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相似文献   

2.
目前,名家名篇的教学存在失却人文内涵、缺少情感魅力和丢失文学素养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名家名篇的教学实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比"言象"纬度、细品"言象"深度、拓宽"言象"广度,使学生对名家名篇的思想情感、语言表达、艺术结构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感悟,获得语文素养和精神生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小学古诗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的文质兼美意境深远哲理深刻的古诗。这些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字字珠玑,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是小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古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高考一直强调考场优秀记叙文的写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可以学习的经典范本较少,而实际上依"葫芦"才能画"瓢",经典的名家名篇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使得挑选合适的文本进行有效点拨变得尤为重要。我这里所说的名家名篇更倾向于篇幅短小的散文小说作品。我们都知道作文不仅是表达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离开了阅读与积累,很多的技术指导都是做的无用功。可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阅读离开指导,对写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依样画葫芦,走不出“名家名篇”的怪圈现在有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最迷信的两句话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于是他们便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并以此作为作文的范本,要求学生从中寻章摘句,为“我”所用。名家名篇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任何名家名篇都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万能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人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伦理标准、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惊人的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学样式和全新的思想内容。“荷马史诗…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对此费过不少心思。有的注重多读,有的注重多写,教法不同,效果各异。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让学生多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以名家为师,向名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基于这种认识,进行作文指导时,我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多花气力。一、观察“细”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素材,就没有好的文章。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我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常常给学生举一些名家名篇中的例子。如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掌握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相似文献   

8.
<正>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重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对于文学知识点,学生还是进行机械性地记忆;对于名家作品及名文、名篇,学生还是进行简单地背诵。造成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点,熟练背诵了大量的名家作品及名文、名篇,但由于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仍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更不用说进行创新思维,自然也就不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各种乐  相似文献   

9.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多读好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名句名篇"是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语文教学大纲>所说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升华其审美情趣的必由之路.在高考试题中,从1993年开始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其形式通常是给出一个名句,要求写出其上句或下句,这种考查形式一直延续到1998年,共六年.1999-2001年作为轮空内容停考三年,2002年恢复后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中学特级语文教师马建荣提出的"真性情语文"体现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他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其开展教学的文化养分,把古代经典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三名课堂”,即名篇解读、名师课堂和名家讲评。教材收录了大量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材料,值得老师们反复品读。小语名师在课堂教学上各有建树,各具风格,各领风骚,研读他们的经典课堂往往韵味悠长,启迪良多。名家讲评则从某一角度对这些经典课堂进行深入的解剖和赏析,以便让一线老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希望“三名课堂”的开设,能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切切实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渊 《宁夏教育》2013,(3):45-46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不仅在语言层面上有助于学生吸收古代语言精华,体会感悟汉语的表现力,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重任,所以初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不少的文言名篇。以我从教二十年的实践看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有的甚至把文言文当成外语来接受。这种状况,我觉得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我们学过许多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人们对它提炼、加工、概括、总结形成很多名联,我们可以联系这些课文品赏有关名联,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名家名篇作为教学内容。这些文章大多具有独特的情感背景、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和作者特性,脍炙人口、流传甚广。阅读和学习这些名家名篇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具有相当大的裨益,但是需要注意到,这些名家名篇的创作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其创作对象并不是小学生,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成人性思维相对来说就很难以理解。虽说杂选入教材时这些名家名篇都做了一部分的改动,但是教师必须在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背景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要想使名家名篇的教学更加有效,本文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细节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微、具体的描写。你别小看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服饰、一点细微的心理活动,无论是名家名篇还是我们作文中都不能忽视。好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而且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也有特殊的作用。写好了细节,它能增加我们作文的"含金量",为我们的作文巧增得分点。我们先看看名家名篇中的细节描写吧,大凡优秀的作品都很注意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注表达,习得方法"成为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倡导这种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观。他们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学生有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18.
经过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学生大都能写出几篇文从句顺的作文,但有的作文读起来却淡而无味,与我们捧读的名家名篇、优秀作文比较起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并削弱了汉语的学习,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语言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名家名篇的浩瀚意境,它们给世界的文学宝库的贡献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不少名篇名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篇名句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高中学生要能背诵并默写部分名篇名句,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