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语言是基础性工具,而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今天和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确立"围绕学生的生活需要进行习作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生活为切入口,畅通作文的"源头活水",让习作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作文过程生活化".通过对统编教材中高段习作教学课堂的实践,探究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优化习作教学,以提高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作文语言的"五味"是指作文语言要有情味、书味、趣味、新味、余味。一、情味。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情是作文  相似文献   

3.
优美的词语、飞扬的文采、灵动的语言,会给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因此,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文采,让文章的语言"活"起来,是提高作文"含金量"的有效  相似文献   

4.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一环,考查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语句拓展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文却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如何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熟练驾驭作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爱读、爱记、爱写、爱练的良好习惯,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着重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心得,论述作文教学中教师所应掌握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再深刻的立意、再新颖的素材、再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先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获得成功。因此,想要作文成功,就得有文采,想要作文有文采,就必须对作文语言进行精心地修饰,让作文"靓"起来。要修饰作文语言,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修饰语言,从引用名言入手引用名言(包括经典著作、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歇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还要有精彩的文笔,因为语言是内容的载体.语言的美丽离不开修辞的运用,在作文中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多种修辞.其中比喻和拟人是最常见的,可以运用比喻句的"光芒",照亮作文的语言,也可以运用拟人句的"细腻",写活作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语言,是考试评分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区分作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依据。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即文采,就是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在实际作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入适当的描写,运用含蓄而又抒情性的语言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幽默、调侃、逗趣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展现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使文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咀嚼出语言的奇妙与灵动。  相似文献   

8.
关注学生的作文语言,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进行研究与教学,必将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把发展学生作文语言作为先导、基础、着眼点,把它作为改进作文教学的切入口来重视,将给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对知识、思想、语文等方面的积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和文学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表达。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教会学生积累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作文根基,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积累。”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  相似文献   

10.
语言既是文章的外在形象,又是其内在性格,是评价一篇文章的最直观的标准.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积累语言的素材,掌握语言出彩的方法,提升语言制胜的能力,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修炼作文语言、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树华 《考试周刊》2012,(92):61-61
作文语言不仅要准确,而且要通俗、简洁和明快。要加强语言学习和训练,提高文章的语言修养,增强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品味名作佳句,勤于动笔,反复推敲,锤炼作文语言,使语言更富感染力,让学生的作文语言美起来,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借用语言,使作文"言之有物"。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化。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的作文语言,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进行研究与教学,必将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把发展学生作文语言作为先导、基础、着眼点,把它作为改进作文教学的切入口来重视,将给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装。若结构是作文的躯体,内容是作文的血肉,中心是作文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作文的"衣裳"。这件衣裳靓不靓,直接关系着作文的质量。所以,一篇文章要鲜活感人,光彩照人,神奇动人,一定要让语言靓起来。中学生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作文常见的语言特色常见的语言特色有四种: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富有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作文比作一道菜肴,那么思想、立意是它的营养成分,语言就是它的色、香、味了。一篇作文如果有了独到的见解、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彩的语言,就如同一盆美味佳肴,让人既滋补身体又赏心悦目。今天,我们重点来谈谈作文语言的修饰,看看如何让作文借助语言的力量,变得有声有色有分量。  相似文献   

16.
关注学生的作文语言,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进行研究与教学,必将有助于学生作文语言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把发展学生作文语言作为先导、基础、着眼点,把它作为改进作文教学的切入口来重视,将给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缪文姬 《文教资料》2013,(10):74-75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大多谈"文"色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刻不容缓。注重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厚积才能薄发。本文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贮藏材料中积累语言"、"从流行艺术形式中积累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写作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语言干瘪、贫乏的人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头脑里的思想,而拥有丰富语言的人则能用人们熟悉的文字写出一篇篇打动人心的文章或者演说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影响力,很大部分取决于语言的表述。结合近几年的福建省中考作文评改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有文采"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丰富语言方法的学习,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提高学生文章的文采离不开它的基石——积累。  相似文献   

19.
考场作文,你拿什么打动阅卷老师?答案是多方面的,但离不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文章犹如造房子,框架结构(主旨、构思、选材等)固然重要,可外部(语言)装潢也不容小视.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语言更绚丽多彩赏心悦目,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呢?笔者认为要从这几方面加强训练:"精挑装潢材料","巧用装潢材料","独布装潢妙局"和"力求含蓄风趣".这样,你的作文就有可能逃过低分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作文语言是文章的血肉,因此语言求新才能使文章不落窠臼,脱颖而出。而当前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枯燥,千篇一律,文章流于形式,文章的内涵韵味更无从谈起。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套作文语言创新之法,可避免作文语言的呆板僵化和干瘪,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