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一、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爱学生是一种心境,一种奉献,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关键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就是爱",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好象掘池,……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丐尊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有人说,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5.
论“师爱”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学生群体中每一成员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大凡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爱学生,而且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搞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宽容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体现。只有真正关心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8.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诚然,爱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爱是世上最真诚、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教育应以爱为基础、为前提,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也才会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上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需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付出真心去爱学生、了解学生、聆听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任何教育如果没有爱,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把爱贯穿于教育,才能把爱传播给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2.
行在爱中     
徐翠丽 《宁夏教育》2014,(10):21-22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内心充满爱,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才能唤起更多学生的追求。教师行在爱中,方能彰显职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爱的抽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倾注了爱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正>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教师只有对学生抱以深深地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智力落后学生由于身心的缺陷,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没有了爱,特殊教育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教师之爱就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教育方法、技巧和师爱比起来,都显得苍白无力。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源泉——理解、信任、赏识。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那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在被爱中感动。所以说,真正有智慧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有了教师这种爱的力量,才能强烈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和谐,问题和矛盾便迎刃而解。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智慧就是爱。  相似文献   

18.
杨波 《考试周刊》2011,(69):229-230
每位教师都要有一颗爱心,都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爱才能交换爱。只要你满含爱心地去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同样能够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19.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但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人人爱,学生的优点人人喜欢;面对差生,有很多教师嘴上不说,心中则早已生厌,面对学生的错误,更是雷霆万钧,百般指责。但我认为,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没有不好的禾苗,只有不好的农民一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像茁壮的禾苗一样只需教师的稍加指导即可蓬勃发展,而差生才真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生的错误才是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实现教书育人的关键点。谁正视了学生的错误,谁才是真正爱学生,谁才能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教育,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当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