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听》是明人撰辑的一部记载奇闻异事的笔记小说集。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4种不同的署名:一曰“陆延枝”。见《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及《吴县志·艺文考》等。二曰“陆粲子”。见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三曰“陆粲”。见刊印于民国四年的《说库》本。四曰“陆廷枝”。见《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相似文献   

2.
《文教资料》2001,(3):3-4
谢无量(1884-1964)是梓潼普通百姓的后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传是谢安谢玄的后代,成为四川梓潼的老百姓。《谢氏族谱源流总序》称:谢族 为谢玄、谢琰之后。谢族是当时对抗苻坚、苻登、姚兴、姚苌迁入蜀地川北落户的。 《谢氏族谱源流总序》中还有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钦差点军给事泉州晋江李馆撰写的谢氏族谱诗一首:“复延丕泰景,远绍恩泽弘。廷兰蕃衍永,玉树奕世芬。惠直家声振,忠贞祖德长。贤才鸣盛代,富贵兆荣光。”这首诗按时代记载了谢氏家族的排行。 谢无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前沿聊天室”版主留言虚席以待∵本版主自认为是个讲民主的现代人,一直信奉“平者让,能者上”的原则;本版主被誊为“最公平、公正”的首领,日日高唱“版主交椅轮流坐”;本版主私底下属于颇有自知之明的人,心中  相似文献   

4.
一顶绿军帽,一张圆润的脸,一抹温馨的憨笑,这些雷锋符号我们记忆犹新.他是一座雕塑,挺立在广场;他是一副标语,张贴在墙上;他是一个名字,刊印在扉页.46年的时光已经略显朦胧,"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已经飘渺.雷锋,一个曾经让国人感动的名字,他现在离我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5.
《玉娇梨》版本多种,孙楷第先生、柳存仁先生、郑振铎先生、杜信孚先生都有不同版本的著录。大连图书館编《明清小说序跋选》中录有“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本衙藏本”,据编者考云“是清初本”。以上各家著录,皆清代刻印本。今又见一部不见各家书目著录的“清聚秀堂刻本”。于版本面貌描述如次:全书分装四册,册各一卷。其中一、四册分别为1—4回、15—20回、二、三两册均各五回。头册白纸扉页作(玉娇犁袖  相似文献   

6.
一、美术,也可称为“造型艺术”,它通常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摄影艺术,则是用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等来反映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一种造型艺术。本文所说的摄影作品主要指照片,而不是幻灯片、录像、电影。历史教学中所用的美术、摄影作品是指与教学内容密切有关的作品。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每册历史课本中现成的扉页和插页图片; 2.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挂图; 3.自己收集的作品,如秦汉瓦当、历代砖刻、秦兵马俑、唐三彩复制品、专题影集、画册或报刊  相似文献   

7.
清代文字狱为历代之首,而雍正又是使文字狱达到高潮的推手.雍正朝文字狱呈现出其独特之处:一是作诗撰文、论史著经皆入荆狱,后世无有过之;二是帝王连篇累牍地亲自笔伐,以文刺文,以文诘文;三是将笔伐之文字刊印成册,广为传布,以诛心甚于诛身.雍正以尚用为本的文学观,导致他对文辞作用的过度夸大,在强化统治的过程中,一方面过度解读臣民的文字,另一方面过于广泛地运用文的形式传达政令,达到极端的地步,印“驭文过度”.  相似文献   

8.
客家氏族堂号和堂联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客家堂号和堂联中的地名,是客家人中原的发祥地,堂联的内容涉及祖宗迁徒经历、氏族宗风祖德和先辈的许多佳话典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说:“客家最重视族谱,而谱之为体,必溯其上世迁徒源流,故欲论客家之源流,不能不聚其谱乘以资归纳。”堂号和堂联是族谱的高度归纳,是族谱的“微型缩影”。这些堂号和堂联为客家文化、客家历史和客家民俗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一方泉州笋江潘氏开宗祖祠“和光堂”的祠堂界碑及清代重修“和光堂”的墓志铭面世。和光堂,即泉州笋江潘氏大宗祠,原址位于泉州市新门外浮桥挖角街。它是荥阳潘氏入闽发祥地,也是闽南泉州笋江潘氏开宗祖祠,内祀荥阳潘氏入闽始祖潘源节。据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祖籍在泉州市区潘山,其所属的巨济一族正是开闽潘氏一世祖潘源节的子孙迁往福州长乐后,于宋代再次迁往韩国繁衍而来的。界碑石头造,上书:“和光堂潘界”,高68厘米、宽37厘米、厚9.5厘米。据族谱记载,泉州笋江潘氏大宗祠,又名和光堂,和光堂始建于1336年,曾为泉州名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漳州历史悠久,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州,中原灿烂的华夏化播传到漳州大地,创下“海滨邹鲁”之美誉,历代人学的作是漳州化史上一份珍贵的献遗产,本着重阐述收入1999年版《辞海》的6部名的编纂及版本源流状况。  相似文献   

11.
<正> 《韩氏春秋》分三编来写:一.韩氏源流;二、韩愈史迹;三、韩学大事纪年、成书后有以下四点体会:一、追溯韩氏源流,力破重重疑团.其一是“武穆” 二字.我们综览多种资料,将韩氏上溯至西周姬氏,以至于后稷及轩辕黄帝.在周武王姬发逝世后,由其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戏封其弟姬叔虞于唐(今山西晋西南一带),唐既即晋国之源.从叔虞九世至晋穆侯.我们原以为唐皇甫湜在《韩文公神道碑》中所写的“自武之穆”可能是说从周武王到晋穆侯,一脉相承,岂不合乎历史发展?但又考查数种史书,以为非也.“自武之穆”中的“穆” 字为“昭穆” 之“穆”,即儿子之意,“之”字本有两个含义:一是“到”的意思;二是“的”的意思.这里的“之”应作“的”字讲,即“周武三的儿子”即叔虞也.唐叔虞即晋国的始祖,亦韩氏之始祖.晋穆侯有二子:长子曰仇,后继其位,是为文侯.次子曰成师(桓叔),有二子:曰(?)(音驼,即庄伯)、曰万,后来公子姬万埔佐其兄庄伯攻打晋都翼城,争夺君位,数十年后,庄伯之子曰称(武公),夺得了君位,就把韩地封给了叔父万,万于是改姬姓为韩姓,名曰韩万,成为以后韩氏之始祖.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09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图书馆收藏有一部宋刊《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编号:6589。一些学者根据牌记,断定其刊印年代在南宋理宗绍定庚寅(1230年)。但我们通过对其刊印年代详加考证,推断该本是理宗朝以后在重刊版基础上的递修本。  相似文献   

13.
不少实习生问 ,怎样才算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而就其本质上 ,我认为 :一堂好的语文课 ,学生应该要有“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简单地说是人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一堂课如果有学生出现了“高峰体验” ,就是教学的成功 ;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都出现了“高峰体验” ,那是课堂教学的大成功。就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一、“高峰体验”的内涵和特征什么叫“高峰体验”呢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术语 ,指情感健康的人在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中 ,精神心理上得到的一种惬意…  相似文献   

14.
“触恼”和“恼触”是同素逆序词,均源于汉译佛经.它们有四个义项:害;触犯、冒犯;招惹、扰乱;痛苦、烦恼.《汉语大词典》、《佛经词语汇释》等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说明汉译佛经词汇研究是薄弱环节.汉译佛经在词汇训诂、辞书编纂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应该源流并重、义项完备、释义精切、例证准确.编纂高质量的大型辞书,要对历代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概括词义.  相似文献   

15.
漫谈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教育》2007,(1):36-39
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  相似文献   

16.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支粉笔,指点江山;两片嘴皮,谈古论今;三尺讲台,挥洒青春。”清楚地记得,这是我即将踏上讲台从事教师职业时,写在自己工作日记扉页上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文字。后来工资比较低,很多同行有条件的都跳槽改行了,其他的似乎都老老实实地“享受”这种清贫、孤高。因此,后来我又把“两片嘴皮”改成“两袖清风”,又一次写在了第二本工作手册的扉页上……  相似文献   

17.
“80后写作”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的写作,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80后写作”成了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存在。“80后阵地”栏目的开设,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80后”青年作家们的写作手法,更好地领悟文学知识,如果同学们对本版有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提问和讨论:saibeiyaowang@163.com或写信到本杂志社与“80后阵地”联系。版主:塞北药王  相似文献   

18.
一次到某校听一堂复习课,教者在复习“圆的周长”一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求右上图的周长。 (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19.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袁有根教授撰写的《历代名画记研究》2 0 0 2年 4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原书目文献出版社 )正式出版。这是袁有根教授花费了二十多个春秋写成的一部专著 ,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项目“《历代名画记》研究”成果之一 ,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历代名画记》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为《历代名画记》论析 ,较系统地论述了张彦远的绘画创作观、“绘画源流”说、绘画品评观。并对张彦远的“渐变所附”说和“山水之变”说进行了辨析。下编为《历代名画记》考辨与读释 ,从《历代名画记》传抄翻刻之误、张彦…  相似文献   

20.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这一句各注本译本多有异说。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丘的面积很小,不到一亩大,可以装到笼子里占有它。这是形容丘很小,可以一览无余。……笼,作动词用,装入笼中。”刘盼遂、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包笼起来占有它,极言其小巧玲珑之状。”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注为:“笼:包括;笼而有之:全部占有它。”《历代游记选》注为:“整个地占有它。笼,包举。”于在春的普通话翻译为:“正好全部占有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