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待业、下岗、失业三范畴具有时代背景不同、人员身份不同、待遇保障不同、计算公式不同,但共同点都是没有就业——失业。待业、下岗二范畴均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规范的经济范畴,二者应并轨于“失业”范畴。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比兴作为中西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源于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中西诗歌不同的诗性思维,形成了中西诗歌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标准。中国新诗的变化也与隐喻和比兴这两种手法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进制转换是指对同一数值,在不同进制之间进行不同表示的转换。整个进制转换的关键建立在数制的概念上。本文首先对数制的概念进行分析,讨论不同进制下数值的表示,找出不同进制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在任意进制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生活中被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相同数字在不同文化中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而要表达相同意思,不同文化又可能使用不同数字。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数字"九"和英语数字"三"在中西方文化内涵上的相似性,可以看出二者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5.
“物化”与“移情”分属中西文化领域的两个范畴,二者有相似,有不同。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关于主客体之间即心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范畴;不同之处却是根本的,二者发生的背景及文化氛围不同,其各自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和实质不同。“物化”的实质是“我”与物中“我”之同一,而“移情”实质是“我”与“非我”(物)的同一。  相似文献   

6.
现今的"河南"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含义,作为自然区域的河南在不同的朝代指代黄河的不同流域.河南作为行政区划单位,自秦代以来,在不同的行政制度之下有不同的指代范围.河南这一名称的长期存在是与地名本身的特点和本地的政治形势与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文学传统中的"意象"及其差异特征主要表现在英汉语文学作品,"水"这一意象因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理论思维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水"的意象与人生对接的"喜"、"怒"、"哀"、"乐"诸方面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淮南”这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地理空间的淮南、行政区划的演变中的淮南、淮南子、淮南王四大语义。广义的“淮南文化”就是根据这四个语义,研究在淮南的地理空间及行政历史沿革中发生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文章分析了淮南文化构成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出版的几十种当代文学史,对所谓“文革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的基本价值判断比较接近,对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却有很大分歧。尤其是对五十年代文学,究竟是当代文学中的“遗产”还是“债务”(洪子诚语),文学史、教科书、社会与论缺乏共识。本文主要解读陈思和、洪子诚、陶东风及顾彬的四部文学史,试图梳理对五十年代文学“负资产”的不同继承方法、不同书写策略以及文学史生产的不同意识型态背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熏陶。教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心动”与“摹仿”是中西古代文学创作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范畴,它们揭示了中西古代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由于二者的生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并衍生出了不同的审美原则和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白晓红 《考试周刊》2008,(17):80-8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显示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时候,仅仅懂得外语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差异造成了各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谈判风格、语言、行为特征等也因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不同,进一步说,文化差异影响他们对谈判时言语和行为的表现,以及在礼仪、时间、风格、沟通方式等方面不同需求的认识.对中西方商务谈判差异的渊源的探讨将有助于谈判者更好了解自己,也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对方,从而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排除文化障碍,共同创造能适应双方经济文化的环境,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用心观察过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课堂情景下对下课的不同读法.   "下课吧……"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伴随着下课的铃声,读着"下课"两字,神情严肃,语气平淡,显得很是无奈.那节课教的是如何解决稍复杂的"归一应用题"(原先的老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所学方法的熟练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一概"及其相关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爱娜 《文教资料》2008,(28):274-276
"一概"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它所构成的不同句式有不同的句法意义,而各个句式对于进入其中的成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包和红眼病的色彩用词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不同颜色所产生的不同情感作用和暗含的中西文化差异,从而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色彩词,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每人都有每人的事.老人、青年,丈夫、妻子,父母、孩子,想法不同,观念不同,处世原则也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在心目中,在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大事、小事也随着认识程度的差别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的观摩活动。于山西太原听了几天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年级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感触颇深,更进一步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怎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题目 有6本不同的书,求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平均分成3组. (2)分成3组,各组分别有1本、2本、3本. (3)分成4组,有2组每组各1本,另2组每组各2本. (4)分成4组,有1组3本,其余各组各1本.  相似文献   

20.
对"学科"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者的内涵不同 ,各有侧重 ,两者的矛盾和冲突对高校的发展产生阻力 ,为科学认识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两张皮问题 ,文章在阐明这一问题的基础上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两者的切入口不同、工作目标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内涵不同 ,据此提出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