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卑的超越     
《教育》2008,(12)
个案描述冯某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从初一上学期末开始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精神不振,学习缺乏奋斗目标,而且不注意个人卫生,周末喜欢流连在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情绪困扰有日趋普遍及恶化的现象,而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转折期,家庭作为影响一年级学龄儿童的微观系统,对孩子情绪管理现状必须要重视起来,而且情绪管理教育越早实施越好。本文从家庭的视角探讨了一年级学龄儿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的几点策略,对培养学龄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7):162-163
小学生的情绪困扰有日趋普遍及恶化的现象,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转折期,一方面要经历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适应和成长阶段,另一方面面临中国特色的学业的压力,我们必须及时发现他们的情感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和感受。家庭作为影响一年级学龄儿童的微观系统,对孩子情绪管理现状必须重视起来,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现状,对解决和调整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梁梁,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系企业中层。因与丈夫离异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而对他心怀愧疚,所以平时对他常有纵容之处。梁梁在学校话不多,各方面表现一般。但令老师深感头疼的是,他只要与同学产生摩擦,就很容易激愤,常常情绪失控。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2月29日,某环卫公司职工冯某在公交枢纽站外打扫卫生时,被某公交集团一辆公交车撞伤。2011年8月11日,公交集团和冯某达成赔偿协议,向冯某支付了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人身损害赔偿金114629.3元。此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冯某系工伤,并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8级伤残。环卫公司未给冯某办理社会保险。2012年5月31日,冯某向  相似文献   

6.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526名特殊家庭和510名普通家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2.20±0.49)最差,其次为学习认知问题(2.09±0.66)较多,再者是性格缺陷(2.03±0.54)和情绪问题(2.00±0.51)。特殊家庭子女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性格缺陷、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均显著劣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显示,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流动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多,其次是离异、丧偶和再婚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少。特殊家庭初中生在学习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显著多于特殊家庭小学生。特殊家庭小学女生的自我概念问题显著多于小学男生。特殊家庭初中男生的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性格缺陷和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劣于初中女生。  相似文献   

7.
潘珊英 《学子》2012,(1):30-31
一、背景 梁梁,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系企业中层干部。因与丈夫离异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而对他心怀愧疚,所以,平时对他常有纵容之处。梁梁在学校话不多,各方面表现处于班级中游。但令老师深感头疼的是:他只要与同学产生摩擦,很容易激愤,常常情绪失控。比如,他生气时会把课桌推倒,气得浑身发抖与人...  相似文献   

8.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而现代很多小学生受到家庭过分溺爱、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情绪非常容易失控,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加以培养。这与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9.
正一、学生叛逆也许是想得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你们班有几个喝酒的……"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了。而更让我震惊的是喝酒的几个同学中竟有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冯某。他性格内向,但个子高大,能"镇"住学生,所以我让他当了宿舍长。他怎么会喝酒呢?我疑惑不解。中午我刚批评过他。昨天晚上我们班男生宿舍的门被挤坏了,管理员批评了宿舍长冯某,结果他很不服气,顶撞了宿舍管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支持,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家庭学习的有效衔接。同时,家长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可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帮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知识问卷(Zeman,1996)和家庭情绪表达问卷(Cassidy,1995),考察了118名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家庭情绪表达与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同伴在场和单独时,儿童在父亲和母亲在场时对生气的表达更多;父亲和母亲对儿童情绪表达的理解性要好于同伴。相比生气和伤心,父亲、母亲和同伴对儿童表达疼痛的接受性更高;男生和女生都对生气的表达最多;三种情绪最常见的表达理由是情绪最小化;生气和伤心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言语表达,疼痛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行为-活动。母亲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表达可能性;母亲的积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表达理解性。  相似文献   

12.
戴娴 《考试周刊》2015,(7):163-164
小学时期,各年级阶段学生厌学情绪程度不同,往往在小学3-4年级时学生厌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时期厌学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自觉性、兴趣性、效率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带有依赖性,注意力也相对分散。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学生自身发展原因、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为了缓解学生厌学情绪,文章从学生学习心理、家长教育态度、学校教育方式及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灵魂的选择     
他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16岁之前,他的人生之路都是由当小学教员的父亲设计好了的: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宽裕,父亲对儿子的最高期望就是念师范,毕业后当个小学教员,将来能养家糊口也就行了。  相似文献   

14.
案情介绍1998年5月的一天下午,某学校学生许某、曾某、张某放学后一同回家。路上,他们三人偶然遇见了精神病人冯某,便合计去戏耍冯某。他们用泥土、小石子等袭击冯某。其中有两块击中冯某(但不知是谁扔的),经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课间因值日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绪易激惹、充满敌意等特点。在辅导中,心理教师基于家校协同视角尝试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等方法,对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心理辅导。同时,指导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规范教养规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6.
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的母亲突然病逝,他因不知情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没有做最后的告别而陷入悲伤、懊悔、遗憾内疚的情绪之中,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心理教师根据哀伤辅导的相关原理,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帮助他疏导悲伤情绪;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他的不合理信念;通过空椅子技术,让他与母亲告别,弥补遗憾;最后,引导他建立新的生命联结,走向新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上课铃响,同学们赶紧回到座位,科学老师也走进了课室。这时,第一排的冯某突然站起来将一瓶可乐使劲朝教室后的垃圾桶扔去。“砰”,可乐瓶落到地上。我巡查课问情况还没有离开课室,正好看到这一幕。“冯某,去收拾后面的垃圾!”他却充耳不闻。岿然不动。班长见此状况主动去整理。学校最近正在实行课间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业困难与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两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情绪困扰是阻碍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摆脱困境的常见心理现象。高校两困生情绪困扰有主体自身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学生主体"自助式"和教师主体"他助式"情绪管理,是解决两困生情绪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情绪能够激发行为,从而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儿童情绪能力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主要通过父母在家庭中所表现出的情绪社会化行为来进行。本文将从家庭情绪表达、家庭情绪交流和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三个方面论述家庭情绪互动对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以906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特点及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校园存在欺凌行为,男孩遭受身体欺凌显著高于女孩;母亲具有研究生学历所遭受的言语欺凌显著高于母亲具有初中、高中、大学学历;特质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及其各维度显著负相关,且情绪倾向、自尊、同伴关系显著预测校园欺凌。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建议:切实关注男孩校园欺凌现象,提高男孩特质情绪智力;不可忽视高学历家庭孩子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情绪倾向、自尊及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