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班班级管理使用"积分量化制度"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用此种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不难掌握,而且运用"积分量化制度"可以使班级管理系统化、自动化,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量化积分管理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实现高效率和高秩序班级管理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微观政治视野下,量化积分管理也蕴含着师生之间的微观权力运作与政治博弈,教师借助积分管理制订规则,通过权力运作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规训以维持班级秩序,学生则运用主动体认、过度解读、表演乖巧和隐蔽反抗等策略,实现教师管控之下的自我保护或逃离。量化积分管理在助力班级管理的同时,也易导致班级育人生态发生偏颇,陷入管理误区。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与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分不开的,其中量化管理也是实施和增强促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切的体会到: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使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集体是很不容易的。我在班级实行一个可感知、可评议和可对比的量化管理方法,效果不错,其基本模式是“三会”、“二表”.“一栏”。  相似文献   

4.
所谓“量化”,即数量化、分值化。学校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分值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显现出来,以此来激励、考核班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易操作,也相对客观,被许多学校普遍接受并采用至今。但量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学校班级管理中日益出现的诸多弊端,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所谓“量化”,即数量化、分值化。学校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分值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显现出来,以此来激励、考核班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易操作,也相对客观,被许多学校普遍接受并采用至今。但量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学校班级管理中日益出现的诸多弊端,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积分争星”理念是: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通过班主任的艺术化操作,使学生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成为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针对传统的量化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积分争星”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班级活动,是一种改良后的量化管理方法;它强调灵活运用,提倡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比学赶帮,以挣“分”争“星”为乐趣,激励学生上进、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论班级量化评价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琪  张锐 《班主任》2002,(3):10-12
量化评价在中小学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运用它管理班级时,许多班主任更多的是研究如何使评价精确化。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量化,一味地追求精确,那只会把评价引入歧途。人们常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由此我们认为,班级量化评价应以模糊为主。  相似文献   

8.
所谓“量化”即数量化、分值化。 学校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分值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显现出来,以此来考核、评估班级管理现状。这种管理方式“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如何在推行“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使用“积分激励”制度,促进班级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怎样实现班级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学习做自己的主人,这是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的重要任务。近两年,我通过制定和实施“班级操行积分条例”,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操行积分”是每个学生操行量化的分值。它以“班级操行积分条例”为依据,对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人性化是指学校的管理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并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即主体性的一种管理方式.简而占之.即在“理解、尊莆、宽容、信任”的前提下。根据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管理.“以人为本”是此种管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一些理论工作和部分校长热衷于埘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研究,普遍认为只要管理得严格、周密、精细、工厂化,就没有解决不丁的难题.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和管理不好的学校。凼而,目前中小学广泛应用的管理方式为科学化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学校各项制度齐全.教师的各项工作、班级管理等被制度细化,量化考核。然而传统的“物本位”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班级管理中提出“法治”和“人治”两个概念。人治就是老师依靠个人的威性来管理班级,在班内一言九鼎,唯我独尊。所谓“法治”.就是班级管理的制度化,靠制度(即班规)来管理班级。实行“法治”管理,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解放老师.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治。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校用量化分评估班风优劣,量化内容大同小异,如早读、出勤、卫生、违纪、好人好事等等。每周公布一次全化总分将班级列榜排队。但不少学校感到,这种管理方式对后进班级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公布量化总分对后进班级的学生来说,容易使他们,C理受到伤害,丧失进取的信心。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差的班级总是排在后面,随着每周公布量化总分排名后面次数增多,反而强化了较差班级学生心理上的消极因素,弄不好就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其次,量化总分使先进班级和后进班级总分拉通,无形中拉开了先进班级和后进班级的心理差…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虚当严格要求,但严必有“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就是制度,即建立健全必要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否则,遇到问题班主任说了算,会出现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现象,使学生难以适从,影响班级管理。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结合《中学生守则》讨论并制订了《班级公约》《操行等第量化考评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班级奖学金制度》等十多个规章制度,把国家对中学生的要求,从思想品德、学习、体育、劳动等方面落实为具体、明确的细则。在建立规章制度后,我们注意抓遵章守纪教育,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5.
一、班级管理———重“管”,还是重“育”班级管理最重要的特性是其教育性,通过管理性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是班级管理最为重要的任务。任何一个班级的管理,都要建立一整套制度(规范管理、量化管理、自我管理等)。管理的严格实施,确实给班级带来了教室整洁、学生守纪、令行禁止等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但我们发现,只是简单重复的使用管理制度,学生的“自由度”就会越来越小,自主空间就会越来越窄,个性发展就会越来越难。班级管理原本要实现的各种教育目标,却由于长期忽视了“在轻松的环境中更能激发人的潜能”的规律,强制推行…  相似文献   

16.
岗位责任制班级管理模式初探●湖北枝城市职业中专黄大曙积分竞赛是一种很好的班级管理量化评估模式,但在许多方面基本上流于形式,如寝室内务整理,学校查过以后,就变糟,为了改变现状,克服“形式主义”,优化生活环境(卫生环境、文化环境),在班级管理上全面推行定...  相似文献   

17.
“绳以规矩,始成方圆”,要创建和谐的班级,没有一个和谐的班级制度是很难想像的。只有和谐的班级制度才能使班级管理真正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才能使班级管理经常化,防止“抓则紧,放则松”的冷热病;才能使班级管理精确化、科学化,有效克服教师在操行评定中凭印象和感觉的模糊化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是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基础,加强班级量化管理创新力构建对培养合格的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班扭管理的量化点井数量化;强化量化管理的“中间力量”;建立班级量化管理的学生数据库;每周每月定时分析总结数据l基于量化数据的全面奖惩制度是职业院校班级量化管理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量化管理”因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在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我校在教师评优、考核、晋级等方面制定了一套严格、公正的量化积分办法,并根据教师的积分对教师进行评价。量化积分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出勤、工作量、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等多方面,但每次评价终了后,我们却发现许多老教师的积分都比较靠后,都与“优秀”无缘。难怪许多老教师怨声载道,工作中出工不出力,甚至“破罐子破摔”,直盼着退休那一天早些到来:  相似文献   

20.
杨成巍 《现代教学》2014,(Z2):47-49
<正>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对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尝试把班务日记制度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之中,探索一种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方式。班务日记制度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通过实际运用发现,班务日记制度使班级管理更科学更合理,对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