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在控制干细胞的发育方向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干细胞是人体的主干细胞,具有发育成身体中任何一种细胞的潜力.但科学家首先需要知道如何控制干细胞,即能够控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发育.如果能够控制分化发育,干细胞将可以被指导发育成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脑细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源和心脏病人的心脏细胞等.  相似文献   

2.
曾经参与克隆出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医疗公司4月11日宣布,该公司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了5只转基因克隆猪。这是人类首次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公司发表的新闻公报说,5只小猪是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细胞克隆出来的,DNA里含有一个外源标志基因。这些外来基因来自水母,为水母体内的发光蛋白编码,但在小猪体内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只是被研究人员用来证明他们有能力克隆出基因改造过的动物。 虽然这5只转基因猪还不适合用于向人类提供移植用器官,但这项新成果进一步表明,利用转基因克隆猪大量 “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是有可能实现的。 猪易于繁殖,而且其器官在大小、功能上与人体器官较为接近,因此被视为替代器官的理想来源,但是人体会对猪器官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科学家发现,猪体内的一种“阿尔法1-3 GAL转移酶”基因是导致排异反应的重要原因。PPL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对猪细胞进行改造,使该基因不发挥作用。他们正在尝试用这种转基因细胞培育出克隆猪。 PPL公司预计,使用转基因猪器官的移植手术有可能在4到5年之内就开始临床试验。 另据英国《卫报》11日报道,PPL公司目前正处于财政危机中,伦敦金融城的投资机构拒绝为该公司筹集建造药厂等所需的4500万英镑资金。此间分析家认为,PPL公司此时宣布成功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可能是为了吸引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06,31(2):77-77
据2005年8月23日《参考消息》和东方网2005年8月2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于2005年8月21日在《科学》杂志网站上公布了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称,他们在试验中,将成人成熟皮肤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成功实现了融合,经融合转换后产生的新型细胞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融合重组状态”,“具备了人类干细胞的外形、繁殖速度和一些重要的基因特点”,“它们的活动方式也与胚胎细胞类似,可以分化为三种主要的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4.
1938年 :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1 95 2年 :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1 970年 :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 ,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 ,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1 981年 :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 ,据称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1 984年 :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1 997年 2月 2 4日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羊培育成功。科学家用取自一只 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一只克隆羊。1 998年 2月 2 3日 :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 ,该公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1 998年 7月 5日 :日本科学家宣布 ,他们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取得了一项重大科学突破,在实验室中利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可以发挥生理功能的小鼠胚胎。这枚人造胚胎采用了两种干细胞:负责发育成躯干的"主细胞"和细胞赖以生长的3D骨架。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生命早期的发育状况,并为妊娠早期3种主要流产原因中的两种提供解释。天然胚胎需要用到精子与卵细胞,然后置入子宫中进行发育。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人体内的任何细胞,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9,34(4):79-79
据新华网2008年10月20日消息以及同日《参考消息》援引西班牙《国家报》10月17日文章报导,西班牙巴塞罗那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用头发代替皮肤培育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并将培育效率提高了100倍,且所得ips细胞的增殖活动、生长能力和分化的多样性与胚胎干细胞不相上下。另外,从某个病人的头发培育出的ips与病人完全匹配,这十分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干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20日,注定是一个被生物学界记住的特殊日子,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183;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2个独立研究小组在这一天分别在美国《科学》杂志和《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宣布已成功地把普通的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新型“万能细胞”。由于这一细胞实质上就是借助基因工程将一些特殊的基因重新编排进人体皮肤细胞,诱导该细胞成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所以又将这些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这一被学界称为生物科学“里程碑”的重大突破,有望帮助各国的科学家绕过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分争,为医学应用打开大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分别成功地将人的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这一成果被认为有可能替代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的胚胎干细胞研究。大约一个月后,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利用从皮肤上获取的干细胞治愈了老鼠身上的镰状细胞血症,证明从皮肤中而不是从胚胎中获取的干细胞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而这正是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中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京都大学山下润研究小组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首次成功培育出由心肌和血管等数种细胞组成的心脏组织细胞层,有望将其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再生医疗。研究小组在用iPS细胞培育心肌细胞时,分阶段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显示,iPS细胞除了发育成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8,(9):76-77
综合2008年2月1日东方网消息以及2008年2月2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31日文章内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卡里姆·纳耶尼亚教授及其同事,在成功利用成年男姓骨髓干细胞以及女姓胚胎干细胞制造出了原始精子细胞的基础上,正在申请利用他们创造的技术利用女姓的骨髓细胞培育人造精子。如果这一尝试成功,将会比采用胚胎细胞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1.
<正>1时事资料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2012年10月8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体细胞重新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不可逆转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格登和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干细胞具有特定的分化潜能,表现出了全能性、多能性和专能性,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展开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主要成果有:1.胚胎干细胞育出心脏组织。以色列工学院最近宣布,科学家首次从胚胎干细胞中培养出人类心脏组织。他们培育出的心脏组织,可以自然跳动,并且有新生心脏组织的电特性和机械性。过去一直认为当心脏细胞受到损害后,不  相似文献   

13.
11月20日,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的华人科学家俞君英作为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快讯》(Science Express)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成功地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学术界认为,该成果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可用于人体组织形成及功能研究、发现和试验新药、器官移植等多种用途。学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因为这种被称为"直接改造"的技术不仅能避免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  相似文献   

14.
据2011年报12月8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6日报道,英国两个科研团队同时首次培育出了"临床级"(高纯度)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其质量超出以前的胚胎干细胞,可用于人体,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家为退行性疾病研制出新疗法。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借助于干细胞。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跳动的心脏组织、气管和膀胱。现在,奥地利科学家又在培育人体器官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利用干细胞这种可编程细胞培育出迷你大脑。确切地说,他们培育的是“大脑类器官”。这种只有豌豆大小的类器官构成了人类大脑组织。借助于类器官,科学家能够解答与大脑发育以及最初发育阶段出现的紊乱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疑问。  相似文献   

16.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医学专家日前指出,在今后5年内,科学家也许能够通过对耳聋患者的耳部受损细胞进行改造和修复,帮助他们恢复听力。布里斯托尔大学感官生理学教授霍利说,在耳蜗移植的同时进行受损细胞改造,可以恢复长期耳聋患者的听力。目前,耳蜗移植手术可以帮助年幼的患者恢复听力,但对于听神经已经严重受损的长期耳聋患者来说没有作用。 科学家已经用干细胞培育出了脑细胞和肌肉细胞用于移植,但对于能否对耳部细胞进行改造目前仍无把握。 霍利教授表示,他们已经在实验中成功地改造了老鼠的耳部细胞,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对人的耳部细胞进行改造也是可行的,可以将胚胎耳部的感官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然后进行培养和调整,制造出所需的细胞种类来。霍利教授说,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三到五年内使耳蜗移植效果更佳而且应用范围更广,也许将来有一天能够只用细胞改造方法而不用进行耳蜗移植了。  相似文献   

17.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2007年度科学领域的十大发现,其中干细胞领域今年频频取得重大进展,这些进展位列十大科学发现的榜首.《时代》杂志说,2007年11月,美、日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皮肤细胞仿制出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从而避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另外,美国俄勒冈州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意科学家培育出肌肉细胞意大利科学家用成年动物的神经干细胞成功地培育出肌肉细胞。这表明成年动物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可能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强,这一新成果有望应用于细胞和组织移植上。  相似文献   

19.
胚胎干细胞又称“百变细胞”,它的 为像胚胎干细胞那样“魔力”在于可以变成身体的各个部分:心 的“百变细胞”。现在,脏、大脑、皮肤、肝脏等各种各样的器官 这个愿望已经在老鼠和组织。 身上实现了。科学家 胚胎干细胞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变 从老鼠的骨髓中找到术呢?原来,它是胚胎的早期细胞,也就 了一种干细胞,并成是极其年轻的细胞。 功地培育出了老鼠身 受精卵的分裂初期,由1个细胞分裂 体的一些器官。成 2 个,进一步分裂成 4 个、8个……逐 将来有一…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08,(12):74-74
据2008年5月14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纽约5月12日电称,有关科学家在2007年秋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会议上首次报告培育出了基因改性人类胚胎,尽管研究的重点是干细胞。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周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并说英国当局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这项研究。这些新闻引起了一些社会团体的批评,批评者称此举是迈向“培育设计婴儿”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