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湘宇 《考试周刊》2011,(18):237-237
精细动作即小肌肉动作,是指幼儿手的活动,主要包括眼手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发展有其相同的规律,[1]视力残疾幼儿"以手代目"认识外界事物,因此精细动作对他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2.
小肌肉动作 ,也称精细动作 ,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了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幼儿的动作发展经历了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过程。经过小班的系统培养 ,到了中班 ,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游戏都有赖于小肌肉动作 ,以其作为基础和外在表现形式。因此 ,应加强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训练。对幼儿来说 ,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 ,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局部运动。因此 ,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 ,实际上就是发展他们手的动作 ,使手的动作的力度、速度、精度、灵活…  相似文献   

3.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艺术拼贴是其中之一,可以激发幼儿的美感,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进行多种材料的艺术拼贴,还能促进手指的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4.
王玉娟 《考试周刊》2014,(30):192-192
<正>手指游戏使幼儿"游"中强体,"戏"里启智,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等。那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呢?一、手指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手指肌肉还没发育完全,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在选择手指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适宜选取一些篇幅简短、手指动作相对简单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2~3岁的孩子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曲伸等局部运动,如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穿鞋、穿脱衣服、吃饭、玩插片、画画等,常常使用一些小肌肉群。  相似文献   

6.
申珂 《学前教育》2011,(9):24-25
区角活动种类很多,其中精细动作区可谓别具一格。精细动作也叫小肌肉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它的发展是一个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到随意、从不准确到准确的连续过程。而精细动作区是以个别教育的方式去开展的,幼儿以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在游戏背景的支撑下,积极参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精细动作训练,成为能满足幼儿需求的主动学习过程。总体来看,区域活动更适于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本文立足幼儿园托班教学实践,探讨精细动作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林延芬 《福建教育》2014,(10):41-42
精细动作,这里指手指的随意动作,它主要包括手眼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动作的灵活协调能力与大脑发育有关,尤其是手指上的精细动作,它是大脑活动反应敏捷程度的标志。反过来,培养或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9.
幼儿小肌肉动作也称为精细动作,主要指手部的活动,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动作。幼儿的小肌肉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中应该注意内容贴近生活,激发活动兴趣;应用多种材料提高活动效果;科学安排时间,加大练习密度;遵循基本原则,保证活动质量,才能提高幼儿小肌肉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精细动作能力是指个体凭借手掌和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其手部精细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局部运动.这些动作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如吃饭、穿衣、画画、写字、搭积木等.幼儿的动手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人过分疼爱幼儿,对幼儿生活上的事情包办过多,致使幼儿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是指幼儿利用人体器官——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通过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式活泼轻松,内容生动具体,可以边表演边吟唱,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后又促使手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巧。在幼儿期,为了让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应当注重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吴琼 《早期教育》2008,(1):20-21
圆圈和线条练习:糖葫芦串串(小班)这么多小朋友都想吃糖葫芦,请你为他们画一些吧。小班目标:学会画圆,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小建议:由于小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动作初步发展,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应选择笔杆稍粗的绘画笔。家长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如"吃面条",家长在纸上画一个大盘子,在盘子里画上一两根长长的曲线当作"面条",然后让孩子在盘子里接着画"面条",从而练习画直线和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提高手指活动的灵敏度;培养幼儿随音乐协调动作的能力。一、石头、剪子、布(小班)  相似文献   

15.
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唱歌活动中的特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一唱歌就自发地做起动作来,中大班的幼儿,除了结合歌词做些带舞蹈性质的动作外,由于他们小肌肉已有所发展,对利用十个手指边唱边动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下面介绍的一首手指活动的歌曲,经试教,效果很好。幼儿通过唱这样的歌不仅能提高唱歌能力、发展节奏感、促进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发展计算能力。这首歌曲除了用手指表演的方法外,还可由十个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如唱第一段歌词时,第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16.
李贞 《山东教育》2011,(Z6):72-73
设计意图中国的筷子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可谓独树一帜,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筷子已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据研究,在幼儿使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同时牵动着手指、手腕、手臂等多个关节的肌肉,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锻炼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同时肌肉活动刺激脑细胞,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我通过教小班幼儿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提高其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并进而发展幼儿的智力。第一阶段: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幼儿对手指活动的兴趣。首先,我教幼儿认识自己的手,使幼儿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立即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老师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幼儿立即伸出  相似文献   

18.
陈颖 《少年世界》2009,(3):31-33
孩子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手是人的第二大脑,手与许多脑神经息息相关,手的活动促进大脑的发育。1~3岁的宝宝处于手的精细动作的敏感期,因此家长要抓住关键期为宝宝创设环境训练手部的精细动作,促进宝宝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颖秋 《考试周刊》2014,(29):192-192
幼儿期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只有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才越能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因此,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利用充满趣味的游戏内容、恰当的游戏指导策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宝凤 《福建教育》2013,(10):60-61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场所,它既为幼儿提供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小班美工区因其材料的动手操作性强、成果易显现而成为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区域之~。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美工区的创设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