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其咏物词极具特色.本文认为,稼轩以咏物词为"陶写之具",以"气"使物,不同于宋代咏物词审美理想;基于这一审美理想,稼轩咏物词取"俯瞰式"创作姿态,极大地拓展了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并在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前人对宋代咏物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轼、周邦彦、姜夔等人的词作上,而对朱敦儒咏物词的研究较少。朱敦儒《樵歌》存词246首,其中咏物词有27首。虽数量不多,但从写作手法来看,朱敦儒的咏物词在咏物、抒情一体化之外还具有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以及词画一体的写作特点。作为南渡词人,其咏物词蕴含了疏狂浪漫之情、忧郁哀伤之思以及隐逸避世之音这三种多样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杨无咎是南宋词人,其咏物词代表了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怀抱,赋予其咏物词更多的内涵;词人灵活运用了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清新雅致,词风清丽工整,在南宋咏物词史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咏物词的界定及宋代咏物词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物词是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物作为吟咏对象的词作,大致可分为两类:形容类咏物词止于摹状事物的体貌特征或形态美,寄托类咏物词则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寄托作的思想感情。宋代咏物诗赋和唐五代咏物词在审题范式及艺术技巧两方面都为宋代咏物词的繁荣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宋代咏物词就是在宋前咏物诗、赋,特别是唐五代咏物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咏物词的发生与词的兴盛基本同步。咏物词的总体创作情况从数量上看与唐宋词的发展也基本同步。但是,作为一种成熟的创作类型,咏物词与整个词史的发展却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咏物词的出现,较之最优秀的唐宋词精品的出现,要滞后许多,咏物词创作观念和审美理想的确立相对滞后于词史之演进。  相似文献   

6.
咏物是宋词的重要题材,张炎总结咏物词之最高艺术境界为"不留滞于物"。凡臻于这一境界的咏物词作,皆于描摹物象之外寄托着更深的意蕴,形成物象层与意蕴层相互叠映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苏轼的"人格化"咏物,是于咏物词中打造多重结构文本空间之滥觞。周邦彦借咏物词抒发身世之感,并创造出"勾勒"手法,使咏物词的多重文本空间结构更加分明。南宋咏物词则继承了北宋的艺术资源,并继续深化多重文本空间结构的艺术造诣。辛弃疾创作咏物词,能够娴熟运用周邦彦的"勾勒"手法,而姜夔将物象空间转化为意象空间,转换了所咏之物与意蕴寄托的虚实关系,从而达到"不留滞于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词本为艳科。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用写诗的态度填词,将词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引入词的领域。晁补之,宋代词人,山东巨野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词力追苏轼,扩展了词的题材,创作了较多的咏物词。但其咏物词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风格也在转变之中。早年其咏物词多为应答酬唱之作,后来随着宦海的沉浮,其咏物词便兼具有了抒怀和言志的特点。他的咏物词格调较高,沉咽刚劲,成为北宋咏物词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苏轼在宋代咏物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咏物词数量颇丰,质量颇高,涉及内容之宽泛,艺术构思之精妙,都是可圈可点的.本文拟借"灵气"一说来探讨苏轼的咏物词,认为苏轼于咏物词史上的开拓之功其实是其灵气使之然.分别从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观照方式、其身与竹化的创作本体论和雅俗圆融的内容旨趣三方面,探讨苏轼咏物词作的创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咏物词,北宋尚未盛行,南宋始蔚然成风,至宋末而更甚。大家里手如苏轼咏物词《水龙吟》浑然天成,陆游《卜算子》咏梅堪称绝唱。辛弃疾的咏物词用事广博,内容新奇,也别具匠心。姜白石咏物词格调高绝,委婉隽永,影响更大。然而前人论此却说:“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文引陈廷焯语出处同此)。又说“词至碧山,而词乃尊”。这些话虽然是溢美之辞,但也说明王碧山的咏物词很值得注意,确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史达祖、王沂孙是南宋词坛的两位咏物圣手,他们的咏物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相似和差异,本文着眼于二者题材选择、主体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的比较分析,意在说明梅溪咏物词与碧山咏物词虽然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但二者也有交集,且都达到很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咏物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古老的题材,姜夔在以词咏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咏物词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史达祖一方面较好的吸取了姜夔的艺术特点,在创作风格、托物取兴、咏物手法等方面都有所继承,借此来抒发词人的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史达祖又独辟蹊径,,其咏物词在意境创造、创作风格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咏物词风貌。  相似文献   

14.
周邦彦的咏物词,论数量不足二十首,不及《清真集》的十分之一.与北宋的词人相比,他咏物词的数量也不是最多,远比不上苏轼和赵长卿,但是它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他们.在开以咏物为词题的风气,把咏物作为词作的重要内容,显出宋词自己特色的发展流程中,周邦彦的咏物词的成就与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周邦彦的咏物词贬斥颇多:《清真集》“有许多是写景咏物之作.……说明了宫廷词人生活的空虚,只能把  相似文献   

15.
艳情和咏物是词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两种创作类型,在南宋时呈现出交融的创作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艳笔来咏物,主要体现在咏花之作中。二是借咏物抒发艳情。这类词在表达男女之情尤其是相思离别时,并不直接用艳语而是借咏物来传达,以姜夔咏梅、咏柳词最为典型。三是咏物与艳情交叉重叠。这类词以艳笔咏女性身体、女性物品,或所咏之物与女性活动不可分割。艳情与咏物互相交融的创作倾向,不仅是词体本色特质的反映,同时也是词体雅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借物兴怀,托物言志,是我国古代诗歌传统方法。自《诗经》、《楚辞》以还,诗歌中咏物一体屡有出现,至唐宋而极盛。词兴起以后,也产生了咏物之作。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文人咏物词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均有显著的提高。宋以前文人咏物词是不多的。晚唐五代,词在文人中流行,咏物词却很少。以《花间集》为例,其中除《杨柳枝》等一部分与近体诗相近的咏物词外,作为长短句的咏物词只有十二首。这些都是小令,构思比较单一,多用白描,形象鲜明,语言明快,置之“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的香艳词中,尚能给人以清新之感。象牛峤的《梦江南》  相似文献   

17.
顾太清是清代一位出色的满族女词人,她的咏物词数量和占其词总数的比例都较大,咏物范围广,思想感情丰富,形成了清疏秀朗的风格、太清咏物词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滞留于物,而能写意传神,圆润通透,行笔超脱大气,格调高远,生活环境与自身才气的矛盾是其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咏物词作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后世许多学者尤其是词论家对她的咏物词都有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文章比照宋代柳永、周清真、史梅溪、吴梦窗的咏物词作,阐述了赋笔、禁体、内抱、外抱数种修辞手法在两宋咏物词发展过程中的融会贯通,认为吴梦窗前收柳永、周清真、史梅溪诸家,咏物词中修辞运用趋于规范,物态我情达到平衡,意绪涵茹,深寓寄托,引领了晚宋咏物词的理论与创作导向,成为后世词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李丹 《语文知识》2013,(3):8-10
晚清近代岭南词人陈洵《海绡词》中的咏物词,既继承了宋代以来咏物词的传统,也受到清代中期以来常州词派寄托论的影响,同时体现了他自己说词论词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20.
王沂孙(碧山)为宋末咏物名家,其咏物词兼有情感内蕴的悲剧美、人物形象的清奇美、寄慨遥深的模糊美、流转多姿的形式美等多层面的美感特质,其咏物词的艺术魅力亦由此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