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善于观察一次,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在家里打碎了一只花瓶。这只贵重的花瓶落地后,立刻变成一堆碎片。然而,心疼不已的家人忽然发现,出去倾倒碎片的雅各布不知去向。几番周折,终于在实验室找到了他。只见雅各布面带微笑地将碎片一块一块夹到秤上,然后仔细记录每一块的重量。他发现,重量在0.11克的碎片最多;11克的碎片最多;110克的居次;而1010克的居次;而10100克的碎片最少。他还发现,面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发现了一个规律: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依此类推,仍然符合这个倍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离不开花,人们也愿意欣赏花,由于花的存在,使我们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也一直把孩子当作“花朵”倍加呵护。花瓶的断想:教育应关注细节在生活中打碎个花瓶算不了什么,人们习惯的方式也就是把碎片一扔了之。然而,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在打碎了花瓶之后,却是观察这些碎片,他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并且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  相似文献   

4.
你学了那么多年的数学,如果有人问你:数学与其它科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你能回答上来吗?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花瓶碎了,普通人是怎么想呢?碎就碎了呗,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可他并没有这样想。他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满地的碎片,并把碎片按大小分类称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较大块的重量约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约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约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由…  相似文献   

5.
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惋,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  相似文献   

6.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一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 ~ 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相同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没有像常人那样懊恼不已,痛惜万分,也没有不以为然,一扫了之,而是马上进行了认真清理,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瓷片,并把它们按大小分类,分别称出重量,结果惊奇地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最多。而且,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倍数关系,即较大  相似文献   

8.
花瓶与木桶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当然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2)
当年,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叹惜,也没有一扔了之。而是俯下身子精心地收起满地碎片,又按大小分类称了重量。结果发现:其中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  相似文献   

10.
《同学少年》2011,(12):42-43
一只眼看不到全部。——〔非洲〕谚语碎花瓶理论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惋,但他,而是俯身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并一一称量质量,结果发,以克下的的最最少多,1。同~时10,克这的些稍碎多现片,:的0.1重10量~~之11间克00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一个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懊恼,而是俯下身去,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其质量,结果他惊奇地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质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质量是次大块的16倍:次大块质量是小块的16倍;小块质量是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没有像常人那样懊恼不已,痛惜万分,也没有不以为然,一扫了之,而是马上进行了认真清理,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瓷片,并把它们按大小分类,分别称出重量。结果他惊奇地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关系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了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即:只要有这个规律存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陨石…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读后完成题目。倘若你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请不要过分伤心和惋惜。因为,你将有机会来体验丹麦隆比工业大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最新发明的“碎花瓶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打碎花瓶以后,其碎片的大小和数量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较大的有若干块,次大的稍多些,小块的更多,而最多的则是小碎片。若按其重量来划分,大约有10—100克、1—10克、0.1—1克或0.1克几个等级。再将这些碎片分类称出重量。就可发现它们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的16倍,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5.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1克的和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没有像常人那样懊恼不已,痛惜万分,也没有不以为然,一扫了之;而是马上进行了认真清理,精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瓷片,并把它们按大小分类,分别称出重量,结果惊奇地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  相似文献   

18.
不幸之幸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在做实验时,一不慎打碎了一只花瓶。当他的助手拿起垃圾篓准备将它们弄走时,被雅各布制止了。也许是兴趣使然,他没有一味地摇头叹惜,而是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有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但极少有人去研究碎片中有什么学问。然而,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从碎花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打碎后的物体,碎片按重量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花瓶打碎了,怎么办?除了一扔了事,我们还能不能做点别的什么呢?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芝加哥,有一名无业游民叫巴比克。一次搬家时,不慎将一只精美的花瓶打碎了。心疼不已的他当即将碎片重新收拾进行黏合,发现花瓶还能将就着用,美中不足的是裂缝还是能够用肉眼看得出来,而且黏合得也不很牢固。巴比克不甘心,决心找一种更好的黏合剂来解决这些问题。他跑遍了所有市场,但结果令他失望。巴比克决定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