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安徽书院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安徽书院经历了宋元时期的初步发展到清代的全面繁荣,明代是其发展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过渡时期。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首先详细考证了明代安徽书院的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代安徽书院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最后从徽商、宗族和学术流布等三个角度揭示了明代徽州书院发达的原因。对明代安徽书院的研究,将有助于安徽书院发展史和全国书院发展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上世纪30年代的安徽省立图书馆馆刊《学风》,较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徽州自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以及由书院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以紫阳书院为代表的徽州教育在安徽乃至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同时《学风》也对近代徽州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客观地说,《学风》关于徽州教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熹理学及其教育思想对徽州教育的影响广泛和深刻,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徽州书院的勃兴和发展缘于朱子学在徽州的传播发展;徽州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以朱子为宗;徽州教育的书院讲会制度与朱熹关系密切;徽州教育的课程与教材设置一本朱熹的学术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对中国传统社会人才培养极其重要。徽州书院在明清时期极为繁盛。徽州书院的发展能够长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书院严格的规约制度。徽州书院宗派的归属,学统的确立得益于书院严格的祭祀制度;山长选任制度使书院管理人才得到保证;书院明确的经费管理制度使书院日常管理活动的进行得到了保证;书院的学规,讲学制度为书院学术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一系列的规约制度是徽州书院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封龙山是河北的教育文化名山,其书院教学活动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并历经宋、元、明、清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封龙山的封龙书院为主的书院教育教学活动及主要教育流派的学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河北古代书院的发展成就,促进河北古代文化学术的争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它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教育组织形式。但是,在书院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书院的官学化趋向。书院的官学化在南宋就已初见端倪,元代更是具有浓厚的官学化色彩,发展到明清时期则彻底地官学化了。  相似文献   

7.
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它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教育组织形式.但是,在书院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书院的官学化趋向.书院的官学化在南宋就已初见端倪,元代更是具有浓厚的官学化色彩,发展到明清时期则彻底地官学化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自唐至清,书院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姚鼐、方东树、戴均衡三位桐城派名家的学术成就,认为这三位师承相继的桐城派名家在从事书院教育,传播弘扬桐城派的文统与道统,壮大桐城派作家队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安徽府境执教过的紫阳书院、东山书院、桐乡书院成为桐城派在江淮和徽州等地传衍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这一文学流派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后,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演进。宋元以来的理学重要人物,原其阙里,追其祖籍,考其桑梓,多与徽州有关。降及有清,徽州学者在承继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领朴学风气之先,开启了影响甚大的乾嘉汉学。毋庸置疑,自南宋以降迄至有清,徽州区域学术文化的演变,不但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变迁同步,且该区域形成的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在12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史上,具有导向性和典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源流变迁,考察其传播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转型的晚清书院成为近代学校建立的重要基础 近代学校不只是西方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更体现了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化,"是在中国原有教育制度和形式的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1](P19)."晚清书院数量很多,发达省份几乎每府、州、县都有三四所.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叶的姚鼐,是我国古代成绩卓著的书院教育家,一生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徽州紫阳书院,安庆敬敷书院和江宁钟山书院,其思想影响中国教育界和文学界200余年,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实为罕见,然而学术界并不重视对他的研究。本文就他40年来书院教育实践及其经验和思想作了初步的考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极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代作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书院得以进一步发展。明代重庆书院从整体上看作为长江上游区域书院教育的代表呈上升的态势,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虽在学术创造方面较之宋代有所逊色,但在书院的发展轨迹、地理布局以及教学与管理等方面明显体现时代特点与区域个性,也能明显反映出明代社会与书院教育间多线性复杂联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主要的一种教育组织和教育场所。从南唐的庐山国学到清末的诂经精舍、学海堂,经历了近一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至两宋进入全盛时期。北宋初,书院已有很多,著名的有四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及应天府书院。南宋亦有四大书院,除白鹿洞、岳麓以外,还有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两宋时期的书院在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极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代作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书院得以进一步发展。明代重庆书院从整体上看作为长江上游区域书院教育的代表呈上升的态势,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虽在学术创造方面较之宋代有所逊色,但在书院的发展轨迹、地理布局以及教学与管理等方面明显体现时代特点与区域个性,也能明显反映出明代社会与书院教育间多线性复杂联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发展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它是官学与私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唐代至清末,书院存在了一千多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书院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古代大学的书院是在官方控制、行政介入、为科举应试服务的现实中艰难地生存,而这对书院理想——学术创新与传播自由、管理自主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形成了巨大挑战。书院大师们凭借其博大的胸怀、敢于创新的勇气,以及洞悉把握书院发展规律的睿智来迎接现实的挑战,使书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实的制约,在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德业双馨的教育家书院从诞生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发展,但从未被正式列入官方的教育系统,因此缺少以官方为背景的制度性保障。这样,创建者、修复者和执掌者在书院发展过…  相似文献   

19.
创办于晚清的尊经书院是近代四川最有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尊经书院成为四川地区教育发展与学术传承的重要场所.尊经书院以传统经学教育为主,对晚清时期四川的经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张之洞、王闿运、宋育仁等人的影响和作用下,尊经书院促进了晚清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的发展,给这一时期经学的发展带来了"汉宋兼采"、"古今会通"和"通经致用"的新气象.尊经书院给晚清时期四川学术带来的不是传统"蜀学"的复兴,而是近代"新擘"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王贤淼在《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中国学术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从教育理念、教学范式到学习方法,都能够从白鹿洞书院教育中的到有益的启迪。白鹿洞书院教育强调对话精神的实质即是主张教与学的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