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2.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上述三个观点和三个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从哲学、理论、思想、立论、实践等多个基础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体系”,从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价值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性,价值哲学应体现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统一。价值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到逐步全面、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两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是达到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高度统一的理论成果。实践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导向性功能既表现为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上,又通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导向,成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现实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从结合的视角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容量体现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的整合汇总,具有时间的连贯性和空间的涵盖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被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个阶段性成果,三者的关系在继承上体现了整体性,在发展上则显示了阶段性。这个实践显示出来的厚重价值,积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沉甸甸的分量。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明了党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它们既是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又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要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根本体现,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延续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之道,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之道。确立"群众标准"命题,解决检验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标准,这是对唯物史观的延续;而确立"检验社会主义"命题,回答"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坚持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指导具体工作落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现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在建国前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他提出通过“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来尽快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他的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剩余价值论与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两大前提的当代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创新之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被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生产力标准应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又要运用辩证法方法。文章指出:生产力标准既是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既具有一元性又具有多样性,是真理与价值、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生产力标准的多维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生产力,也要重视社会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力,也要重视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升华。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意识放在第二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既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三个代表”牢牢建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为此将实践标准作为批判继承的认识和价值标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特点来扬弃传统文化,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同时又内含着将革命战争年代实践等同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观意愿,致使实践标准成为道德标准。邓小平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将实践标准落实到生产力标准上,使批判继承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得到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之价值标准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教育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历程。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重视革命教育,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