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视台的一帮制片人坐到一起,聊得最多的常常是收视率。过去,大家关注的是什么节目收视率高什么节目收视率低、收视率为什么高收视率为什么低,而现在,争论主题往往成了"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真的,哪个节目收视率可能是假的"。电视界专家学者还在热烈地进行收视率导向的批判、本质  相似文献   

2.
许鑫 《今传媒》2009,(8):41-4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电视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日益丰富,节目制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电视机构对节目的评估也更加重视,大多数电视台已经建立起一套涵盖收视率、满意度、专家评价和成本指标在内的节目评估体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收视率已经成为国内电视机构开展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的唯一参考依据,"收视率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电视节目市场环境中,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凭借其独特的节目风格和新闻意识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其收视率稳居凤凰卫视的七十个电视节目的前列。本文通过对该档独具特色的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运龙 《东南传播》2011,(9):158-159
在收视率低迷的军事节目中,《防务新观察》与《军情观察室》这两档谈话类节目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两档节目在传播理念、话题选择方面殊为不同,在具体形式上也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比较这两档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探寻了军事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邹檀 《中国传媒科技》2011,(12):112-114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不断涌现出较为新型的专业性节目,如法律、经济、时事类的访谈或播报评论;此类节目一经推出即受到广泛好评,收视率也居高不下,成为电视媒体节目收视率的佼佼者、领头羊。这类节目优势在于视角的专业性和深入性评论。此类节目则对主持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即:"专业性",随即衍生出了一种主持人类型:"专家型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2,(2):75-76
收视率不再是唯一评价指标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中"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因收视率下滑,CNN、NBC两大高管双双下台。毋庸讳言,现在对收视率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记者、栏目甚至媒体的前途。但是,长远地思考,对收视率的过分追求有害无益。其害有二:一是带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二是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那么,该如何在重视收视率的前提下,坚持品位,坚持节目的思想性,由此,绿色收视率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就地市级电视台如何打造能带来本土特色"绿色收视率"的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林燕 《东南传播》2015,(12):113-114
在电视频道竞争激烈的今天,收视率已经成为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重要参数。因为,广告主在那个方向或者说那个栏目投放广告,投放多少广告是以收视率为依据的。收视率本来是测量收视效果的客观数据,但由于利益的趋向,电视收视率被抬到了一个空前(不恰当)的高度,成为了"方向标"。为了追求收视率,迎合所谓"大众化"口味,庸俗、猎奇、低级趣味的节目在荧屏时有出现。于是,有人说:"收视率导致中国电视节目集体趋下的局面"。同时也有人说"收视率不科学,根本没有用。"那么,如何看待收视率?对收视率的测量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应该怎样去解读它?建立一套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才算科学?收视率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因此,重新认识收视率,客观看待收视率,理性思考收视率,会对电视工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非诚勿扰”栏目看话题营销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刚 《今传媒》2010,(7):70-72
在这个天气变化无常的春天,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栏目成为了全国观众的话题和谈资。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节目收视率最高达到了2.82%,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一些节目在国际和军事的所谓专业化外衣下面,仍然是“可了不得了,又出人命了”的娱乐本质,要害还是收视率在作怪。  相似文献   

11.
时统宇  漆谦 《视听界》2009,(4):90-92
我国早期的电视军事节目在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还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传播效果,展现了我国军事节目无穷的潜力。但到了20世纪末,由于军事节目宣传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军队的使命和任务有了新的拓展,在反恐、海上救援、抗震救灾、维和等军队参与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而军事电视宣传手段却没有跟进,面对着电视媒体表达手段的多样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军事电视表达显得单一和贫乏,导致收视率低,收看军事节目的受众少,受众人群高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等状况。这使得我国军事节目的“地盘”逐渐萎缩,一些精品栏目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管理都特别注重数据,电视媒体的管理无疑更需要依靠有力的数据。基于此,就如何通过对收视率数据的"加工",进行更科学的分析进而用于指导节目生产,结合电视一线节目采编和节目管理工作,谈对收视率数据进行加工后再应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者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媒体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台新闻评价节目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全国各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也走入了发展的瓶颈之中,而且"同质化"问题倾向严重,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持续降低。为此,本文将分析当前国内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电视新闻评论收视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传首 《今传媒》2014,(12):90-91
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根据CSM48收视率调查显示,《最强大脑》第一季播出的十二期节目中,其收视率始终排在同时段第一位,且在节目最后三期中外对抗赛时,收视率均破二。作为国内科学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创者,《最强大脑》节目热播背后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节目类型定位、节目内容、节目理念、节目营销等四个方面探析其热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电视媒体,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收视率调查的重要性了。收视率统计数据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评价自己的节目,确定各频道和时段广告价位以及广告客户选择媒体、频道、时段和节目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们的收视率调查还显得很不完善,其一是大部分电视台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比较单一,只有收视率一个数据,无法对影响节目收视率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其二是现在的收视率调查体系还只能对节目进行播出后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而不能对收视率进行播前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改版调整和新节目的推出只能凭个人经验进行定性分析,而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养生堂》在提高大众对健康知识认知度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位观众在网上的留言。2011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全新改版,移师北京卫视。节目播出一年来,节目影响力、美誉度迅速扩大,收视率一路飙升,实现收视率全国同时段和全国省级卫视同类节目双第一。  相似文献   

18.
电视收视率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节目质量、名牌效应、节目编排和自我宣传,本文将就此进行具体分析。 1.节目质量对收视率的影响 电视节目的生产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包括定位、策划、编排、摄影、剪辑等诸多方面,可以归结为节目内容、节目形式和节目制作三个方面。因而,考查节目质量对收视率的影响,实际上就是考查这三个环节的质量对收视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收视行为的"理性"与"稳定"的逻辑起点一般节目制作人认为收视率是动态的、波动的,仿佛各种风吹草动都能掀起巨大波浪,此外业内不少人士把电视台一天的收视率看作是一条"收视链",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电视人总结编排经验时常常会说,"两头拉动"、"打造了黄金收视链"等等,他们倾向于通过节目间的相互影响,提升彼此节目的收视率,所以,电视频  相似文献   

20.
成晓瑞 《新闻传播》2012,(9):116-117
笔者从对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认识入手,剖析了谁在使用收视率,并从加强新闻和电视剧节目的策划、创新性,精心创办或扶持一两个拳头节目,对节目进行合理定位,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和巧妙安排电视剧类型节目的推出时机五个方面提高和稳定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对策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