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正苏教版的《史记选读》教科书精选了《史记》中的部分精彩篇目,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以及感悟能力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华文化经典,《史记》的内容博大精深,且为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许多学生怕学《史记选读》。因此,改善《史记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显得尤为迫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强熏陶感染和体验对于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积极作用。因此,运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为后代史学家编写历史提供了示范,尤其是司马迁正直不屈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代后人。《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人文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自身的品位,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史记〉选读》的教学要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使学生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史记》研究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史记》研究应从第一手资料出发 ,要注重《史记》文化精神的研究 ;要加强训诂、目录、校勘、版本、考据等基础性研究 ;要重视《史记》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要避免研究课题的老化和低水平重复化 ;要重视《史记》与中华文化学术关系的研究 ;要加强《史记》艺术鉴赏 ,要注重《史记》研究的组织、规划和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5.
徐蓓 《语文天地》2014,(12):17-18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同时又是一部语言卓越,充满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江苏省高中阶段设置《〈史记〉选读》作为选修科目,它对高中学生的文言能力、写作、思想具有很好的陶冶作用,进行《〈史记〉选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情和考情等综合考虑,引导学生亲近《史记》,喜欢《史记》,让《史记》的文言知识、人物思想、精神光芒既照耀学生的高考.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史记》于公元600年至604年之间传到日本之后,便成了日本国民的重要教科书,《史记》作为日本教科书的证据何在?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据悉,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起,我国将建立部分科目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首批列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有:小学《科学》、《音乐》、《美术》(或《艺术》)和《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以及《信息技术》。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为了保证循环教科书的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与《〈论语〉〈孟子〉选读》《〈史记〉选读》同属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一个模块36学时,可在9至10周(半学期)内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检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个有编写历史教科书传统的国家,如果从孔子编订《春秋》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但是具有近代人文学科体系的历史教科书的出现,是戊戌变法前后的事。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一些外国传教士为了宣扬宗教,曾为教会学校编写了算学、泰西历史地理、宗教、伦理等教科书,如《教会三字经》、《耶稣事略五字经》、《福音史记课本》、《旧约史记课本》等。教科书的名称在中国遂由此产生。近代由中国人自编教科书是开始于1897年(清光绪23年)上海南洋公学的《蒙学课本》。这本教科书的取材和文字表达,是“专取习见习闻之事物,演以通俗文学”,实际是小学社会课类的教科书。当时由于教科书尚在草创时  相似文献   

10.
据悉,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起,我国将建立部分科目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首批列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有:小学《科学》、《音乐》、《美术》(或《艺术》)和《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以及《信息技术》。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为了保证循环  相似文献   

11.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珍贵遗产,《史记选读》更是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文本,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不言而喻,理应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中学生道德的缺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品德的民族,而学生  相似文献   

12.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珍贵遗产,《史记选读》更是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文本,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不言而喻,理应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个方面将《史记》与《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进行比较,认为《史记》继承和发展了《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15.
本课是我们校本教材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音乐上册里民族民间文化单元的内容之一。我将通过歌谱、图片、视频资料、文字介绍、音乐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领会到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无限的魅力,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史记》是一部鸿篇历史巨著,历史是文化的载体,伦理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而抒写三千年中国历史的《史记》无疑有着明显的伦理文化特征。《史记》伦理文化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本文从《史记》所记叙的有关一些思想家的列传或者《史记》中所展开的政治家、文学家的对话或他们思想的阐释中,来寻求《史记》伦理文化的人文精神,即伦理文化的理想性建构。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与神秘文化有缘,因为史官文化的母体是巫官文化;神秘文化出现在《史记》中有因,因为作为百科全书性质的《史记》,会收录那个时代很有影响的神秘文化。而且神秘文化是被司马迁当作一项政治内容载入《史记》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中华民族大家庭走进新疆》。设计理念: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自然风光,了解风土人情;唱歌、跳舞、折纸等艺术活动,对民族音乐、歌舞等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人文素养、艺术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史记〉选读》教学中,以"深度学习"的思想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学和有针对性反馈,高效落实文言知识;以有价值的主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欣赏;通过课堂的微探究与课后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史记》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具有高超的讽刺才能,《史记》是具有卓越讽刺艺术的巨著。本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史记》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