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项传统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武术套路的动作多、变化大,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动作错误。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改进技术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和形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纠正动作错误的方法1.口令提示法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初期阶段,会因动作规格要求不清而出现错误,教师可采用口令提示动作名称或要点的形式来帮助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准确完成动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成套动作练习时采用。由于…  相似文献   

2.
盛杰  马晓潞 《体育世界》2010,(12):38-3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对口令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1用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口令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易于接受,学习动作快,同时提出口令法要与武术动作名称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在组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课的教学效果。口令是用语言与信号,按照一定的口令词句,遵守规定的程序来表达的指示。发口令时,一定不得改变一个口令词句(或信号)。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发口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根据口令的种类不同,喊好口令(一)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口令例如:“齐步——走”,“向左转——走”等,喊口令时,要求学生听到预令准备做动作,听到动令立即做好动作。发口令时,要注意咬字、吐字清楚,发声洪亮,稍悠长,预令与动令之间有适  相似文献   

4.
一、常规口令的组成 1、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口令 例如:“齐步——走”,“向左转——走”等,喊口令时,要求学生听到预令准备做动作,听到动令立即做好动作。发口令时要注意咬字、吐字清楚,发声洪亮稍悠长,预令与动令之间有适宜的间歇。队伍大,动作不熟练的预令要长些、声音大些;队伍小,动作较好的,预令就短一些、声音小些。  相似文献   

5.
一、口令和指示语设计口令是体育教学中最简洁的语言,是以命令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语言工具。在口令和指示语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二点:1)清晰准确,强弱分明。口令的呼喊首先应做到准确,预令要清楚、宏亮,预令的长短视队伍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而定,如果队伍人数多或距离远时,一般应拉长,反之则缩短,口令要短促、宏亮和有力,使学生能准确、整齐地完成动作。另外,还要注意音量的合理控制,以及主音的突出,如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般口令的种类有:1.短促口令:特点是没有动令。如:稍息……2.继续口令: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要有停顿。如:××,出列。……3.连续口令:特点是既有动令也有预令。如:向右-转,立-定。……4.复合口令:特点是兼有继续和连续口令特点。如:左右转弯,齐步-走。……为保证上好体育课,教师在下达口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下达口令时要声音宏亮、有力、节奏感强,教师要根  相似文献   

7.
<正>武术课中的口令不同于广播体操的口令,在运用过程中,既要注意动作名称、音调和节拍等变化,又要注意各套路之间的整体性和精、气、神等武术气韵,并要根据各拳种的特点加以运用。如,长拳口令一般要有节律性,声音要宏亮、有力、短促;太极拳的口令要轻柔、缓慢。  相似文献   

8.
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就是注重直观教学,以教师领做与学生集体演练为主,因此,口令在集体练习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分析几种武术口令的运用方法 1、通常性口令这种口令就是一动一拍,即一动一个呼号,口令的呼号是10、20、30、40……(口令“1”为第一动,后面的“0”为半拍休止符,表示口令不要拖拍),共呼八个节拍,再转为第一拍,以此循  相似文献   

9.
口令,是体育教学特有的语言方式,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有着深刻的科学性和美学原理,没有口令,就难以有体育课教学,因此,口令可谓是体育教学指挥棒。它自身价值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而其价值又是通过教师驾驭口令的能力来体现。武术口令的形式活泼多样,教师须审时度势,视课的内容、学生领会能力及掌握情况,学生思想情绪、天气状况、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施动不同的口令。(一)呼动作名称武术每动名称基本上反映了它的结构、形态和技击性。武术运动的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一、常用口令 口令分为短促口令、连续口令、断续口令和复合口令四种.按照口令的分类,把一些常用的口令特点、名称、叫喊方法示例归纳总结如下,以便于进行分类描述和整理分析(表1). 二、用指向性语言来描述口令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除了短促口令只有动令之外,其他的口令均由动令和预令组成.而所谓的指向性语言就是指带有命令式的一种简要有力的语言,常常作为口令的附加说明而与口令结合使用,但又不同于口令.在调整队伍和布置任务时,口气要坚定,要运用指令性语言,使学生感到这是必须执行的"命令".比如"进入健美操房后按规定位置站立,目标健美操房,跑步走!"前面"进入健美操房后按规定位置站立"一句是指令性语言,它指明了进入健美操房后的站立位置,为口令做了附加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很明确地执行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队列教学中,方法容易模式化。为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法: 一、口诀记忆法为了便于学生记住和体会动作要领,可以把队列要领编成口诀,让学生背诵。如:可将正步走动作要领归纳为: 身体挺拔头要正,踢腿直膝脚平行, 全脚着地步伐稳,踢腿摆臂要带风。二、节奏变换法为了提高练习的趣味性,有时可采用“节奏变换法”教学,也就是教师所发出的口令,长短预令结合,没有固定的间隔、节拍,让学生无规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教学中,经常遇到转体180度的动作,使原来站在队前做示范动作的教师,随着学生体位的改变而离开学生的视线并落到队伍的后面。此时,学生不得不用力回头才能看清楚教师所做的示范动作;教师也不得不穿过队伍,跑到学生前面继续示范。这样,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破坏了教学节奏。采用“位置互换”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让学生向后转,背对教师(成为示范者),复习巩固前一段、前一节或该动作本身前部分动作的分解动作;教师则面对学生,站在队伍的后方或侧后方,形成示范者(教师)和练习者(学生)角色的“互换”。随着动作…  相似文献   

13.
所谓有意注意是指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目标,并通过一定意志力来完成特定任务的注意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有意注意的品质表现得比较差,而在体育课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意注意的训练,这必然会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一、反口令练习就是做与所发口令相反的动作。如老师所发口令是向左转,学生们则做向右转,若老师所发口令是稍息,学生则做立正……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发口令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出的预令时间应有所区别———或长或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也…  相似文献   

14.
一些初学打乒乓球的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又差,所以应特别重视运用直观法来对他们进行教学,即尽量利用学生的各种器官感知正手攻球的动作形象,使其形成清晰的表象。首先应重视动作示范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动作表象,而且还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示范动作非常协调、漂亮时,这种作用就更明显。动作示范者,最好就是教师本身。“教,然后知困”,从这里也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一定要规范,否则就会以误传误,后患无穷。另外,还要注意观察示范动作的位置。如建立整个动作的轮廓表象时,应让学生站在示范…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武术动作时,对教师示范的每一个新动作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以至对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果此时同学们能稍加强制一下,使自己的有意注意保持下去,那么在学习武术动作时就能加快速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武术动作变化快,学习时如果精力不集中很容易看不清动作运行路线,影响学习的进度,同时学习的动作也会有部分路线错乱或遗失,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分神儿的结果。因此,在学习武术动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强制自己,克服外界干扰。这样才能做到心有所想、意有所图,学起动作来才能得心应手,练起动作…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指在武术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观察方法的原理,正确地观察武术教师的示范动作,获得运动表象,然后通过模仿练习,分析、思考,进而建立完整的武术动作表象,形成动作概念的一种科学学习方法。观察法的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它是通过视觉、听觉、大脑比较、分析、综合,通过练习获得动知觉,不断改进,提高武术动作质量,从而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目的、任务、方法、步骤和要求。然后,正确地观察老师的武术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在头脑中建立完整、正确的运动表象。  相似文献   

17.
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枯燥乏味的现象,亟需扭转"教师不愿教、学生不爱学"的尴尬局面,为"中华武术进校园"的宏伟规划做好前期铺垫。公办小学武术教学要从以下六点进行探索:激趣导入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巧用语言艺术融入武术教学,教师需要将武术动作口令童趣化、情感化;设计游戏,施教于乐;巧用唱歌的形式运用到武术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博爱、宽容、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8.
做徒手体操练习时,教师通常采用的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提示性口令,即用适当的字词,替代原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的一个或几个数,在不改变其节奏的基础上,强化动作要求和方向变换。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教学法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动作名称是对武术动作形神统一的写照,对武术动作学习具有积极的提示作用.本文从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两种方式入手,分析传统武术动作名称与武术动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在武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传统武术动作名称的教学提示,以便更加有利于学习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口令的种类一般可以分成短促、断续、连续和复合等几种。短促口令的特点是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字稍长。如“立正”、“稍息”、“报数”等。断续口令的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如“第×名,出列”等。连续口令的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动令短促有力,有时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微歇,如“立——定”“向后——转”等。复合口令兼有继续的特点,且清晰响亮,使人听了有振奋感。其基本要领有以下几点:1发音部位要准确:下达口令用胸音或腹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