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学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心智建构的活动。克林伯格说:“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数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换句话说,没有对话,就没有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以现代修辞学为基点建构起的接受修辞学,完成了修辞学研究中从表达到接受的转变,完善了对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双向互动的系统研究.修辞活动是一个过程,是表达与接受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喜剧小品语言的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表达修辞,而涉及接受修辞的少之又少.本文以接受修辞为着眼点,结合语用学、心理学、信息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话语的感知和理解、话语语用意义的推导、话语的评价三个方面对喜剧小品话语修辞的接受过程及其幽默效果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修辞幻象是语言制造的幻觉,广告是其典型形式之一。广告修辞通过语言向消费者承诺,引导人们走向语言营造的幻觉空间,这既是广告修辞以驱动消费为目的的“话语阴谋”,也是修辞幻象的魔力。修辞幻象与语言乌托邦、乌托邦语言、话语兴奋剂、审美幻象等相关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辨析这一组相关概念,可以减少跨学科对话的话语阻隔,使对话各方拥有一个意义共享的讨论平台。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让课本"言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让课本成为课堂对话中一个看不见但却听得见的参与者;二是师生用自己的话语解释和评论课本,从而建构和生成师生自身存在的意义.文章通过教学案例分析了课本如何通过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换在"言说"学科内容的主题模式中建构师生个体的意义,最后揭示了课本"言说"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生成意义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将对外汉语修辞教学放在文化视野中讨论 现代修辞学认为,修辞就是特定文化情境中运用语言实现共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在这些修辞手段的形成和运用背后,是特定的文化积淀。“话语场是指人与人的言语交流网络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说话人永远(包括未说话时)有影响力的话语积淀。这种积淀有时是即时生成的,有时是既定的并附有一定场景的语言用法。”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符号不仅出现在大量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而且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量使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跨文化符号生成于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也离不开跨文化符号的广泛运用。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跨文化符号生成其实是修辞建构生成,对其所做的修辞生成研究可以在学理上部分解决符号的生成机制问题,同时跨文化符号本身的修辞现象及功能、跨文化符号的意识形态意义也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论解释。为此,以现代哲学阐释学为逻辑起点,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运用符号学基本原理,探讨跨文化符号的生成、修辞建构、修辞功能等,试图通过呈现跨文化符号研究的多重视域,探讨跨文化符号成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修辞、社会语言意识形态批评诸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视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论转义修辞在话语活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构造观念的过程中,以转义修辞的方式加以审美地把握,并由此建构了我们的认知.转义修辞建构认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主观观念,首先通过语言以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人的判断、理智甚至思维.新诞生的话语欣喜地以审美击破旧的认知、构建新的认知,这体现了审美与认知的统一,转义修辞通过确立审美认知解构了概念认知.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人类信息生成. 储存与传递的载体,它存在主体性学校话语和主体问学校话语两种时态、两个发展阶段. 主体性话语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是以诸主体间社会交往的分离为特征的,体现的是一种专制性话语关系. 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学校内部多元话语主体理念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师、学生与其言语对象平等对话交流,自我建构并生成知识、经验,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学校主体问话语反映了民主性学校话语关系. 教育民主是学校成员平等建构、生成生活经验的过程,反映在教育体制、教育权利和教育交流几个方面. 教育民主的核心表现在话语关系上,教育民主的本质就是主体间话语.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7,(6):14-18
以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语境模式为理论框架,以《林孝女事实》为语料,从主题、总体结构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探讨妈祖孝女身份的建构形式,以揭示其修辞策略和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研究表明,话语实践与社会身份之间是以认知为媒介的互为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高度依赖语言,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如何用语言建构国家形象的相关议题正逐渐升温。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新修辞学中的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中国日报》2022年北京冬奥会系列报道语料库,深入考察北京冬奥会外宣话语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塑造效果。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外宣话语建构理想中国国家形象提供值得借鉴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11.
女书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极具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女书文化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凝聚其文化内涵及修辞意义、指述关系。女书文化作为女性意识的叙事方式,主要表现出"女性作者"对待"女性"这一性别特质,从发现、审视到定位的认知过程。把女书文化作为泛文本研究,解读其修辞意义和指述关系,大致可分为女性自我洞悉的符号意义和以女性立场审度外界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诗是诗人提高诗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毛泽东的诗词同样经历了反复修改的过程.诗要用形象思维,改诗应重视加强字词的形象性,以形象的语词表达诗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是绘画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综合体.诗的绘画性即诗的语言的形象性,诗的抒情性即诗的语言的感情色彩,诗的音乐性即诗的语言的抑扬顿挫.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格律化上.毛泽东的改诗充分体现了诗歌写作的特点,说明诗歌修辞应重视语象的可视性、语意的抒情性和语音的音乐性.学习毛泽东的改诗,不仅可以提高诗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修辞水平.  相似文献   

13.
悲情和豪情是古典文学语境中常见的情感类型。它们以情感之"情"为起始范畴,以两种截然不同基调的情感作为参构基础。因此,二者不能被视为单纯的词或情感,而是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呈现的。在修辞视角下,以"情"范畴为基础,根据参构范畴所具有的主观情感的特点及其古典文化特征,可得出两类古典文学情感在用词、修辞语境、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等几种角度中的修辞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王维诗中25个颜色词共出现306次,从宏观层面可将其概念义分为造字本义、色彩义、普通名词义和抽象引申义四类,从微观层面上可分为象征义、通感义、借代义、情感义、动态义等五种附加意义。王维诗中的颜色词中可系联出四组同义词,为表达修辞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语修辞的“象思维”具有一种文化语境性。汉语词语修辞的“象思维”过程及特征与汉民族原始的思维过程及特征一致,即在物象与物象之间寻求直接联系或认同,用物象来进行思维。这种“象思维”过程具有取象与观象,以物象为基础;讲求在“象”的基础上抽绎出义理,并注重对“象”的整体直观和体悟;以自我为中心,主客体混融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汉语词语从产生到运用过程都是“象”、“意”、“言”的转换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理论视角来看,教材承载着建构学科观念、培养思维技能、增进意义建构、促进全面发展的功能。着眼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秉持核心素养分析观对教材内容进行再认识,即以物理观念分析观、科学思维分析观、科学探究分析观、科学态度分析观,分别理解教材内容的物理观念体系、问题解决过程、真实问题情境与对话方式以及科学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成分。  相似文献   

17.
修辞语义是指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修辞主体出于某种修辞考虑或者修辞需要,借助于具有普遍约定性的语言意义,并充分利用具体语境条件和特定的语体规制进行修辞创造所形成的语义修辞化变异。从总体上看,修辞语义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修辞性;从不同角度观察这种修辞性又体现为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等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作为表达同一语义的不同修辞形式或手段的“语义等值形式”是语言运用中等值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语义等值形式的使用,不仅止于单词的调换及其作为独词句或省略句的形式出现,也包括句子等大一级的语言片段的置换.而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构成的语义等值修辞手段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语义等值形式”是我们认识语言运用规律的一个视点,其贯彻于语用中,是为了强化语言单位的表达功能的,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经验学习是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在与环境、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中建构意义。学习者的对话建立在四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之上,即:经验过程获得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张力,学习者通过感知获得直接经验,通过领悟获得间接经验;反思经验与行动经验之间的张力,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通过反思内化经验,通过行动迁移经验;由内及外的个体性经验与由外及内的联系性经验之间的张力;经验的层次级别性与整体一致性之间的张力。在经验发展的四个辩证过程中,对话起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Underlying much twentieth century rhetorical theorizing has been the intuition that functionally and instrumentally, rhetoric requires a complement, for instance, dialectic or “dialogic.” While the work of Maurice Natanson, Richard Weaver, and recent rhetoricians of inquiry provides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 to instrumental rhetoric, another tradition in rhetoric represented by the work of Wayne Brockriede and Allen Clark explores dialogue as a complement to instrumental rhetoric. This essay postulates that the philosophy of dialogue developed by Martin Buber provides a coherent grounding for a dialogical/ontological rhetoric. It contrasts, respectively, instrumental and dialogical conceptions of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and instrumental and dialog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rhetor, the rhetor's purposes and modes of influence. It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research issues confronting those interested i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dialogic rhetor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