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这一新概念。所谓情商是指:"人的情绪情感状况及相应的调节能力,也包含了诸多其它非智力因素。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很多中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全国出现的多起中学生心理偏差事故,引起了国家教委的重视。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现在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却忽视了情商对孩子的  相似文献   

2.
郝遇平 《科教文汇》2011,(29):181-181,208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各项技能的培养,但很多孩子却不能坚持下来,究其原因是教学者和家长们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素质的培养。本文作者就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责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旭源 《百科知识》2021,(27):67-68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智商和情商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保障.智商是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情商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家长过分追求智商的培养,导致现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出现很多本不应该存在的问题.反观成人,即使有着健全心智的成年人也会遇到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如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处理此类事情,也能使成年人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命,给社会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段超 《科学中国人》2014,(2S):179-179
一、研究背景:现行的中国式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教育方式下,孩子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抗压”能力都要很强才能适应,可是多动症儿童却越来越多地出现,他们几乎不能适应这样的考验与压力。而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使得老师、家长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缺乏必要的耐心来关心他们。看着他们学习跟不上,行为、语言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就会过多地责备、批评他们。而这样的做法会使其他孩子看不起他们,排斥他们,导致这些孩子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听话,导致人格缺陷。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普通孩子的观察、教育过程,以及对这个孩子发展状况的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对当前幼儿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进入 90年代以来 ,国外不断有学者指出 ,在使人成功的因素中 ,智商的作用只占 2 0 % ,而情感的作用则占 80 % ,甚至提出“情感是唯一的变量”等等。这说明非智力因素与人才成功与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的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 ,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后来人们将这些非智力因素用“情绪智商”(简称情商 ,英文缩写为EQ)一词来概括 ,在 1 996年 ,“情商”一词开始在中国科技教育界广为传播 ,这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进一步认识到情商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提高学生素质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收到家长的来信,询问有关智力测验的问题。例如,有的家长问:智力测验可靠吗?智商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望子成龙的家长或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而发悉,或为他们将来的学业而担忧。有的家长急于找人为孩子作智力测验,以了解智力水平的高低。由此,有的因为孩子智力测验得分高而盲目乐观,有的却因为得分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更多的家长对智力测验持观望和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李阳慧 《内江科技》2010,31(4):208-208
孩子在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过分包办,剥夺了孩子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经验的缺乏,、家长忽视了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和应有的尊重。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家长的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家长的呵护,让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孩子们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禁不起挫折,所以培养孩子的坚强的意志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俊 《科技广场》2007,(6):195-196
智商和情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我国教育界长期只重视智力因素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情商低下。通过就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庭中,孩子成为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分子;父母总是给予孩子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心里健康教育,导致孩子产生许多心里健康问题;同时现在的学校中也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内容,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学校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在第四条指出:"教育部门应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能成为优秀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他们身上。但是,很多家长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导致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投资越来越多,上兴趣班、特长班样样都不想落下,但很多家长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事事包办代替,自理能力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本学期结合本班班级特色,我确立了"以儿歌指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3.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4.
“EQ”能否代替“IQ”?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来,有些报章把“EQ”(Emotional Quotient,情绪智商,简称情商)炒得火热。先有人传言,在美国企业界,人事主管部门普遍认为,“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商使人得以晋升”,后有人撰文说,在我国北方一个有名的大公司里也流行一句这样的话:“智商决定录用,情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所培养的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东西一个人吃,玩具一个人玩.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家长容易忽视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性,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明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如果在可塑性很强的幼儿期不注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项研究表明,智商越高的人往往情商越低,很多高学历的白领男女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在生活中却屡屡经历恋爱的失败之痛,到底是个人的情商低,还是和自己想找的人没有缘分?他们非常需要有人为其指点迷津,因此,有人就专门盯上了这一商机,有模有样地开起了”恋爱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在南京的一些闹市区,情商教育培训班的宣传单经常会被递送到路人手中。据媒体记者的走访调查,某品牌情商教育机构"情绪课"的招生对象主要是0岁至15岁儿童,学费动辄上万元。花这么多钱去学"情商",说明时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情商发展很重视。然而,要让孩子参加"情商教育",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情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认为,情商由五种特征构成:自我意  相似文献   

1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上层建筑。眼下,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仅在经济上日益紧密,在文化教育上的联系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而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又有那么多的不满,于是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袭击,在国外校园素质教育所宣扬的宽松的教育环境,自由平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的种种诱惑下,许多中国家长于是就铤而走险,拿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赌一把"。其实父母的心理可以理解,可是出国留学真的就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本文从美国基础教育和留学生现状两方面做出简要的分析,给广大欲让子女出国留学的家长一个参考,同时也给那些子女已经在国外的家长同志们敲一个警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能够"成龙"、"成凤"。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4,(8):39-41
婴儿智商与母乳喂养不相关 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孩子之所以更聪明,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智商更高,并不是因为母乳更有营养。 以前的研究显示,吃配方奶粉的婴儿智商一般会低一些,这些研究经常认为这种智商差异是由缺乏DHA造成的,配方奶粉里这种物质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