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技术发展情况和档案工作的实际应用指出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即缩微数字化技术将是缩微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最早运用于文献信息管理的技术,缩微技术在当前工程档案管理中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缩微技术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并未取代。本文旨在探讨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缩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步趋于成熟和稳定。供助这项技术,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情报系统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得以复生和延纬。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缩微技术在文献、档案领域中的优势是否还能延续?是否会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从目前看,由于数字技术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光盘技术长期保存历史信息还没有绝对的把握,因此,在计算机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数字技术现在还难以代替缩微技术。而缩微技术不供助数字技术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缩微技术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日本缩微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缩微技术的标准化与人才培养问题。调查了日本缩微技术应用中的原件销毁、与光盘技术对比、缩微系统开发、重点科研项目、技术服务以及缩微器材制造业的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缩微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缩微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巨大挑战 ,有人认为缩微技术终将被计算机数字技术取代。但无论技术多先进 ,总有其技术的局限性 ,不同的技术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各有所长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技术 ,才能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信息资源 ,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存储与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界对缩微技术的研究重心逐渐向文献的长久保存方面偏移,这使缩微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渐缓的态势。文章从国家、企业和数据库三个层面对国外缩微工作进行了调研,以期研究者及时把握国际缩微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良好的缩微技术交流模式,掌握国外缩微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李哲  傅涛 《北京档案》2011,(3):39-40
本文简要回顾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历档案缩微和数字化加工与现代化管理的简要历程,探讨了病案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与特点,提出了病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光盘技术,数字化等技术发展与应用,探讨新技术如何与缩微技术结合,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缩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缩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时代缩微技术仍存在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缩微技术在我国部分图书、情报、档案部门的应用发展状况并着重论述了网络时代缩微技术发展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将缩微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必须把两种技术相互融合起来,才是今后图书馆文献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缩微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合二为一,通过一个按键,一次完成两份影像(即缩微影像和数字影像)采集的创新型拍摄技术。这一加工技术,突破传统单一加工手段的束缚,是一种符合整体目标、综合效益的加工方式,具有很多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首先从缩微技术内涵及其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概述了缩微技术,然后阐述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缩微技术的措施,最后对图书馆管理中缩微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革新,给社会经济、生产等社会活动乃至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确保信息安全,应实现信息保存缩微化,信息利用数字化。1、技术的成熟性比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缩微技术已形成了从产品制作工艺、存贮规范、消耗材料到设备的一整套标准。ISO 国际标准已达30多项。我国也制定了国家标准。许多单位都建立了相当完备的缩微系统。2、缩微载体的真实性、耐久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纸本、缩微胶片、数字文档三位一体的文献保护模式,促进三种形态间的良性循环以实现文献保护全覆盖,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文献保护策略。推进缩微技术在文献保存保护中的实际应用,应采取数转模技术与传统拍摄两条路线并行的策略,构建两条技术路线的潜在平衡,进而实现文献缩微保护工作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相似文献   

15.
迈向21世纪的我省公共图书馆需要的缩微技术,而缩微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又离不开数字技术,在信息资源被人们高度重视的今天,如何发挥两者各自的长处,做到优势互补,使我省公共图书馆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正缩微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COM技术,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模拟存储。COM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的优势,其所产生的缩微品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文献管理部门已开始了COM技术应用的探索,2000年以来,COM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都将COM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工作中,大量重要数字信息被输出到缩微胶片上,进行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缩微技术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管理中的价值,对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马平 《档案管理》2005,(1):48-48
缩微技术是以胶片为介质的高密度光学影像信息存贮技术,可大量存贮档案的原稿与复杂图形,记录影像真实,还原手段简单,用缩微胶片存贮档案安全可靠。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光盘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对缩微技术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人产生了缩微技术是否将被光盘技术所替  相似文献   

19.
来云 《兰台世界》2015,(8):123-124
20世纪30年代,缩微技术已经传到了我国,并在我国图书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应用和发展,我国在缩微技术的应用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朱辉 《兰台世界》2004,(10):35-36
缩微摄影技术起源于欧洲,后来在美国得到了发展,继而普及到世界,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存储技术在我国档案界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数字化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开始在档案馆应用。档案缩微技术与档案数字化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