的构造与机能逐渐成熟,男孩身体变得魁梧,开始长胡子、腋毛,变声调,性腺分泌量增多,开始有遗精现象;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开始排卵,月经来潮,曲线变得玲珑,呈现所谓"第二性征".面对身体的变化和生理现象,他们难免感到惊讶、疑惑、不安、害羞或不知所措.这些青春变化一般是在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女孩比男孩早熟1至2年.但是不同的孩子其开始发育的年岁迟早不一,来得太早或太晚又引起心理上的麻烦.帮助青少年们获得正确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是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孩子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性别。我们都知道,答案不外乎两种:男孩或者女孩,也就是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其外生殖器所判断的,这就是男孩与女孩最基本的生物性差异。但是,男孩和女孩除了生物性别的差异外,还有社会性别的差异。训练男女两性习得自己在成年生活中的不同指定角色,是性别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男女两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然而现实中,有不少男孩喜欢穿女孩的衣服,说话娘娘腔,而有些小女孩又像个假小子。这种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自编的“3-6岁儿童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以“半年”为单位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测量,考察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和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自我控制其它维度的发展,而女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为了提高3-6岁儿童自我控制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年龄和性别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采用《3-6岁儿童多元智力发展水平评定问卷》对山西和安徽两地571名儿童的多元智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在总体上,3-6岁儿童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上得分较高。3-6岁儿童的多元智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在年龄方面,儿童多元智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性别方面,差异均表现为女孩在多元智力上得分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18.
王玉涵 《文教资料》2013,(32):56-58
儿童的被发现,使得儿童从“缩小的成人”变为一个独立主体,在儿童小说中,男孩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是被作家建构出来的。从儿童小说中男孩形象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男孩身份内涵的转变,新时期,男孩的身份内涵从集体性向个体性转换,在不同性别作家笔下呈现出多元的建构。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儿童小说中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男孩的形象分析,探讨男女作家的性别差异对塑造男孩形象特点和叙事视角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从孕育到护理,从身体成长到心理发育,我们既不能忽视男孩、女孩之间确定存在的生理差异,也不要用性别刻板印象去拉大其中的某些差异。尤其是不用刻意听从某些性别养育的口号去培养他们。其实,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每个家庭都希望培养的是一个有健全人格、有独立性、有魅力的人。  相似文献   

20.
电视是儿童早熟的首要因素当今,在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孩子们过早进入青春期已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按正常生理发育过程,西方人最初出现青春期征象的平均年龄女孩为10岁,男孩为11岁半。但现在平均提前到女孩6、7岁,男孩8、9岁便出现青春期征象。这一现象已引起儿科学、妇科学、性科学等多方面专家的重视。最近,佛罗伦萨一家医院的儿科内分泌专家及儿童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分析和看法,认为电视是造成儿童早熟的罪魁祸首。他们的多年研究表明,儿童过早进入青春期与过多收看充斥性爱及暴力画面的电视节目有直接关系。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