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死刑存废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人类刑罚史,刑罚的人道性是人类刑罚发展的动力与方向,死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厉的刑罚经历了由兴盛到衰亡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国际社会反对死刑的呼声渐高,很多国家废除了死刑。本文就死刑的价值、废除死刑的基础进行探讨,以从理论上澄清废除死刑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贪利型犯罪死刑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刑罚经济学理论界一般认为,国家配置刑罚应该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收益。然则,死刑作为五刑之中的特殊刑种,在考虑国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罪刑等价的刑罚基本原理,尤其是在贪利型犯罪中。国家应通过加大死刑成本的投入来限制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实行“社会预防为主,以刑罚处罚为辅”的方针,逐步废除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  相似文献   

3.
贪利型犯罪死刑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刑罚经济学理论界一般认为,国家配置刑罚应该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收益。然则,死刑作为五刑之中的特殊刑种,在考虑国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罪刑等价的刑罚基本原理,尤其是在贪利型犯罪中。国家应通过加大死刑成本的投入来限制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实行“社会预防为主,以刑罚处罚为辅”的方针,逐步废除贪利型犯罪的死刑判处。  相似文献   

4.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最古老的刑种之一。对于死刑存置与废除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从经济背景、政治背景、人文背景及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四方面阐述我国现阶段死刑存置的合理性,接着以刑罚的效益性、公正性和人道性作为价值取向,指出了在不废除死刑的前提下,限制死刑的适用应该是合理且现实的选择,并预言在将来条件成熟时,死刑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刑法中现在还存在死刑。废除死刑是国际发展趋势。讨论死刑适用与存废问题,应该从刑罚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才能把握问题的方向和本质,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刑罚的哲学根据,按照通说有报应论和功利论。从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论来看,死刑只能用于罪大恶极的暴力犯罪,适用死刑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于经济犯罪适用死刑贬低了生命的价值。从古典功利论发展出的刑罚个别预防论也提出了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的主张。为此,以刑罚的哲学根据为视角,得出经济犯罪处死刑缺乏正当性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鑑娜 《华章》2010,(18)
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被广泛关注,民众基于传统的重刑主义法律文化强烈片面依赖死刑,但死刑的刑罚效果却并没有有效遏制犯罪的发生,面对国际废除死刑潮流的压力和对死刑制度的深层次审视,学术界针对死刑的全面改革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本文论述了死刑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权意识的增强和刑罚人道性的认同,世界各国刑罚结构趋轻化的改革已成为主流。我国刑罚结构是以死刑和监禁刑为主导的重刑刑罚结构,这妨碍了刑罚功能的有效发挥。减少死刑、完善自由刑、提高罚金刑地位和增设相关刑种应是我国刑罚结构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减死刑是汉代一种重要的刑罚.两汉时期的减死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与赎死属于不同性质的刑罚.宫刑及徙刑作为减死刑也需分作不同阶段进行讨论.减死刑在两汉时期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减罪序列.  相似文献   

9.
死刑,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手段的方法.随着人类不断地走向文明,人们关于死刑的存废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通过介绍死刑存废之争的观点着手,对我国死刑制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罚结构是以死刑和监禁刑为主导的重刑刑罚结构,这妨碍了刑罚功能的有效发挥,应从刑种的配置比例和刑种衔接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大幅度废除死刑罪名,将罚金刑上升为主刑并扩大其适用范围,扩大死缓和无期徒刑之间的刑度差,提高有期徒刑的上线。  相似文献   

11.
作为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死缓具有限制死刑实际执行的范围和促进对被执行人改造的独特功能,是在我国目前不具备彻底废除死刑的基础的情况下限制死刑实际适用的一种制度.死缓制度以“少杀”刑事政策和刑罚目的为理论基础;.以死缓制度的理论为指导对死缓制度进行规范上的分析,有利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死缓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死刑作为一种刑罚,尽管具有公正性,功利性,但却因不具有人道性而使其自身充满了矛盾,故此其存在仅具有相对合理性。权利话语的兴起和人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使得死刑制度逐渐走向自我消亡的结局。现阶段,中国应该逐步限制死刑的适用从而为在中国最终废除死刑创造条件,以顺应时代和法治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完善和人权保障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也日趋激烈。死刑作为刑罚种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措施,由于自身存在的弊端,不可避免地被推到存废的风口浪尖。本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析死刑在中国存废的可行性,寻求合理废除死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死刑存废本身不能表明一国的刑罚人道与否,笼统的讨论死刑存废是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话,一个国家有权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保留或者废除死刑。当然,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如果规定和适用不当,更容易引起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情形,因此各国对于死刑的规定和适用都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死刑限制论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世界上已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废除了死刑,中国刑法既不能废除死刑,又要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体现慎用死刑的政策。死刑的存废是以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来确定的。立法时,应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不断改革完善中国的死刑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减少死刑数量。  相似文献   

16.
死刑是人类刑罚史上最为严厉的刑种 ,而死刑的存废也并不完全取决于所谓当前的国情。没有一个国家会对重罪轻罚的 ,作为法治国家 ,建立一个公正的犯罪惩罚机制以打击犯历时保护人民正常生活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一个国家的治理如果不以道德和基本人权为基本理念 ,则这个国家与其说是落后 ,不如说是不够文明开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 ,但仍有不少国家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名义仍保留死刑 ,这篇文章尝试支持废除死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受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民众传统报应情感的影响,中国现行刑罚结构属于典型的重刑刑罚结构。而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对刑罚功能的反思,刑罚结构趋轻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刑法改革的方向。以死刑和自由刑为主导地位的重刑结构的中国刑法受到了质疑,应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大幅度地削减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提高罚金刑的地位和增设轻刑刑种等方面对刑罚的设置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死刑存废本身不能表明一国的刑罚人道与否,笼统的讨论死刑存废是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话,一个国家有权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保留或废除死刑。当然,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如果规定和适用不当,更容易引起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情形.因此各国对于死刑的规定和适用都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的执行方式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死刑执行方式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死刑的执行方式经历了从野蛮、残酷到人道、文明的转变。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死刑执行方法逐步趋向人道。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地把“注射”纳入死刑执行方式之中,这标志着我国死刑执行制度正在不断地向人道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将死刑的执行方式作为切入点,以探寻完善我国的死刑执行制度之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本文从思想观念、立法、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严格限制死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