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出版活动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法出版活动的专著,由大学从事出版研究的学者和国家、省市从事“扫黄打非”具体工作的同志联合撰写,南京大学青年学者张志强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刘果(新闻出版署原测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是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出的《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指出,国务院决定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行动,并且明确指出,这次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部门具体负责。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时指出,要深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在报纸、广播上谴责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的毒害,揭露他们赚钱、坑害青少年的不法手段,有的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扫黄”工作会议、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苦功夫”、“追根究底,穷追猛打”这样一个“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做好“扫黄”和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新闻出版部门的同志长期战斗在“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第一线,深感这个“指导方针”切中了要害。这些年“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该  相似文献   

4.
中西出版业法律调控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了保障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出版法律法规,以法律来规范出版行为,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净化出版生态环境,依法制定出版业发展规划和出版经济政策,保护民族出版产业。通观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法律调控所关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均主要是对出版机构创办、出版物内容、出版活动的调控。本文拟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出版业法律调控方面的若干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批判地借鉴别国经验,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中西出版立法之比较在立法机关的选择上,西方主要国家均采用两院制,如美国国会两院有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5.
在较广泛地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出版工作》、《中国出版年鉴》联合推荐1987年中国出版界十件大事如下: 1.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月)。 2.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全国范围内的社科类、文艺类报纸、期刊的整顿和重新登记工作基本完成(9月)。 3.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6.
1987年7月     
7月2日陶务院下达关于新闻出版署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批复。新闻出版署下设办公室、研究室、报纸管理局、期刊管理局、图书管理局、印刷管理局、发行管理局、计划财务司、人事教育司。 7月4日中宣部出版局决定编辑出版《发行家列传》,并发出通知规定入选人员条件,要求各地上报推荐名单。 7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除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版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违者属非法出版活动。 7月7~12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贵阳召开第三届出版研究年会。 7月8~10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一批老同志参观了新闻出版署举办的非法出版物展览。  相似文献   

7.
依法严惩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由《非法出版活动研究》一书所想到的刘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不仅是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举措,自1987...  相似文献   

8.
以“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扫黄”、“打非”斗争,已展开近10年了,持续不断地整顿清理书籍报刊及音像市场,大力查缴黄色及各类非法出版物,惩处不法分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出版物市场的逆流浊浪。然而,非法出版活动作为一种中外历史上几百年均未治愈的世界性通病和顽症,只要有其生存土壤条件就会滋生繁衍。特别是随着“扫黄”、“打非”斗争的逐步深入,非法出版活动变得愈加隐蔽、狡猾,综观近期查获的此类案例,已呈示出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值得引以注意:警惕诱人的陷阱! 手段之一,以领导形象、题字为招牌,打出专家、名人幌子,拉大旗作虎皮。去年8月江苏省“扫黄”办查处一起以“香港今日中国出版社”名义非法出版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赵从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出版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定型使打击非法出版活动难以达到治本目的社会主义出版产业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各出版环节不同的主体并行局面,与国家对这一行业总体上采取的垄断体制所引发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0.
非法出版活动到底是一种什么社会现象?支持它顽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制止和打击?本文试图从出版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一、现实中常见的几种非法出版活动非法出版活动在我国1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开始主要以非法小报的形式出现,很快演变成非法的图书和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查处非法出版活动,维护正常的出版秩序,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近年来,笔者亲身经历了不少“扫黄打非”工作,谨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以求教于大家。经验之一:事前准备充分。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要做到“稳、准、狠”,关键在于行动前...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入夏以来在各地抬头的非法出版活动,如一股浊流在全国范围泛滥成灾,使已经多次清理的书刊市场沉渣泛起。在这些非法出版物背后,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得铤而走险顶风作案,通过非法出版活动搞投机倒把大发横财。“扫黄”要长期进行下去,而当前“扫黄”工作的重点是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这场斗争,已成为使我们国家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叶,“扫黄”、“打非”成为中国专业媒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非法出版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但非法出版活动并没有因此绝迹,且依然相当猖狂。展望21世纪,“扫黄打非”工作依然艰巨。 在新的世纪中,非法出版活动依然会存在。而且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其理由主要是: 1.由于社会群体中逐利阶层的存在,非法出版活动依然有存在的理由 非法出版活动的泛滥,有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逐是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之有些国…  相似文献   

14.
非法出版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学习《出版管理条例》所想到的●陆幸生《出版管理条例》第六章几乎每条都涉及非法出版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这就是人们通...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书刊印制和流通管理,防止和遏制非法出版活动,新闻出版署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统一的书刊印制和征订发行委托书制度。新闻出版署于2月7日、12日分别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统一〈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的通知》和《关于使用统一的〈书刊征订发行委托书〉的通知》中规定:图书、期刊出版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打击非法出版犯罪活动适用法律的一点思考黄晓新赵从李一昕当前,非法出版物又有回潮趋势,假冒、伪称出版单位出版的辞书、工具书、中小学教学用书、畅销书及其它非法出版活动也日益猖獗。这些图书印制粗糙、错漏百出,有些还夹杂着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违...  相似文献   

17.
沈钧儒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法学家和律师。他一生饱经世事、学贯中西,积极投身宪政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主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独立等思想。沈钧儒的政治法律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宋代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述论周宝荣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已开始用雕版印刷术刻印书籍,但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图书出版,则是从两宋开始的。所以近年来,宋代的图书刻印及图书贸易已引起一些学人的重视。但是,宋代的非法出版活动及宋朝政府的相应对策尚是一方有待开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黑”以外的难点———从“唐葆春非法出版案”想到的·张义·“唐葆春非法出版案”给了我们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感受:非法出版活动正逐步向既不“黄”也不“黑”的畅销书,尤其是教材教辅类读物转轨。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情况,也是目前打击...  相似文献   

20.
1988年全国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查缴淫秽出版物和治理整顿书刊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查缴的非法出版物、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达1100万册(份、盒),罚款总金额达700多万元,查处较重大的案件上百起。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在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查缴淫秽出版物方面还做了许多基础性、建设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