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一张子报,创办3年,发行量就达30万份,广告收入近亿元。一张新报纸的成功在版面上必须做到“新”、“细”、“画”。 一、围绕“新”字,不断变换,创造新鲜感。 新闻以新为贵。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追求新意是都市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家家报纸花样百出,创新成了大家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半岛晨报》独辟蹊径,做足自己的“新”字文章。  相似文献   

2.
李文芳 《大观周刊》2011,(52):123-123
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人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工具性的体现: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的工作报道,之于媒体具有突出地位。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指导性,难点是相似性。新闻追求的是一个“新”字,媒体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季节性工作中报道出“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闻来,犹如要把一首传统的《四季歌》反复传唱而不令人生厌一样,关键是要唱出新意来,能始终给人新鲜感。那么,工作报道  相似文献   

4.
李恒杰 《大观周刊》2011,(41):132-13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涉及的面是非常广泛的.在“如何提高有效性”的问题上我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究。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习惯将文、道两方面并列。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态度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若将这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复述、概括、背诵等,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冬梅 《新闻世界》2009,(3):47-47
播音前辈在总结新闻播音理论时认为,新闻播音有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叙事要清楚;二是新鲜感要强。可是,具体到新闻播音实践中,不少人总是局限在“叙事清楚”一点上打转转,刻意于停连、重音的处理,声音、语调的把握。对“新鲜感”的把握往往欠缺。这样的新闻播音缺乏大气和深度,也缺乏鲜活力和感染力,充其量仅仅是把新闻稿件平铺直叙地播出去,  相似文献   

6.
杜学通 《大观周刊》2011,(14):118-118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注意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词和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文中的词句,才能感受和体验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带动学生对听、说:读、写能力的的全面学习和训练,那么教师如何对那些直接影响课文内容的字,词 ,句作点拨引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宗义 《大观周刊》2012,(14):223-223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教学方法因为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不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把知识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杂志上一位作者对绿色作文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引论:“绿色作文,追求的是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灵感,  相似文献   

9.
唐仕丽 《大观周刊》2013,(4):152-153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而:一、顺应时代发展、走出传统教育误区:教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新闻贵“新”。这个“新”既包含内容新鲜、主题新颖,也包含报道角度、表达方式不落俗套———不能一味的正面强攻,适当的借用镜子的折射作用,出点“奇”、来点“巧”,它既能给人一种新鲜感、诱惑力,又能给受众留下广阔的思索空间,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前瞻性。请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而视学生的“学”。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44个”是什么意思?是一家市报在刊发一篇重要文章时,丢掉了44个字;“49个”呢?是某市的一家专业报在一期报纸上共有49个错别字。笔者不清楚,这两个数字不知能否收入吉尼斯纪录大全?重要文章,被堂而皇之地丢掉了44个字而竟然不知,实在让人大惑不解。这样,让人如何学  相似文献   

13.
先诗伟 《大观周刊》2011,(48):200-201
长期以来复习课最让一线教师们头疼,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吕军 《大观周刊》2012,(25):227-227
什么是有效教学?北师大陈琦、刘儒德先生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中这样阐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此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它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学生真正发生学习的程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密切相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探究,觉得用心做好一个“补”字,会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多年的经验告诉笔者,新闻行业要求记者既要博学、又要杂学。新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求新闻记者要具有方方面面的知识,从业者要把新闻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因此,记者光有广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在新闻报道理念和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让受众换口味,才能让受众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6.
王明春 《大观周刊》2012,(37):363-36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部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学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双手,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收获和喜悦。  相似文献   

17.
李小华 《大观周刊》2012,(38):264-264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学习者.他们是相互和谐的统一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合理调控则是这种和谐的具体表现,教师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课堂气氛,进行合理适时的调控.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朱雅娟 《大观周刊》2012,(44):228-228
我们所有的人收教育的主要地方就是教室,而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主要是交流合作.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合作地学习.但数学是个人思考的学科,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考,才能促使高质量的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怎样提问呢?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题,也就是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或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或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或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问.好的提问就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另外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思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没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合作,是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穹 《大观周刊》2011,(39):128-128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这二三十年间,表面上我变了,从学物理的学生成了党报记者,又成了记者的领导,人亦渐老了。但内心、性格自觉没有变,眷恋一种东西,还是一如既往地眷恋。比如二三十年前街头的便民店,现在早已被现代连锁店取代,可“便民”二字却印烙在我的灵魂里。这不完全因为我下班后又融入了普通百姓的人流,而绝对是我从骨子里认为一些优秀的传统东西照样有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便民”二字就有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意思。我们的党报是把党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的,办党报的人又怎能抹掉脑子里的“便民”二字呢?我十分赞同办好党报要有“政治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