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读书人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公共性的人文学术出版物. 近年来,或许是出于对上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集体坎陷”的深刻反省,以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程光炜《八十年代研究丛书》等为代表,不约而同地呼唤“重回80年代”,成为读书界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而在“穿越”重回80年代时,读书人总是念及当年的三大丛书编委会及其所集结的知识群体:以金观涛、包遵信等为代表的《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以甘阳、王焱、周国平等代表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以汤一介、乐黛云、李泽厚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书院”编委会.  相似文献   

2.
陈晓璇 《东南传播》2022,(11):31-33
“眷村”是台湾社会的特殊产物,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眷村题材电影为探究台湾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文本见证。在此,笔者试以“记忆理论”的角度切入考察眷村影像的发展流变,从早期个体成长经验的表达,到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建构及后期记忆消散并沦为消费之用,眷村影像的记忆书写终走向一种摒弃反思意味的符号化怀旧,其流变亦辐射性地呈现出当下电影创作的某些现实症候。  相似文献   

3.
追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谁都不会否认,1980年代是最重要的年代。2006年,查建英推出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使“八十年代”陡然火起来。之所以“火”是因为查氏重构的“八十年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当下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新作《史记》是张晓刚又一次对自己80年代个人记忆的再叙述。在如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讲述中,个人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汇集且固守在80年代那段令人回味的时光,“巧合”得令人乏味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张立宪人民文学出版社定价:25元本书是一部80年代微观个人史,由十二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校园、打架、毛片、评书、电影、足球、买碟和电脑。《狂人刘文典》  相似文献   

6.
<正>诗人于坚在《棕皮手记》里写道:对于有心灵的人来说,费里尼是一个故乡。他是那种在所有人的故乡都消失之后,可以把关于故乡的记忆一次次复活的导演。故乡在当代文化中通常被简单的理解为温暖的怀旧:夕烟、小镇、小桥流水  相似文献   

7.
近年,一股怀旧情结悄然兴起,这股热潮也波及文化领域,怀旧图书骤然走俏。从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的《老照片》所刮起的“老”字号系列到江苏美术社的《老城市》系列等一时风行起来。陈丹燕的《上海风花雪月》和董竹君的《我的一个世纪》等名人忆旧系列轰动书市;《老北京》、《老上海》又勾起人们对城市的深情回忆。加之新闻媒体炒作,这股怀旧之风愈刮愈大,以至于怀旧类图书被媒体评为1999年十大读书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怀旧影视剧在集体记忆的塑造和建构方面较为典型,本文以韩剧《请回答1988》为例,从符号、仪式和叙事三个方面阐明该剧建构和呈现集体记忆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记忆研究已成为档案学的新范式和理论增长点,但在学术观念、思想、认知上仍存在一些局限,需进一步推进研究思维从“记忆载体”向“记忆体”、“记忆建构”向“记忆再生产”、“记忆(建构)资料”向“记忆资源”、“记忆库”向“记忆场”转变,强化档案记忆本体意识和实践转向,拓展理论空间,推动档案记忆研究走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时下,“80后怀旧”日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章将通过研究80后的集体怀旧,分析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中“80后怀旧”的呈现方式,解魅“80后怀旧”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文章认为,80后的怀旧,是该主体进行的对童年记忆重塑和再造的想象,是80后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而“80后怀旧”现象,在80后童年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是媒体与新技术驱动、怀旧主体与消费主义商业营销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派出采访组重访“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作为60年代采访过八连的记者之一,这次重返八连采访,深知个中的难处。《人民前线》报对于好八连的宣传,从1963年算起,至今已经四次掀起宣传高潮。好八连获荣誉称号的27年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军内外报纸,差不多每年都要在一版显要位置宣传八连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这次我们组织重新宣传好八连,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文章做尽,点子想绝”,差不多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了。然而,在八连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小组的同志却感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4.
韩玲 《档案管理》2006,(2):18-18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5.
1回忆录的归类回忆录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用叙述或描写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些事件的回忆、记述。对于回忆录的分类,《中图法》(三版)根据回忆录的内容分别归入不同的类。(1)凡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回忆,而实际上侧重于叙述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的回忆录入D5/7各国政治。如《白宫回忆录》(美,基辛格著)入D871.20。(2)凡根据作者亲身经历,采用文学笔法对某人或某些事件所作的回忆、记述,入I文学中有关国家的报告文学类下的回忆录。如《陶铸在“文化大革命中”》(权延赤著)入I251。(3)凡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论“报纸的力量”《美国八十年代的报纸》是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ofGeorgia)新闻系副教授汉斯(ErnestC.Hgnds)于80年代初出版的一部美国报业研究的力作。该书资料详实,叙述生动,曾获书评界的广泛好评,被称为一部“优秀...  相似文献   

17.
80后心中的动画经典,一代人永远的童年记忆本刊讯(记者韩阳)近年来,在80后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作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很多过往的东西都成为80后追忆的对象,尤其是伴随他们成长、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动画片,比如说《巴巴爸爸》《鼹鼠的故事》《蓝精灵》等等。顺应这股怀旧风潮,最近几年很多出版社都推出了这些经典动画的图书版本。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编按]  相似文献   

19.
"猹"是什么?     
“猹”是什么?傅憎享“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吃瓜了。”──鲁迅《故乡》猹字首见于鲁迅小说《故乡》,然而猹到底是什么?《辞海》:猹(zha渣),獾类的野兽。《现代汉语辞典》:猹(cha),野兽,像獾,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修订本1...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的中国文化圈里,“新怀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点词.之所以它能够成为热点,是因为怀旧热潮的兴发者和关注者们在当前的文学艺术领域之内,占据了相对重要的位置.话语权的掌握和传播能力的具备,是一个文化热点的产生不得不具备的必要条件.新世纪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下简称为“80”前后)出生的一批作家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创作日趋成熟使得他们成为文学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批作家当中,就出现了一群以“新怀旧”小说为代表作品的畅销书作者,如辛夷坞、桐华、九夜茴、顾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