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孩子能承受的压力,可提高孩子的反张力;在孩子承受巨大压力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去顶住压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怎么办杭州一读者来信说:我女儿上了初中后,常常喊“压力大”,问她到底什么压力,又说不出。现在读初一就喊压力大,那到初三考高中时怎么办?真急人!答:孩子有自信,她就能承受压力。所以父母的职责不是帮孩子抹去对她产生压力的事情,而是要帮助她学会面对压力。在教育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孩子诉说压力大时,你要表现出亲切的关注,并放下手中的活,准备倾听。在饭桌上,父母可以随机讲一些自己或别人成功处理压力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些不成功的反面例子,引导孩子参与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2.如果孩子诉说头疼、胃疼,表现烦躁,缺…  相似文献   

3.
国外教育     
芬兰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压力大孩子学业差芬兰研究发现,父母如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孩子学业。芬兰科学院学习和激励研究卓越中心调查了515名15岁的九年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结果发现,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导致体力透支、精神倦怠,他们的子女大多在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为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  相似文献   

5.
问:我的小孩性格比较脆弱,心理承受力差,遇到一些困难,就变得心事重重,还爱一个人闷在心里。请问怎样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 答: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还有性格狭隘、孤僻、懒惰和任性。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这里给父母们提出几点建议,相信对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有帮助的。 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  相似文献   

6.
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是不知道这些充满期待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是否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了各种压力,您会不会成为孩子压力的来源,这种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您的孩子能承受吗,怎样做对孩子来说才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如他们在玩耍时,一只小蚊虫偶尔被吸进肚子里,有时一块硬糖忽然卡住了喉咙等,都会使孩子产生精神负担。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解除精神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家教信息     
常被拥抱的孩子更坚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研究发现,拥抱可以让人更年轻、更有活力,并能让家人之间更亲密。常常拥抱你的孩子,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变得更坚强。当你张开双臂拥抱孩子时也不会感到孤独。另外,温暖的拥抱还能赋予孩子战胜压力的力量。孩子从小到大要承受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9.
周如俊 《教书育人》2004,(10):28-28
教师承担起教育培养孩子的全部责任,目前,家长、学校、社会把教育神化了,把教师神化了。因此教师们不仅承受着特殊行业所赋予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必须承受一个普通人所应当承受的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帮助,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但是教师心理负担太重了!因此,学校、媒体、社会要用平常心看待教师,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多加指导,多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不少家庭中,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导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较弱。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学会承受怎样让孩子学会承受呢?  相似文献   

11.
家教荟萃     
教育孩子要注意“压力效应”加压是一门艺术。压力加得恰到好处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当压力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压力就会产生负作用。当学习对孩子来说已成为被动的行为,压力越大,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就越弱。此时,施加压力方法不当、发生偏差,不仅无助于学习,还将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与心理倾向。在孩子有潜力可挖而自己又因惰性或热衷于其他活动不愿向深度拓展之时,就有必要施加压力。而当压力超出认识水平而成为一种负担时, 就要及时减轻压力。对于家长来说,还应注意将外部环境的无形压力“过滤”,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外部所施于的压力,抵御消极影响,让孩子感受到最合适的形式与力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成年人。栽们对社会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感受得越来越强烈。然后。我们把这种对压力的感受间接地传导给了孩子,使孩子在机临社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父母带给予的。他们不仅要学习成长及未来生存所需要的知识。他们还要在父母的指定下参加各种的才艺班。以发展自己的特长。 “ 才艺”的学习本应是出于兴趣的,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孩子在这种学习中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学习本应如此令人不快乐吗? 《幸稿,从童年开始》一文中的被访者倪谷音老师。在80年代初提出了“愉快教育”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我们一直对他比较放松,觉得一二年级的学习难度不大,但他成绩也是平平。听说三年级是个转折,难度加大了,不能再这样放松了。请问是否要给他压力,给他多大的压力?答:其实,成长中的孩子任何阶段都应有一定的压力,如果完全没有压力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至于给多大的压力,应该说,适当的压力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取决于家长给孩子多大支持与帮助。压力大而又缺乏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孤军奋战,很难取得成功;压力低却获得巨大帮助与支持,孩子会因缺乏挑战变得脆弱;让孩子有一…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此,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承受各种压力,承受各种磨难,承受各种打击,承受分别之苦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杨静 《青海教育》2007,(6):15-15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一个孩子个性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到世界观的形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义务和作用。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适应环境、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并快乐成长成材。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从早期教育就开始的,渗透于儿童成长的每一步、家庭教育的每一天中。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上追逐“快”和“速度”,让孩子提前识字;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两年级的内容;让孩子穿梭于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这种焦躁、唯恐落后的心态,也会让孩子急功近利,承受更多的压力,无法以良好的心态来享受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悦荐龙应台是那么迫切地提出:社会应当给十五岁的孩子多一点挫折教育;让孩子在社会的帮助下学会如何战胜挫折;当孩子的内心无法承受压力时,学校与社会要及时给予鼓励与理解,避免他们走向极端。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三施雯杨指导老师方一燕  相似文献   

18.
一人类交往的日趋广阔和不断变更的生活方式,也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形形色色的应激反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重大的挑战,使得今天的孩子过早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平添了成长中不少的烦恼,形成了心理障碍。职校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如下:1、学习焦虑。主要包...  相似文献   

19.
姜秀琴 《宁夏教育》2005,(12):69-69
当今校园,竞争激烈,学生不堪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离家出去的现象并不鲜见。前不久,笔都却惊闻这样一桩怪事;一中学生在学校犯了错,晚饭后,教师一个电话,父亲怒不可遏,按照惯例,对孩子施以棍棒。让父亲更为恼火的是,孩子非但不像以往那样惊恐万状、连连认错,反而还以拳脚。  相似文献   

20.
南瓜的力量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