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鸦喝水》(六年制第二册9课)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是怎样喝着水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突  相似文献   

2.
小学一年级有篇课文叫《乌鸦喝水》。故事大意是:一只乌鸦口渴了,要喝瓶子里的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喝不着。它看见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入瓶子里。水升高了,乌鸦也就喝着了水。故事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深思。乌鸦聪明,在于它不能直接喝到水时,看见小石子能动脑筋,想出办法来,从而喝着了水。假如我们把学生比作乌鸦,知识比作水。学生要掌握知识,那么我们教师的任务,是端盆“水”让“乌鸦”  相似文献   

3.
“我为你的收获而高兴”课例“我喜欢老师让我自己讲。”“我喜欢,因为我发了言。”“我喜欢,因为我很高兴”……这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的孩子们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后的感受。执教的陆枋老师一改过去“按顺序看图——说图——学文”的老套路。课伊始,孩子们便围成了六个小组,陆老师发给了每个小组3幅图(①乌鸦找水喝;②乌鸦找到了水,但喝不着;③乌鸦喝着水了)和1张白纸,让孩子们看图、思考、贴图、写话。“请每个小组的孩子仔细看图,想一想,这3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议一议,这个故事应当有几幅图比较好,再按顺序…  相似文献   

4.
《乌鸦喝水》(五年制和六年制小语第二册)是一篇看图学文,主要讲的是一只口渴的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在教学时要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寻求解决同题的办法。乌鸦开始时为什么喝不到水和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这不仅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在教学时应把“想办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一、“想办法”查找喝不到水的原因乌鸦之所以遇到水却喝不到水,主要原因有四:水少,瓶高,口小,嘴短。这四个原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教学时可提出下面  相似文献   

5.
案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我一边和孩子们读着,一边习惯性地扫视着。咦,似乎有一张小脸皱着眉且没有参与朗读定睛一看,是万泽霖。他怎么了?他可是爱朗读、爱思考的孩子啊我走过去轻声问:“怎么了?”他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水,它一定很想喝了,可是这句话说乌鸦一个一个地放石子,让人觉得慢吞吞的,乌鸦好像很舍不得把石子放进去,一点也看不出它很想喝。我觉得这样写不好。老师,你说呢?”“哦,你觉得怎样好?”“我想这样写‘乌鸦赶紧把小石子一个个地放进瓶…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有这么一篇课文 ,讲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虽然简单 ,但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首先 ,对乌鸦来说 ,这是一次难忘的喝水。这不同于平常在小溪边、井台旁、水池中喝到的水 ,给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次非同寻常是乌鸦自己动了脑筋 ,想了办法 ,解决了“瓶高口小 ,水位太低”的难题 ,喝到了想喝的水 ,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带给它的是欣喜、满足和新的渴求。假如我们把学生比作乌鸦 ,把知识比作水 ,那么我们做教师的 ,就不应该只满足于端出一盆知识之水 ,让“乌鸦”顺顺当当地喝 ,更不能在乌鸦暂时不…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实证能力。2能有条理地叙述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3.知道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二、活动准备:互.(乌鸦喝构故事剪辑录音带。2.实验用具:水、小石子、小口瓶子两个、乌鸦头饰。三、活动过程:(-)听(乌鸦喝水)的录音故事。把原故事中“瓶子里有大半瓶水”一句改为“瓶子里有些水”。【改此一句,是g;起实验的夫绝之处,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1听故事前,老师强调这个故事是出自一位大作家笔下。学生听后,教师提问,故事里面讲乌鸦喝到了水,乌鸦真的喝到了水吗?无疑之外激疑,打破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上课“插嘴”现象的集体教研活动中,王老师说“:有的班学生的习惯很不好,今天我上数学课,题目刚刚出示,就有学生不经举手马上说出答案,总是打断我的教学思路。”李老师深有同感“:有的同学回答错了,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不同见解,不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一团糟。”其他老师还举了下面两个例子:例一:一次,一位青年教师给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当讲到“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时,一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道“:可以用吸管喝水,我们平时喝饮料都用吸管的。”“那时有吸管吗?”那位老师没好气地…  相似文献   

9.
《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以一个生动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教学时重点是“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突破“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这一难点。同时让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生理素质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乌鸦喝水》这则通俗易懂的寓言,以乌鸦动脑筋想办法找水喝的故事,讲了一个简单的科学道理:石子沉到瓶底,占有水的地方,水就会升高。同时说明了凡事要动脑筋,也就能解决矛盾,克服困难。文章写得波澜起伏,趣味横生。文章共四节,可称四段。就故事的情节说,则可分三段:(一)乌鸦找水喝,引出矛盾;(二)乌鸦找到了水,但是喝不着,揭示了矛盾;(三)乌鸦想出了办法,喝到了水,解决了矛盾。文章开篇便揭开了贯串全文的主要矛盾: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主观上是“口渴”,客观上是无水,矛盾便展开了。“到处”一词明言乌鸦找水的地方很多,找的面很广,暗示正常有水的地方如“河流”、“池塘”等处都没有水,为下文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伏下了一笔。要不然,河水奔流,池水盈盈,乌鸦怎会目及一个占地很小、水量微不足道的瓶子呢?同时,告诉人们,乌鸦嘴渴的程度之  相似文献   

11.
一只笨乌鸦     
表弟正在大声朗读《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在一年级时学过,聪明的乌鸦衔石子放进瓶子里,让瓶子里的水升高,最后喝到了水。可是,现在我却觉得乌鸦喝不着瓶子里的水。课文开头说乌鸦到处找水喝,意思是周围没有水,为什么周围没有水呢?可能正大旱吧。  相似文献   

12.
「喝」字教学一得江苏黄翠明教学《乌鸦喝水》中的生字“喝”时,我在学生读准了字音后,让他们尝试说出“喝”的字义。这时有个学生故意扭着身子,伸出小手做握杯状,把手凑到嘴边,抢着说道:“这就是‘喝’”。其他学生都笑起来。何不因势利导,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大家理...  相似文献   

13.
一位青年教师正给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当讲到“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时,一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道:“可以用吸管喝水,我们平时喝饮料都用吸管的。”“那时有吸管吗?”那位老师没好气地说。只见学生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其他学生则发出了哄笑声。一位青年教师教学《美丽的丹顶鹤》,当读到“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时,一名小男孩插嘴道:“老师,丹顶鹤的第一故乡在哪里呢?”老师一时语塞,碍于有人听课便虚晃一枪:“这个问题下课再讨论吧。”小男孩只好怏怏地坐下,一节课也没再举手发言。课堂上,遭…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 :打破思维定势 ,大胆发挥想象 ,改写《乌鸦喝水》。训练目的和要求 :1 以故事内容为依据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2 能根据自己的所想、所画、所说 ,写一段通顺的话 ,把故事“改”得更精彩。作前准备 :录像带(《乌鸦喝水》)、投影片(乌鸦在想办法)以及乌鸦头饰一只。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充分感知。1 组织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录像带 ,讨论 :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它会怎么想呢?先说后写。(提示 :它看见一个瓶子 ,里面有半瓶水 ,可是瓶口太小 …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先作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另一位同学回答,学生说“: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示“乌鸦喝水”时,乌鸦(用纸剪成的)处于动态,瓶子处于静态,乌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加上演示用的瓶子的瓶口并不很小,所…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课里《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课内容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颖别致的开场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情感传导作用 ,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 ,开拓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上好新课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这里谈谈几种开场设计。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小学生大都对故事充满好奇 ,设计导入新课时 ,注意把知识融于故事中 ,使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富有童趣 ,使学生易于接受 ,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我在讲授“体积”的概念时 ,是这样引入的。师 :同学们 ,你们学过《鸟鸦喝水》这篇课文吗 ?生 :指名复述故事内容。师 :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着水呢 ?生 :因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入瓶里…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时,先作了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一位同学回答:“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的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  相似文献   

19.
案例: 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的教学正在进行,学生六人合作小组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乌鸦喝水的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学生个个喜形于色边做实验边注意观察,从“瓶子里渐渐升高的水”的现象中理解课文“乌鸦把石子一粒一粒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中的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可"、"石"、"办"三个独体字。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心情变化过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和探究实验,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