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儿童文学这座缤纷的百花园中,儿童诗以其纯真的情感、丰富的律动、生动的意象、精炼的语言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一首首优秀的儿童诗,拨动着孩子们的心弦,孕育着他们阅读的兴趣,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儿童诗的教学,开辟了儿童诗赏读课,开设了儿童诗创作指导课,成立了青青草文学社,在校刊、校报、校园网等阵地开辟“童诗飞扬”栏目,让儿童诗浸润孩子的心田,用诗意熏染孩子的心灵,丰富儿童的语言积淀。一、经典引路,领进诗的大门1.赏读:领略儿童诗的魅力一位位儿童诗人以其独特的童心解读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写下了一首首充…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 《蒲公英的种子》是一首儿童诗。教师让孩子们扮演种子,自由自在地飘呀飘,满教室的蒲公英,满教室的笑声。  相似文献   

3.
茆小梅 《班主任》2012,(8):23-25
正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课堂上,孩子们只要与儿童诗相逢,便会激情洋溢,沉醉在诗情画意之中。然而,语文教材一般每学期只安排三四首儿童诗,无法满足他们对诗歌的热情与渴望。于是,我在班级开启了"儿童诗"晨诵之旅。一每天清晨,我利用1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吟诵"儿童诗"。我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选择优秀的儿童诗让学生吟诵。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很喜欢看《幼儿教育》杂志。一天,我正在给孩子们读《幼儿教育》杂志上的一首儿童诗《爸爸、妈妈和我》,当我读到“我是快乐的小脚丫,妈妈是袜,爸爸是鞋”时,孩子们笑作一团并高声议论起来。看他们那兴奋的样子,我改变了主意,让孩子们也来试着编儿歌,经过一番准备,我们的“编诗会”成功地举办了,孩子们语出惊人,可爱至极。以下是我记录的孩子们的“作品”:(琪琪,4岁):我是快乐的小金鱼,妈妈是鱼缸,爸爸是鱼网。(禧辰,4岁):我是快乐的小影子,妈妈是灯,爸爸是墙。(宝宝,3岁半):我是快乐的鸡蛋黄,妈妈是蛋清,爸爸是蛋…  相似文献   

5.
呵护童心     
车蕴丽 《教育文汇》2003,(11):30-30,32
每当我走进课堂,面对那几十双童稚的眼睛时,我的心情就愉悦起来。这些眼睛,让我感到年轻,感到纯净,让我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有一天站在讲台上,忽然发现孩子们都望着我,笑嘻嘻的。我很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呀?”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笑嘻嘻地说:“因为你笑了!”“我笑了么?”我一边问着,一边  相似文献   

6.
吴建明 《天津教育》2021,(9):137-138
本文立足于儿童诗教学的真实情况,从“多媒体融合构建儿童诗教学新样态”“电子杂志助力使儿童诗教学注入有根的灵魂”“微信短视频构建儿童诗学习新场域”“互联网生活渗透让儿童诗学习真实发生”“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儿童诗教学新场所”五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儿童诗歌学习质量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如丁云老师所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孩子们奇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无不感染着我们。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创作儿童诗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调动孩子创作的热情,真正让教材成为培养孩子创作儿童诗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的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孩子们通过朗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这首儿童诗内容简单,孩子们可以很快理解到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文以《家》为例,具体分析怎样上好一堂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一、情景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感《家》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那这堂课笔者也要选择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开头,让学生在教学伊始就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9.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非常重要的门类。儿童诗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美学意蕴,即儿童诗叠印着儿童与成人双重审美内涵,它是儿童与成人共同放置心灵的“新月之国”。儿童诗的诗美体现在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明朗、稚拙、淳朴之美。目前,儿童诗的创作与出版尽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而显示出某种“没落”,但是,因为人们潜意识中对“诗”的执着与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诗会在21世纪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朱老师骗人 !”在孩子们的嚷嚷声中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感到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 ,“善意的谎言”太多 ,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情境 ,拉着孩子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钻 ,孩子们往往不易察觉。于是乎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殊不知 ,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审视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听课 ,老师为了让孩子说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 :“下面老师来读这个句子 ,看老师读的怎么样 ?”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期待着。结果 ,老师读错好…  相似文献   

11.
袁佳红 《师道》2023,(2):38-40
<正>自从接触到绘本,我便如同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一般惊喜,不亚于当年接触儿童诗。集审美、哲思、趣味于一体的绘本实在太适合孩子们阅读了,生动有趣,美不胜收,读完让人回味不已。带孩子们欣赏了将诗歌与绘本结合在一起的《今天去远足》,了解到方素珍的故事后,孩子们的疑问来了:作者为什么要以“花婆婆”做笔名呢?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课《四季》是一首儿童诗 ,短小精练。看起来似乎内容浅显易懂 ,实则内涵极其丰富 ,很有必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对“四季”有较全面、较客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玩、说、读、写、编、画”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孩子参与学习 ,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以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一、背一背 ,谁的音最动听让孩子们比赛背诵儿歌《一去二三里》和古诗《画》。要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都参与读 ,读出韵味。在诵读过程中随机出示“儿、七、九、无”这几个字。二…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们对区角游戏“军事基地”玩得乐此不疲,但在玩耍中时常会出现拥挤、争抢等现象。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我让大家讨论:“‘军事基地’那么窄,大家都想进去玩,怎么办?”经过讨论,大家认为10个人进去玩不会拥挤,不过为了督促大家遵守规则,需要选举一个队长。我问“选谁当队长呢?”孩子们报出了将近10个人的名字。最后,我让大家举手选举。非常调皮但聪明的男孩洋洋和个头小、各方面不出众的怡怡获选了。这个结果让我感到意外:为什么在我眼中的“乖”孩子落选了,而不出众甚至调皮的孩子却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我问大家:“为什么选…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想让孩子们很好地思维,就要善于让孩子们感到惊异。惊异是一种原动力,她能激发最懒惰、最消极的人去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 ,我班开展“漂亮的幼儿园”的主题活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幼儿园的建筑设施 ,花草树木 ,并进行了“漂亮的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在让孩子们画“漂亮的幼儿园”时 ,我采取和以往不同的做法 :没有示范 ,也没有范画 ,只是给了孩子们纸和笔 ,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漂亮的幼儿园”。我没有在室内走动 ,怕干扰了孩子们作画。孩子们画好以后 ,我就让孩子们说“画” ,这是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说他们自己的“画” ,他们非常踊跃 ,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孩子都争着想说。郑清艺小朋友历来画画都不认真 ,今天的画还是老样子 ,画面乱七八糟 ,颜色也…  相似文献   

16.
仅仅是玩吗?     
常常听到有些家长们说:“本想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学一点东西,可幼儿园里整天只是玩,不能不使人感到失望。”不错,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整天在玩——玩沙玩水、搭积木做“蛋糕”……但这仅仅是“玩”吗?对孩子们来说,玩就是在长知识,这一观点早在十九世纪就被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通过实践证实。伦敦有位专管幼教的官员安·伯钠多特说:“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不是不学习,而是不象有些人所期望的那种正规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韩剧《大长今》吸引着干家万户,该剧优美抒情的主题曲。也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也时常哼唱着“噜啦啦,噜啦啦……”的旋律。这首韩国歌曲,有着不同的版本。我有意识地选择了韩语版和中文版的儿童歌曲供幼儿欣赏,让幼儿在感受韩国音乐的同时,了解韩国习俗文化,同时也激励幼儿不怕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娃娃。  相似文献   

18.
羞言藏书     
前不久,我随大陆儿童阅读参访团去台湾考察。我们一行九人自感都是书虫,每当聚在一起,常常少不了炫耀一番各自的藏书,但这回在林文宝先生家,真感到是“河伯”见到了海神”。林先生是台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被誉为“台湾儿童文学的领跑者”。我跟林先生在大陆曾经有过两面之缘,因为听过我一节的儿童诗课,所以我常常羞愧地被林先生向他的研究生们介绍为“也是研究儿童诗的”。我甚至还曾经非常意外地收到一小纸箱他从海峡彼岸邮寄过来的台湾书籍,自然全都是关于诗歌的,有作品选,也有理论书;有他本人的著作,也有其他作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们幼儿园玩“公共汽车”的角色游戏。小男孩争着扮演司机角色,女孩们对售票员“情有独钟”。望着孩子们举得高高的小手和充满渴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左右为难。这时,俊彤小朋友说:“老师,选我吧!我爸爸是司机,我经常看我爸爸开车。”顺顺说:“选我!我知道手里握着的是方向盘,脚底踩的是刹车。”……看着孩子们纷纷推销自己,我灵机一动,何不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竞争“上岗”呢?于是,游戏在竞争中开始了,艺蕊说:“老师,我当售票员,因为别人都夸我长得可爱,说话好听,乘客们一定会喜欢我的。”茜茜说;“我会主动为晕车的乘客捶背。”家宁说:“…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师的"三大怪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正发 《师道》2005,(4):11
怪状一:“彩经”教师。农村教师购买私彩的现象非常严重,定位、直码、三字现等彩票玩法让农村教师趋之若鹜。课余时间,教师们谈论最多的是彩票,研究最多的是彩经,无心备课,敷衍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对孩子们采取“放羊”的策略:本该上新课,老师却叫孩子们预习;本该上复习课,老师却让孩子们自学。农村教师利用上课时间研究彩经的不乏其人。如此做法,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怪状二:“麻将”教师。热衷于公共场所打“拖拉机”“垒长城”等赌博活动的农村教师让家长们甚为反感。据村里孩子反映,个别教师赌博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