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评是一种正常的呼吸,文体上要端庄,整洁,气度上要公正、严肃,内容上要积极、理性. 从2000年8月10日开始,南方周末在头版的最顶部开了一个栏目叫"每周快论".此前,在头版的最底部有一个栏目叫"周末茶座".  相似文献   

2.
1997年5月,我台推出了一档专题文艺节目——“周末茶座”,意在欣赏,旨在提高。本栏目共设“激光音乐厅”、“戏曲大观园”、“文学长廊”、“笑星俱乐部”、“广播你我他”5个栏目。因为我们的节目主要是面对乡村广播。在编辑本节目时,首先要考虑到的是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安徽日报《社会周刊》创刊,当时我任头版责任编辑。头版在重要位置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大众茶座》,每期发一篇言论章。刚开始,言论稿件很缺,我们只好向外部约稿。约稿的作当中,就包括当时的安徽省委副书记汪洋。我们当时想,如果以他的笔写一篇言论章,在《社会周刊》发表,效果一定很好。我们通过汪洋秘  相似文献   

4.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文化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时政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头版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冰点”专栏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中国青年报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抽样统计显示,每2.6个读者中,就有一个选了“冰点”栏目,选票高居“我最喜爱的专版”首位。“冰点”曾被新闻界专家全票评定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栏目”,成为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的“时事纵横”齐名的三大栏目之一。在文字媒体和电视的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冰点”何以取得如此热效应?   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和其他报纸的同类栏目相比,“冰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平民化的视角关在普通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版面是报纸传播新闻的载体,版面是综合反映报纸内容的形式,版面影响着报纸的宣传效果,版面决定着报纸的面容和“形象”。 一张报纸无论是周刊还是日刊,也无论它有多少个版块,但只能有一个头版,或叫一版、要闻版,因而,组织和编排好头版显得尤为重要、关键。 头版的版面编排与其它版次比较,又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头版,是新闻版,新闻精华荟萃其中,往往被人们视作报纸的“脸面”。晚报的“脸面”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新闻之窗口,亦最能体现这张新闻纸的风格。 虽说“脸面”对一张报纸至关重要,但办好“脸面”却不易。与其他报纸“脸面”相比,晚报“脸面”要“眉目清秀”就更难。晚报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综合性地方报纸,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反映生活,丰富生活,引导生活是其主要特点。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读者对头版的要求和品味不同于日报类报纸;其次是头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所谓的“高级报纸”相比,更富有“大众化报纸”的特点。具体来说,要使晚报的要闻头版具有独特的风格,应注重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金宝 《新闻记者》2002,(12):20-21
今 年《南方周末》头版两次刊登了由于信息公布不及时引发社会恐慌的社会安全事件的报道。前者是京津地区艾滋病病人“扎针”传闻 (见于2002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后者是九江市民对连续“投毒”的恐慌 (见于2002年5月9日《南方周末》)。这两起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发生后 ,当地政府、媒体和警方为了维护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迟迟没有公布事情真相。但事与愿违 ,就是由于信息公布的不及时 ,引起了当地市民的极度恐慌 ,甚至是社会的震荡。信息不畅通引发社会的恐慌信息论的传播过程告诉我们 ,信息传播的途径是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9.
周末报的性质及走向左方周末报是中国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其发展之快,拥有读者群之多,引人注目。周末报的性质和地位一、周末报是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个新报种。将周末报说成是个报种,有人可能会不同意。因为现在全国除了《南方周末》、南京《周末》、《楚天周...  相似文献   

10.
王建怀 《视听界》2007,(5):77-77
今年5月,我台的《法眼生活》栏目获得江苏省社教类优秀栏目一等奖,被评为“江苏名优栏目”。法制栏目的品牌构建,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可说是综合类报纸的主角,哪家大报的头版,都是时政新闻当家。但这类新闻—般都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讲究的是“政治”。一般的周报,因为时效跟不上,没有谁会把时政新闻当主角来唱。即便做时政新闻,也得从边缘性上做,或纵向挖掘或横向延伸,但弄不好,又是不痛不痒的,成了些“伪纵深”、“伪关注”了。但《南方周末》与众不同,比如今年的全国“两会”,因为含有国家领导换届的重大新闻要素,自然比往届“两会”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媒体来说,“两会”新闻只要做得好,无疑是个卖点。《南方周末》就连续推出聚焦“两会”的“癸未施政”系列。  相似文献   

12.
罗维扬 《今传媒》2003,(2):16-17
看了《南方周末》的新年特刊,以为可以作为报纸策划的范例来谈一谈。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六张专页24版,每版天头都打上一个特别的印记“向西50里”,乍一看莫名其妙,读了头版文章就明白了编者的用意。文章先交代此期报纸策划的背景和立意:“新的一年,是中共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年。我们没有回避‘全面小康’和‘公正社会’这么严肃的话题,哪怕在本该轻松的新年第一天。因为我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喜迎十八大的报道日益升温,在坚持每日推出8个版特刊的基础上,相继在头版推出多个专题,不断为迎接十八大主题宣传书写新篇章,打造新亮点。2012年9月11日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栏目推出的“十年回眸·重大事件亲历”专栏,即是一个视角新颖、特色鲜明的专题性成就报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口述历史类栏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存新闻媒体中.且颇受受众喜爱。譬如,《南方周末》2006年新年特刊中.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就被评为“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南方周末》的历史类栏目从出炉至今也影响不小:而以新闻奖项为主的普利策大奖也包含历史奖项。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0月,为了加大报纸信息量,增强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可读性,河北日报进行了一次改版,开办了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三个周刊。“圆桌”作为经济生活周刊头版上的重点栏目,应运而生。回顾几年来的编辑经历,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当下经济时评类栏目日渐式微的形势下,一个好的经济时评类栏目离不开编辑和作者共同的悉心经营。一、稿源是办好经济时评类栏目的重要保障。就我们自身体会而言,“圆桌”开办的最初半年里,稿源成了决定栏目生死的最重大课题。首先是来稿少。虽然事先我们已经考虑到愿意写经济时评的作者少、会写者更少的现实,但…  相似文献   

16.
《经济日报》在头版上开辟《基层来稿》栏目,不定期刊发来自基层作者的稿件。这些基层来稿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可读性。比如,3月29日的《科技图纸挂厅堂》和《税官的“不等式”》两篇,就颇具新闻价值。《经济日报》作为一张中央大报,在“寸土寸金”的头版上专门开辟《基层来稿》栏目,委实难能可贵。此举充分体现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办报思想,无疑会受到读者特别是基层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反观有的报纸,论“级别”和“档次”,远不及《经济日报》,而“架子”却很大,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要说是头版,就是在其它普通的版面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电视方言节目,已经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方言类节目究竟怎样去办?方言节目就是说方言吗?笔者试就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18.
巩俐是演艺界的“大腕”,不消说也是报刊影视栏目争相追逐的对象。我本俗人,在翻看报纸时,报道巩俐的消息,只要能跳入我的眼帘,我还是会颇有兴致地浏览一遍的。特别是有的文章,标题出语惊人,由不得你不看。但是有几次读完了,才知上了一当,却悔之晚矣。一篇是《巩俐的“丈夫”咋这“深沉》。在我有限的了解中,不知巩俐何时有了“丈夫”,自然这是“最新消息”了。我赶紧往下读,原来“丈夫”是指《画魂》中出演男主角潘赞化的香港演员尔冬升,通篇讲的是他的生活琐事。标题作“巩俐的‘丈夫’”,当然是因为巩俐的知名度更高,更能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不过这么一来,把我这样的人给涮了——活该,没瞧见“丈夫”带引号了么? 可是有一个标题却是一个引号也没带,还是把我给涮了。某报头版打出一个大标题《巩俐改名巩艺谋》。组成标题的7个字,不管是哪派语法学家都只有一种解释:巩俐不叫巩俐了,她现在叫巩艺谋了。  相似文献   

19.
陈社 《新闻通讯》2009,(4):48-49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园地里的一种重要体裁,随着传媒的变革发展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已愈来愈为业内外人士所重视。本人曾试笔新闻评论多年,自1990年代始,先后担任过《泰州市报》“及时语”、“寻味集”,《扬州日报》“扬州半月谈”、“一周走笔”,《泰州日报》“世象走笔”、“周末茶座”、“每周时评”等栏目的主笔或特约撰稿人,现将个人的点滴心得记下,只是一点浅显的体会,权作试笔途中的一次回顾和小结吧!  相似文献   

20.
《漯河内陆特区报·周末》是漯河内陆特区报社2001年的一张周末专刊。作为晨报的尝试性报纸,我们从这张报纸的性质、地位、功能和要求出发,对头版新闻内容的高品位与形式的高格调的最佳结合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前几年各家报纸纷纷办周末刊为的是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如今,许多报纸都在增强可读性上下了功夫,周末刊如果没有新面孔、新特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确定《周末》头版的新闻既要讲内容的高品位,又要讲形式的高格调;既要讲指导性、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可读性。我们开办了“百姓问题,部门解答”、“周末漫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