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是参与未来世界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唯一举全校之力服务船海领域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支撑了中国船舶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向强。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确立人才培养新目标、实施专业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新突破、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新优化、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设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培养海洋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首要目标任务——培养具有前瞻性和全球视野,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本质区别既源于未来技术学科所具有的不同于工程学科的主要特征,也源于对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定位。为此,聚焦这些区别,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六方面:学科专业/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研学产协同育人、国际合作育人等,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未来技术学院承担着培养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从学科/专业特征和制度安排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初步划分为侧重专业并设有专任师资、侧重学科、侧重学科门类交叉并不设有专任师资、侧重突破学科的建设路径。无论采取何种建设路径,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围绕识别选拔、培养方案、课程重心、育人思路四个方面开展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正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之际应时而生.对其近五年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学院以孕育未来技术、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人才为目标,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建设跨学科组织和未来技术研发平台;通过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初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个性化培养、创新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科教融...  相似文献   

5.
访谈从什么是未来技术、国科大为什么要率先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开始,江雷院士根据自己的理念和理解,结合科学家成长的普遍规律和自身科研实践的经历,介绍了如何预判与前瞻性布局未来技术研究领域,未来技术人才需要什么核心能力和素质,并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遴选原则、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分享了国科大未来技术学...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政府制度安排的积极回应,当前我国高校兴起了一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热”。文章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在数量上得到迅速增加,但其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基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视角,文章认为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应先做好顶层设计,既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又要遵循相应的建设原则。此外,立足于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实际,文章从凝练未来技术特色、教师队伍与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国际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其建设路径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科学合理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则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现行体制下,专业技术干部是部队科技人才的主体,如何完善我军的专业技术干部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学习、借鉴外军和全球知名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成功的经验,对我军的发展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以往的实践,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矛盾及其根源,尝试设计未来专业技术干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正加大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高校培养面向未来技术创新人才有关现状,发现存在认识定位不清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坚持学生中心理念、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创新学业考核机制、建设研究型课程等培养面向未来技术的创新人才实施路径,为高校探索面向未来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科二级学院的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延伸和拓展了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域和深度。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作为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本科二级学院,在进行着从数量向质量转向的同时,还要面临着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压力。所以,本科二级学院需要进一步加强院校的文化建设,从而提高院校软实力,增强院校的品牌影响力,给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背景下,未来课堂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该研究从现有未来课堂案例和模型分析入手,总结未来课堂的环境和功能,深入研究在未来课堂开展协作学习具备的优势条件,根据未来课堂环境和协作学习特点构建了未来课堂协作学习模型,并对模型新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政策要求,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培训实践体系未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脱节的问题,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融合校内外资源和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2015年起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迭代构建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五结合”高水平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宏亮 《成人教育》2021,41(4):53-60
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属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影响,“技—职”关系经历了并行发展期、合并停滞期、分离与竞争期等不同阶段。由于管理体制不同,导致二者政策支持不均,财政投入差距悬殊,生源激烈竞争,人才培养定位与实践偏差,造成职教系统强弱失衡和整体功能耗损。基于历史和现实考量,“技—职”历史关系同源、办学目标相同、培养方式相通和教育对象渐趋一致,未来二者势必走向“统筹、协同、竞合”发展。“技—职”发展的基本走向及路径应为:组织管理上统一建构,战略规划上统筹协同,政策设计上均衡公平,主体间协作竞合,产教融合政策及人才培养模式同步深化,项目上共同引领,师资及教学资源配置上优化共享。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东华理工学院教学实践环节建设的探索,提出构建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一般理论。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对一般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要增强学生信息意识要求,这破除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只关注技能培养的缺陷。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以学生信息意识为起点,加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走向。针对面向工程应用的普通本科高校存在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缺少应用实践,同时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等问题,对新工科背景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提出“厚基础、窄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与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落实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科技园建设。通过南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教学实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的新生态,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In an era of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practice of school psycholog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is to help build the capacity of schools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needy population. School psychologists are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impact the tailoring of instruc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students. The Future of School Pschology conference explored a range of ideas on accomplishing this goal. Since practice changes begin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re is a need to train school psychologists in consultation skills and support the use of those skills to generate positive changes for students, schools, and familie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areas of need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7.
实训基地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也是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要求.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模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探索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律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已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