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NixZn1-xFe2O4铁氧体具有高频中低损耗的特点,通过提高Ni含量至0.8降低起始磁导率,增加截止频率,应用于更高频率。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Ni0.8Zn0.2Fe2O4,并测定了铁氧体样品在低频低磁通密度下的损耗特性,讨论了烧结温度对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是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及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两方面出发,研究了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橄榄石LiFePO4时,温度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氮气保护下,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350oC预分解5h,650℃焙烧24h制备的LiFePO4具有较好的晶形、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92mAh/g,4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达到77mAh/g,容量衰减16%。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杂1%Eu3+离子的不同P2O5/WO3比例的磷钨酸钠玻璃,测定394nm和464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探讨了掺杂Eu3+离子的磷钨酸钠玻璃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新型阴极材料为目的,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Mn1-yCOyO3-δ(LSMC,Y分别取0.3,0.5和0.7),并对Mn位掺杂不同量过渡族元素Co后样品的高温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Co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均增大,其中La0.8Sr0.2Mn0.3Co0.7O3-δ的电导率最高,700℃时,达270.89S·cm^-1。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Ta_2Co_4O_9多晶样品,并对其磁性、介电及磁电耦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场作用下的介电温谱在磁相变温度(20 K)附近出现异常,且异常峰的强度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而增强.与此同时,还观测到关于磁场线性增强的电极化,表明该材料具有线性磁电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杂Eu ̄(3+)离子的Ba_2、Wo_3F_4荧光体,测定其X—射线粉末衍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探讨了Ba_2Wo_3F_4:Eu ̄(3+)荧光体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非磁性原子Ti掺杂ZnO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测量显示样品除了ZnO相外,还产生了Zn2TiO4、ZnTiO3两个物相.晶粒大小为30~60nm.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得出样品的磁性都为抗磁性.样品电阻率大于l02Ω·cm,无霍尔效应和磁致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8.
Pr3+ 掺杂CaO-TiO2-SiO2体系红色磷光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红色磷光体——Pr^3 掺杂CaO—TiO2—SiO2体系,利用X—ray衍射和红外分光光度测定,以表征其结构,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其激发、发射光谱。表明该材料是一种适合紫外和可见光激发,并具有很好发光性能的红色磷光体。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使用Fe_3O_4、Co_2O_3和Cr_2O_3为原料,制备了Cr掺杂的Co_(1-x)Cr_xFe_2O_4(x=0.10,0.15,0.20,0.25)粉末,对不同掺杂量的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同时对样品进行了电催化析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r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当掺杂量为x=0.1时,样品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析氧活性,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析氧过电位为338 m V,塔费尔斜率为47 mV/dec.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高纯PbO_2、SnO_2和SrCO_3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Pb掺杂浓度的SrSn_(1-x)Pb_xO_3(x=0,0.25,0.5,0.75,1.0)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光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b掺杂量的不断增加,样品的晶胞参数从4.026?逐渐增加到4.168?,而样品的光学带隙宽度则从3.98 eV逐渐减小至1.89 eV.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相反应法在950℃预烧结、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了BaCu_3Ti_4O_(12)(BCTO)陶瓷样品,测量了各样品在不同频率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BCTO的介电常数比CaCu_3Ti_4O_(12)的介电常数小。容差因子计算发现BCTO的晶体结构容易畸变,XRD图分析表明样品中除了含有BCTO晶相外,还含有Cu_3TiO_5和Cu_3TiO_4等杂质,从而大大降低了BCTO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12.
以氢氧化锂、磷酸二氢铵和醋酸盐(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镍)为原料,在PEG-400表面活性剂诱导下,低热固相反应数小时,得到前驱体,再在较高温度下前驱体反应得到含锂磷酸盐LiMPO4(M=Mn,Co,Ni)。实验以XRD图谱拟合数据计算样品中含锂磷酸盐的质量分数作为实验的考察指标,应用均匀设计实验法及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各工艺因素对考察指标的动态影响,探讨制备的最优化工艺因素和杂质的定量控制方法,并对最优化工艺因素制备的样品进行XRD、SEM-EDAX等表征。结果表明:工艺因素之间能互为表达,部分因素对考察指标存在交叉作用,低温合成前驱体工艺取值范围可较大,但高温反应合成LiMPO4工艺取值范围较小,特别是固相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取值直接影响产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铁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铁配合物,对样品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通过元素分析、TG和IR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Fe(HSal)3.3H2O(HSal=O-OHC6H4CO2)。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团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掺杂稀土离子的单钨酸盐、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卤钩酸盐、同多钨酸盐和杂多钨酸盐材料,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粉末X射线行射数据,配以红外光谱、电子衍射谱、等离子体发射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材料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各类钨酸盐材料的发光特性,同时探讨了TiSiW12O40/TiO2及GaW11Fe柱撑阴离子粘土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实验所需的多晶样品,综述CaCu3Ti4O12材料反常巨介电特性的理论和实用意义,给出CaCu3Ti4O12的结构示意图和X射线衍射(XRD)谱,评述制备不同维度CaCu3Ti4O12材料的常规制备方法、优缺点及低温下介电性能的测定方法。分析表明,烧成工艺、温度、内部阻挡层电容数目直接对CaCu3Ti4O12(CCTO)的相对介电常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nNb_2O_6,研究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MnNb_2O_6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can.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电压范围0~3.0 V内,以16 m A/g的电流密度,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45.3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84.3 m Ah/g.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2/3Cai/3-xBaxMnO3系列样品,利用Rietveld方法精修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当x≥0.20时,样品由正交结构(Pnma)转变为六方结构(R-3c).本文详细介绍了Rietveld精修过程并分析了Sr2++、Ba2+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合成碱式碳酸铝镁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硫酸铝为铝源 ,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得到碱式碳酸铝镁。基于均匀设计试验方案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在数据挖掘成果的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地同时优化控制了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及粒度 ,从而得到比较纯净的碱式碳酸铝镁纳米晶体。  相似文献   

19.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2/3Ca1/3-xBaxMnO3系列样品,利用Rietveld方法精修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当x≥0.020时,样品由正交结构(Pnma)转变为六方结构(R-3c)。本文详细介绍了Rietveld精修饰过程并分析下Sr^2 、Ba^2 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纳米氧化锌微乳液法的研制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乳液法研制出纳米氧化锌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平均粒径约为 10 nm。并与固相反应法研制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