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 《传媒》2016,(11):42-44
主题性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新闻舆论的作用。但在新型传播环境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丰富多样,传统思路指导下的主题性报道,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味、宣传味过浓,因而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如何优化和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口碑,更关系到能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这一重要职责。笔者以中央电视台在清明时节推出的“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为例,从主题、人物、故事、表达、编排五个方面对主题性报道的创新路径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头戏.如何把主题性报道这一重头戏唱好,有规律可循。近年来,鄂州电视台不断探索电视主题性报道规律,正确把握电视主题性报道艺术,使电视主题性报道入脑入耳,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常见报道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而在如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闻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要如何顺应媒体市场发展趋势,巩固主题性报道地位,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与价值,已成为电视新闻从业者共同聚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对如何强化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展开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主流新闻媒体来说,主题性报道是贯穿全年的工作任务。为了让主题性报道在数量众多、主题各异的新闻报道中出新、出彩,既能较好地传播报道本身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又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制造看点、抓住观众,近期,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在实践中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将主题性报道做得更生动更好看,从而增强其传播效果,是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一直以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两年,《新闻联播》栏目在主题性报道的策划、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手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十分值得地方电视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卜宇 《传媒》2021,(17):14-17
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主流媒体,策划制作适合广播电视传播同时也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优质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是强化引领引导、履行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演化过程中,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既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质量粗劣的问题.遵循融合传播规律,着眼精准有效传播,对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进行再造,发挥引领引导作用,已成为主流媒体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传播价值与现实挑战、策划制作与融合传播、整体把控与规划布局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主流媒体的脊梁和旗帜。襄樊电视台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之一,不断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报道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各类信息,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大众舆论,是襄樊台电视人不断的追求。近年来,襄樊电视台《襄樊新阐》、《社会访谈》、《襄樊报道》等栏目,精心策划,深入采访,用大量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反映重大主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的主题性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报道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将以中央电台的新闻实践为例,在梳理主题性报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媒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主题性报道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电视的主题性活动胡戎如何充分利用电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发挥电视的特性,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办好电视新闻和各类栏目之外,电视台组织一些有规模的主题性活动,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子。所谓主题性活动,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集合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电视文...  相似文献   

11.
方洲 《东南传播》2023,(3):52-53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与时代的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各级电视台越来越重视主题报道的宣传效果和传播影响力。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已从原先的单方面只讲党和政府如何作为,进入到上接党和政府,下联基层群众的模式,与民生新闻一样,当前的主题报道已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接地气的报道方式。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个性化,代替生硬刻板的措辞,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主题报道所包含的中心思想传达和受众的接受。  相似文献   

12.
论电视主题性报道的多维视角对主流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霞 《新闻界》2008,(2):110-111
电视主题性报道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推行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主题性报道的多维视角已成为影响主流化效果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郑继业 《东南传播》2016,(8):105-107
在信息海量、媒介多元的今天,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对重大主题报道的"谋篇布局",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创造和谐的传播环境,是时下媒体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福州台系列主题报道的实践出发,多维度阐述媒体主题报道应该怎么围绕提炼立意、策划、组合报道三个方面进行"谋篇布局",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运作能力,形成可操作、可实践的运行机制,制作播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报道:避免两个误区。首先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成就性报道,弘扬主旋律的成就性报道虽然属于主题性报道的范畴,但它体现了更为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时间上更多关注的是“过去”。主题性报道主要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热点和时代的亮点,关注更多的是“现在”和“将来”,报道的内容除了总结性外,还有探讨性和前瞻性。其次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表扬性报道。虽然在主题性报道中,占大量篇幅的是表扬性质的正面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划等号,因为主题性报道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报道,是全景式、多角度、多侧…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社会舆论鱼龙混杂,媒体形态与格局不断优化与发展,地方城市电视台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无论媒体如何发展变化,能够持续提供真实、权威、可靠的内容,才是媒体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地方城市电视台只有把主题报道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传播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才能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彰显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思秋 《视听》2022,(2):161-163
重大主题性新闻报道反映着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策划能力、特色风格和实力体现.乡村振兴主题报道突显鲜明的时代性,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在新时代下,乡村振兴主题报道要反映时代共识,发挥引领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在守正创新中坚持主流媒体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传播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更需要一种指导性强、能对经济社会现象作权威解读的信息,主题报道则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而广播由于具有移动收听和伴随收听等独家优势,有时主题报道在受众中的到达率可能会比报纸和电视要高.本文结合绍兴台的采编实践,就城市广播媒体如何通过题材、形态、平台三个层面的创新,来提升主题报道传播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几乎每年的电视新闻评奖,在编排类评比中都会遇到相当数量的主题性节目。或是围绕某个重要节庆日,或是围绕某个有意义的事件展开新闻内容。它的优势在于,主题鲜明,编排顺畅,能充分体现主创人员的策划思想与水平,这其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上乘之作。但最近几年这种编排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选择新闻的标准是否过于主观,有失偏颇?难道当天就没有其它新闻事件发生?内容是否过于单一?就是在这种主题性编排不被看好的形势下,齐鲁电视台一期以沙尘暴为主题的新闻栏目《每日新闻》获得了全国新闻栏目类编排一等奖。评委们较为集中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19.
郭磊 《新闻窗》2010,(3):77-78
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思路,充分发挥舆论的主导性。在新闻传播中。主题性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新疆文化传播的渠道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凭借其优势,正在对新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天山网"汉语频道文化栏目的新闻内容从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报道形式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天山网如何传播新疆文化,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