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对于基督教经典中的最高存在者究竟应该用哪个/哪些汉语词加以翻译?这是比较宗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大问题。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不同意以马礼逊圣经译本为代表的用汉语的"神"来翻译God的做法,他从比较角度对汉语中的"上帝"和"神"进行分析,并用它们作为Elohim和Ruach的译名。他不但认为"上帝"和"神"在本质上与希腊罗马的theos和Pneuma一致,而且认为中国宗教具有自然神学的特征,与希腊罗马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麦都思关于"上帝"和"神"的观点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当时中西宗教和思想传统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认识中国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阐释基督教神学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西方解读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人认识基督教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意译”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豪杰译”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和“直译”。有人则坚持“意译”。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实际上,“直译”、“意译”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意译”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一场“科学与文化”之争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参加了这场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与马修·阿诺德。他们是怎样看待“科学与文化”的呢?他们争论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场争论的意义又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界,翻译理论众多,各派观点不一,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除了由来已久的经常见诸各专业期刊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外,还有“归化”和“异化”之争。本文通过引述几位中外翻译名家针对归化与异化所持的观点,对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和地中海东岸一带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死于这场战争的人不计其数。这并不是基督教会与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宣传的是一场对异教徒的“圣战”,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掠夺之战”。促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基督教会与教皇做的鼓动宣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直译说起     
王建国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69-73,175
直译的概念原为词对词翻译,后来演变成一个松散的概念.因此,直译和意译之争在古代译论中和现代译论中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现代的直译概念的松散性是导致现代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根源,而古代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起源于对神的信奉.本文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出了明说翻译和含意翻译的概念,提出当前直译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观点,呼吁停止这场毫无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论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翻译界便将艺术界的术语"形似"和"神似"借来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20世纪60年代,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此后,神似派和形似派展开了一场"激战"。"形"和"神"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两者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只有把形似和神似结合起来,译文才能更加如实地传达原作。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之争是翻译界一个古老的话题,散见于国内的各种语言类学刊,《中国翻译》还专辟一专栏来讨论这一问题,这些文章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穆旦20世纪40年代诗歌中“上帝”字眼以及“神”、“主”等类上帝字眼的大量频繁出现,构成诗歌文本的特色,使他的诗歌文本呈现出浓郁的基督教色彩。本文以“上帝”这一意象入手,通过对他诗歌中上帝内涵的深入分析,探讨他将上帝意象引进诗歌文本的原因,进而诠释上帝意象在穆旦诗歌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巧娥 《文教资料》2007,(2):190-191
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跨门类的学科,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美学对翻译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揭示“信、达、雅”“,神”与“形”“,神似”与“形似”和“化境”这三方面美学内涵,探讨了美学对中国翻译的特殊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中国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关于翻译的争论异常激烈。20世纪20年代在曾虚白与陈西滢之间发生过一场有关翻译的论辩。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二人翻译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读者了解二人思想对翻译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认识到他们做学问的精神对当今翻译研究者的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君士坦丁一世始基督教在东罗马帝国获得了国教地位,随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基督教的实力不断地增强,力图摆脱皇权的控制,帝国皇帝们的“至尊权”受到了教会的侵害,君权与教权之间产生了矛盾,自五世纪始,君权与教权之争愈演愈烈,到八至九世纪终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破坏圣像运动.结果是在政治上强化了中央集权,明确了皇权对教会的控制;经济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教会的土地大多落入军事贵族之手,促进了新兴封建主阶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翻译理论史从“文”“质”到“直译”“意译”再到“归化”“异化”之争,实质上就是一部由二元对立的论争所组成的历史。本文主要在分析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的界定基础之上对中国当代译坛的归化异化论争作一梳理,以弄清归化异化实质之所在,以及我国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突破和进一步认清我国翻译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一个有着多重宗教信仰的民族,有"一亿日本人两亿宗教"的说法。除了本土宗教神道教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佛教在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与神道教对立、冲突、融合的阶段,现已完全日本化了。而基督教是在比较晚的16世纪才传入的,对于日本民族而言,如何面对这一异质的宗教的确成了很大的问题。该文拟通过对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发展的考察,探讨日本民族性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孙贝妮 《考试周刊》2009,(34):39-40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者“翻译学”的建立。然而,关于建立这一学科的重要问题——翻译的本质问题,学界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归纳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什么呢?马克思曾经以极其精辟的譬喻告诉我们:“它是人民的鸦片烟”。基督教当然也不能例外。历史是马克思这一名言的最好的证明,不仅过去的奴隶主和封建主曾经利用了基督教来麻醉人民,就是近代的资产阶级也从未放弃过这个精神的统治工具。因此,现在来谈基督教的起源及其变成统治者的工具的历史,也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拟谈以下三个问题:(一)关于基督教的起源问题,(二)关于原始的基督教的性质问题,(三)关于基督教转变成统治者的工具的问题。一正如С.И.科瓦略夫所说,“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基督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怎样产生的”。不过我们大概地知道,基督教产生于一世纪时罗马帝国的下层群众中,其最初的传布者则为犹  相似文献   

18.
复活并非基督教信仰的专利,而是原始宗教时期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欲求。本文从这一事实出发,在简要回顾犹太教的弥赛亚思想如何演变成基督教的复活思想之后,通过辨析见于新约圣经的耶稣基督的复活故事的“末日审判、圣诞和撒旦”这三大外族神话母题源流,重点论述了基督教复活故事表现在“三一神崇拜”和“必然性循环论”等方面的对三大母题创意性改造,以说明新约圣经及基督教神学对围绕复活主题的各大母题的“记载”和论述,其本质目的在于凸显耶稣基督作为“生命之主”和“复活之主”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众多中国学者纷纷选择翻译外国作品,辜鸿铭却逆潮流而动,选择了翻译中国的儒家经典,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惯习和场域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辜鸿铭的翻译惯习以及他所处的翻译场域,探讨他选择翻译儒家经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神”与“人”的关系是一切宗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宗教的根本在于如何实现“人”向“神”的升华与超越。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宗教关于人神问题,如神人的地位、神人的品格、神对人的超越方式等方面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西方宗教的代表基督教与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中的“人”与“神”为例,二者在神人概念及神人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