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3)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社会支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调查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00名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教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却并未随之提升,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大连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总体幸福感和焦虑、抑郁的调查入手,采用了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两类学生群体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即高职生自我和谐低于普通大学生,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低于普通大学生,高职生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大学生,这说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几项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希望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实践中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俊 《成才之路》2010,(30):53-54
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基本属于公共英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习上很被动,学习效果差。研究高职大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培养,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用能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都带来了一些冲击和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对其学习和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重构,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着发展性与干预性相结合的形式,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不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作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生幸福感缺失现象更加严重。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幸福感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拥有幸福人生,对处在青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文萍 《林区教学》2022,(2):100-104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557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现状、特点,并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级、贫困程度、留守经历、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此,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工作的成效和育人效果,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源于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提升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高职院校需要提供低层次生存保障,营造满足情感需求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入手,探讨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和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完善学校管理,增强教师归属感;提供多种平台,促进教师更好发展;加强学生管理,优化师生关系等途径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民族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立足我国的教育现实,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某四所高职院校的164名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高职院校藏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现状。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藏族学生中,男生在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评价低于女生;二年级藏族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体验方面显著高于一年级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才,影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及发展。文章对贵州省四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江苏3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2 059人,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所以,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提高自尊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德强  牛玉兰 《文教资料》2013,(7):119-121,129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内蒙古某高职院校800名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职生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相关;(2)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积极的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通过调查,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寻求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情感表现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观幸福感体验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刘雪梅 《职教论坛》2012,(27):56-58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职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了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其次,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的地位、角色很重要,但他们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报酬与付出不对等,容易影响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为核心,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在学校和辅导员自身两个层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育人质量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