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进一步发挥青海省农牧区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基地学校作用,通过跟岗方式增强农牧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省教育厅加大“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基地跟岗研修”培训力度,年内拟投入93.6万元,培训农牧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00名。截至目前,第一期跟岗研修培训班108名农牧区教师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2.
跟岗培训是一种幼儿园园长的培训方式,它能够全面提升乡镇幼儿园园长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如培训时间匆忙、培训内容流于形式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延长跟岗培训时间、加强培训内容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建立"双导师制"的跟岗培训模式、完善跟岗培训的课程设置、多开设研究性课程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国培计划"中,跟岗培训是教师培训方式的重大创新。跟岗培训采取"师带徒"的形式,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引领跟岗教师理论阅读,跟岗教师深入课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近距离观察、深刻体会导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思想,在互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素养,突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跟岗培训采取“师带徒”的形式,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参训教师“做中学”,近距离观察深刻体会导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思想.跟岗培训通过阅读引领拓宽专业视野,采取以课带研、课例研究方式,师徒互动交流,提升参训教师能力,从而解决了以往集中培训中针对性不强、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课堂关照不够等问题,丰富了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拓展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5.
彭应刚 《林区教学》2021,(4):121-124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认为“跟岗实践”是最有效的“培训形式”、实践性知识是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急需将“与家长沟通”技能纳入培训范围,转岗教师急需通过系统培训转变角色职能,同时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与线下培训形成混合培训模式。要转变培训形式,增加“跟岗学习”时长;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培训,让培训“更接地气”;强化沟通技能的学习,让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产生默契;为转岗教师量身打造培训方案,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交互式在线学习平台的搭建,线上线下共同带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据对领导力提升的培训需求,异地委托式中小学骨干校长的高级研修设计了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跟岗实践学习模式。主要以研修任务为驱动、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以现场跟岗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性研修内容和目标来解决学员管理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培训效果凸显。  相似文献   

7.
陆毅萍 《考试周刊》2013,(79):19-20
<正>幼儿教师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主力军,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把园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立足本园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发展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要靠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更要伴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培训——园本培训。  相似文献   

8.
覃珍贵 《贵州教育》2014,(21):16-17
正在特岗教师录取上岗和接转后,如何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便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加强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尽快提升"特岗"教师的专业素质则是其核心任务。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毕节市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我们启动实施"特岗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为强化培训的针对性,这个项目将采取分学段、分学科和小班化方式进行。拟从2014  相似文献   

9.
“跟岗培训”是“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0)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追求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不断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方式和内容,逐步形成了一种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有效培训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培训阵地前移,依托基地学校为学员提供跟岗学习机会;培训重心下移,采取教师参与式反思提升专业水平;培训问题集中,开展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经过历史新教师培训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完善了历史学科新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创建了专题培训、校本研修、跟岗研修、综合评价、成果展示、动态跟踪六环节闭环式培训模式,切实帮助新教师解决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培训工作真正做到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以师范院校为基地、以先学后做、集中实习的模式来培养幼儿园教师,这种培养模式存在着难以服务一线幼儿园,难以形成和提升幼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而构建基于园校互动平台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即建立“人才共育”的园校互动平台、进行“工学结合”的园校深层合作,则更能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幼儿教师的质量和水平,严把“入口关”,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自2015年开始正式施行。实施五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暴露出在考试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需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专业品性测评,强化实践性导向,重点考察实际执教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体系,彰显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特性,逐步推进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是提高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来看,还存在着不足。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培训中要重视师资培养与师资培训的有机结合、师资培训与教学实践及科学研究的结合,同时师资培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灵活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注重师德培养。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高师本科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目标的构建影响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质量。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视角,我们把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自觉尊重幼儿的权益和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具有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尊重和热爱幼儿,能为人师表、履行教书育人的教师基本职责;掌握系统的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广博科学文化知识,并具有将其积累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前教育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在学前师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前教育领域人才需求呈多元化、应用型和专业化的特点,而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由于比重不够、基地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指导力量薄弱以及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必须作出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的基本思路有创新观念以建立开放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结构以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建立系统完整的目标任务体系、协调各类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建构层次和类型多元化的广泛的实践基地,改变与实践基地之间的关系模式为双向共赢互动式,充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以建立多元化的指导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现今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声乐演唱方面基础极其薄弱,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却很高。为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需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供幼儿歌曲实训课的训练时间,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辅导与锻炼,另一方面要明确课程目标,将本课程的教学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并调整课程设置以弥补教学不足。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舞蹈任课教师要注意突出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强化学生实用性能力的培养,结合优秀的传统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讲、教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中游戏法、体验法、说唱跳结合法、合作式教学、分层式教学、成果展示与自我表现法、幼儿园实地见习与实习法在实践中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职前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其教育质量影响到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前,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偏重教育理论知识传递、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度合作已成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心。“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高校与幼儿园基于合作共赢目的建设的、有助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组织。它使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发展融为一体,使幼儿园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力量,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极好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钢琴即兴伴奏是幼儿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对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和音乐分析与理解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各类音乐基础学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可通过意识培养、具体训练和实践体验三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