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学军 《文教资料》2007,(35):82-8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阶段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思想境界。 音乐欣赏课着眼于欣赏。所谓欣赏,欣即领略,赏即玩赏与品味。即领略音乐世界的奥秘,品位作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要领略音乐世界的奥秘就必须由浅人深地灌输知识,要品味感情就必须引导学生投入,要鉴赏艺术就必须善于画龙点睛;因此,音乐欣赏课应该紧紧扣住知识性、感情性、艺术性这三个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通过对人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和内心思想的刻画,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着力于抒发人们对景物的感受,它的基本表现手法是旋律及节奏. 有声的音符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来说很重要,但"没有声音"的休止符在音乐形象中也同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无静则无动,无止则无行."休止符是乐音中音乐的组成部分,有时能体现乐曲灵魂内涵的存在.在我日常教学中,在学唱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休止符的巧妙之处.  相似文献   

4.
刘香 《成才之路》2010,(23):66-66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它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艺术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主体行为。在音乐美学诸多的研究门类中,集中体现人的主体行为是音乐实践。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作实际上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现围绕音乐实践的三个方面来谈谈音乐的艺术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美的人体动作艺术,以身体动作来展示心灵、表达情感,是人类情感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的情感表达极至状态的体现,它抒发情感的效果比诗歌和音乐更为显著.因为只有人的内心感情到了用文字和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的程度,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正是运用了人们表达感情的这种特殊形式,构成了它独特的表现手段、表现力和思想性,也是舞蹈的灵魂和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6.
武瑞玲 《考试周刊》2010,(33):40-41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它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艺术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主体行为。在音乐美学诸多的研究门类中,集中体现人的主体行为是音乐实践。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作实际上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我围绕音乐实践的三个方面来谈谈音乐的艺术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艺术形象 ,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它必须通过声响运动———音乐欣赏才能使人们有所感受。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感受音乐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知识不同 ,欣赏能力不同 ,对音乐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一般来说 ,音乐欣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官欣赏 ,是一种音响感知活动 ;第二阶段为情感欣赏 ,这是一种感情体验活动 ,它随着音乐情绪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 ;第三阶段为理智欣赏 ,它是一种理解认识的心理活动 ,它能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 ,使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个…  相似文献   

8.
感受音乐     
一、感受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正是旋律的起伏跌宕,才最有效的传达出音乐艺术的表情性质。因此,感受旋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最具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音乐并非仅仅是一种美的音响形式的传达,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心态的传真——音乐通过旋律进行的逻辑法则表现的乐曲情绪发展过程,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情发展逻辑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你听舒伯特的《魔王》可以发现,旋律的展开同歌词描写的情节和内中人物(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的感情与性格发发展过程完全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之所以成为流动的建筑,是因为构成这座宝塔的材料是时间和声音,二者在组合成音符的过程中,作曲家无不把自己的思想锻铸在数学公式一般的规律性之中,音符外在的组合就是基于一种运动的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高低不同的音响,符合韵律美感的声音的结合中去实现的。在组合这种音符的过程中,作曲家尽可能地投入自己的感情旨趣,把感情旨趣融于这种音乐符号之中,交给人们去欣赏,去品评,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   音乐作品有其外在的规律性和内在的意趣。如音符的疏密,音量的大小,节奏的长短,和声的圆满,音色的对比,旋律的起伏,乐…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最早的音乐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  相似文献   

12.
唱歌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最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不可否认,美妙的歌声可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  相似文献   

13.
唱歌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最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不可否认,美妙的歌声可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  相似文献   

14.
杨红英 《考试周刊》2013,(23):43-43
音乐和语文都是艺术,它们"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让人去听,去读,去欣赏。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提升人的情感、气质及修养。音乐善于表达感情,最容易引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音乐,不仅是引入"美"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旋律:小说音乐美的主要表现特征) 音乐美的表现特征并不体现在单个的乐音上(尽管振动有规律的乐音也有审美价值),而是体现在不同的乐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即一系列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中。这种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在时间的表现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旋律。“在旋律里,各音的时值(音的长度)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线,并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旋律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在旋律里各种音乐因素形成了统一体,获得了真正的音乐的生命。”的确,音乐艺术的最诱人的魅力就在旋律中,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感情和展现感情活动轨迹的因素,它被称为音乐中的灵魂,这正如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托赫所说:“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在表达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向听众传递音乐信息方面起到近于决定性的作用。 王蒙的许多小说,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旋律运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运动是音高运动,它可以用线条表示,这就是音高线,而王蒙小说的旋律运动主要反映在情感运动上,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是用不同的节奏,不同时值的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一种人类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特殊形式.音乐是心灵感受的反映;是感情浪花的摹写;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人类交往中最直接的语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门看似简单实则艺术特色较突出的学科,寓教于乐,就成为音乐教师在继承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众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与学的不同情况,不断追求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艺术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的艺术,是给人以美感并获得审美体验的艺术。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愉快的、活跃的、轻松的良好音乐氛围,让学生时时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他们的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自由放飞。一、别出心裁地导入,创设轻松的音乐氛围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创造特殊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最具智慧的创造之一。音乐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音乐要通过创作、表演、欣赏来实现艺术价值。学习器乐,对培养人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器乐就是使用乐器进行演奏的音乐,乐器演奏是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手臂运动来进行的。这能促使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敏锐与灵活。在演奏乐谱时,眼睛所看到的音符在瞬间经大脑反应到手指上,这个神经反射弧可充分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并使大脑的灵敏度得以提高。良好的音乐演奏者会将…  相似文献   

19.
法国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别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类认识世界有两种形式:即科学的认识和借助于艺术的认识。”作为艺术的音乐,其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对比等,实质上是人的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声音形象。但这种形象又必须和人的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密切联系,才能产生音乐的审美效果。所以音乐教学对儿童进行审美情  相似文献   

20.
浅谈音乐游戏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征,构成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音色、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儿童接触音乐作品、参加音乐活动无疑有三个最直接的目的:第一,学会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中借助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