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好莱坞的发展历程看振兴民族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帝国,好莱坞生产了数以千计的电影,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制片发行体制,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以好莱坞为参照无疑是振兴民族电影行之有效的捷径。本文从电影的各个方面着手,考察了好莱坞发展历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得与失。深入研究好莱坞电影与民族电影发展历程的差异,经过比较,揭示出当前陷于困境中的民族电影应当从好莱坞发展模式中借鉴并应注意的问题,试图找出困扰民族电影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文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电影字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以好莱坞影片电影字幕和流行的电视剧为例证,从归化和异化的两个角度,来探究当前电影字幕翻译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荣获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指导/道具、最佳原创音乐奖四项大奖。这部完全中国化故事题材的影片为什么受到西方人亲睐,并引来一片喝彩和盛赞呢?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文化东方策略:1.挖掘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题材。2.利用华人打造地道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以期占领潜在的电影市场。3.让观众对电影的东方情结转化为“好莱坞”的商业企图。电影作为极其丰富的文化叙事符号,它不仅包含着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镜像图解,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商业运作的内涵。因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艺术完美之境地。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也将面临“民族电影”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装备我们自己的民族电影,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走进好莱坞     
到了洛杉矶,好莱坞不能不去。这日,初夏的阳光格外亮丽,我首先来到了好莱坞大道及日落大道,电影《麻雀变凤凰》曾在此拍摄。据说,在1853年时,这里还是个村落,后来有人给此地起了一个雅名:HOLLY-WOOD。1902年洛杉矶有了第一家专放电影的剧场,但好莱坞不要电影,因为电影总是和暴力、色情  相似文献   

5.
好莱坞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是当代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从大众娱乐文化的角度讲,二十世纪电影的发展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好莱坞的发展,因而也就是美国文化的发展,所以它也被当作美国文化殖民的一个标志.然而实际上当各国在受到好莱坞式的美国文化影响和入侵时,真正被接收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美国的民族文化,而是世界性的文化需要.美国文化变成了被误读和曲译的文化偶像.不管怎样,好莱坞电影还是为我们了解美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6.
在创作高度类型化、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中,克里斯托弗·诺兰独树一帜,他的电影以叙事手法独特、结构多维精妙、画面简单流畅著称。这位好莱坞导演界的奇才,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平衡,不仅赢得高额的票房,而且促使观众不断地去回想剧情、感悟角色、理解故事。  相似文献   

7.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性的大众媒体,同时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责任。而电影片名又是一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起到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作用,又要结合译入语文化的观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在翻译中把握好异化和归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产生文化殖民主义的倾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源语言文化特色的丧失。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能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英雄主义影片在好莱坞电影中一直是长盛不衰的题材,银幕上塑造的英雄形象也以其鲜明的个性、高尚的情操、过人的本领和不凡的功业等众多特征深受观众喜爱,这些英雄形象成为一个个时代的象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本文解析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的来源、特征及所传达出的美国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伴随全球信息媒介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电影技术的创新,好莱坞电影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继续占据着全球电影的霸主地位。在意识形态、文化和电影产业变化的影响下,好莱坞电影在“他者”形象的塑造上呈现出一种“渐变”的发展方式。因此本文将梳理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形象”,以时间为跨度,分析好莱坞电影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华人形象”。希望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好莱坞电影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
胡牧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05-109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大致经历了早期的趋同,"文革"后新时期从疏离到借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求异趋同三个历史阶段。在批判性视野下观照好莱坞影业有利于扬弃好莱坞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好莱坞给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好莱坞悬疑片《七宗罪》引出数字七,并通过对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数字七有关的某些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归纳和比较,印证了在东西方的文化“中七”是受到普遍欢迎的神秘而又神奇的数字。并由此说明了关注文化,了解社会也是学好语言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在好莱坞大片主导世界话语权的当下,胡玫敢于阐释《孔子》,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凭着整个剧组深厚的国学积淀和严格把关,《孔子》做到了对中华主流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完美阐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大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52年拍摄的影片《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根据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好莱坞当年的编剧们有一套适应观念习惯的编剧法,虽老练但不怎么高明,尽管表达了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和表现了原作的风貌,但他们将小说中那些精辟的警句和鲜活的情感,外化成一段遭遇和一场悲欢,像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最后变成一部有头有尾催人落泪的情节剧,这显然还不那么如人意。  相似文献   

14.
李雪 《海外英语》2012,(10):197-198,205
美国电影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已成为美国文化向全球扩展的招牌之一。其中,好莱坞电影在整个美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电影产业。  相似文献   

15.
电影属于文化产品的范畴,相对于普通商品而言,它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双重属性。把电影纳入文化产品的研究范畴,充分考虑观众对于电影文化价值的需求,好莱坞电影基于营销理论在营销和推广过程中的运作模式,无限放大了电影产业及相关产业可利用的资源,以达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新好莱坞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发展起到了艺术化与商业化融合的作用,从对高科技手段的艺术应用,对新浪潮美学技法的借鉴,以及对旧好莱坞电影的扬弃中,我们可以发掘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成功的英汉字幕翻译为好菜坞电影《功夫熊猫》带来了可观的中国票房。文章以国语配音版《功夫熊猫》为例,以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视角。根据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和顺应的动态性,从语音顺应、词汇顺应、句法顺应、语体顺应和文化顺应五个方面探讨《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对其中二些译文提出了笔者的译文,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之一的电影在影像的表意过程中反映意识形态。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形象某种程度上记录了美国社会对其认识的思想轨迹,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融合。近几年美国电影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呈现出多样的性格特征,但主流意识形态的审视视角依旧脱离不了固有的框架。全文应用相关电影理论,解读好莱坞电影对华人的阐释视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文本、机构、受众"的视角出发,透视2008年中国国内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精确的文化把脉和对中国元素的创新表达是该类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中西方受众的文化解读差异则是掣肘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促使好莱坞牵手"中国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电影市场和中国本主体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爱情题材影片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电影类型。霍建起执导的爱情题材影片形式唯美、内涵丰富。与传统"好莱坞"爱情片相比,不再是狭义的"爱情至上"。"爱情"首先表现为一种美,接着释放出一种力,然后转化成一种智慧。凭借这种智慧,世人就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容面对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