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职教育通过其培养目标的导向机制和课程设置的规范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求,将企业文化融合进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这对于高职生的成才与成人,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观念、现行体制、社会不良风气、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亟需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宣传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职业、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以及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韦佳 《文教资料》2010,(33):227-228
加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可以将高职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和环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为高职院校教育注入活力、生机和特色。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性质特征和培养目标的特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建立涵盖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情感机制的产学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反映出高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探讨了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基本策略,即强化政策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行业职能,完善交流与沟通机制;强化企业职能,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互动"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机制,本文在介绍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的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在与企业互动机制中将"企业客户化"的互动方式进行探讨,然后从二者互动的"战略联盟"合作发展观,"互利共赢"双重效能观以及良性长效互动环境来分析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促进企业"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有力推手。高职院校重点应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企业三方面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并应注重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创新、重视企业CIO管理体系的建设,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企业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成人教育》2014,(2):102-105
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实践为例,结合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从人才共育平台的创建、课程开发载体、产学研合作教学以及高职院校服务功能拓展等方面,探索"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深入融入到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全过程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高职教育品质,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共赢合作机制、积极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建立创业教育导向机制、设置创业课程、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等路径,探索多途径、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科技研发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社会培训服务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以文化资源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服务域"分布不均衡、社会服务整体层次不高、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能力差异较大、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要通过搭建平台促进社会服务层次提升,非示范院校应加强提升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院校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行业需求日新月异,产教融合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点培养模式。为了达到高职师范专业与企业在教育上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探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在高职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职业教育特性、企业需求开展人才教育活动。应采取根据企业产业技术需求转变教育理念、盘活校企合作资源、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培养机制及政府资金支持等措施,构建新型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应该充分彰显其区域和职业性特征,摆脱现有社会服务体制与机制的束缚,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主流企业紧密参与,通过区域各社会主体的跨界合作,形成基于“区域跨界合作”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管理协同理论为推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基于管理协同理论解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机制,以资源共享为导向,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标,重点突出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有效协同,构建各主体资源要素的整合、优化、共享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高职院校如何适应企业行业、家庭个人等社会需求、完善政策导向、市场调节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提高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对策,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适应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国内现实情况和国外经验,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突破口。高职教育应认识和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和分析动力机制,从舆论引导理念先行、政府的制度保障、行业协会的指导、院校的吸引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确立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璐轶 《教育探索》2011,(4):156-157
高职院校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密切,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变化都会对高职的校企合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的特殊优势,在后危机时代与企业共同开拓新的合作路径,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体制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改革高校传统的办学模式,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机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笔者提出高职教育中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突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机制,努力推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构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行业企业将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的教育空间和更好的教育环境,为高职院校赢得更为广阔的教育市场和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将为行业企业不断更新、提升职工适应企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企业对职工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是培养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创新能力与培育特色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平台,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长效工作机制,互利共赢,推动产学结合的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培养青年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塑造专业信誉和品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高职院校只有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使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昱 《华章》2007,(12):165-16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以教育思想观念变革为先导,以教育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学校与企业、社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