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惊梦     
悟空从梦中惊醒,举起金箍棒乱打一气,口中叫道:"俺打死你这个糊涂的师傅!"八戒被惊醒,慌忙起身,摇醒唐僧,急促叫道:"师傅快些起来念紧箍咒,那猴头反了,扬言说要打死师傅。"沙僧被惊醒,冲上前去,紧紧抱住悟空胳膊说:"大师兄,莫激动,有话慢慢说。"八戒把唐僧扶到悟空面前,连道快念紧箍  相似文献   

2.
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个美丽的桃园。大家感觉饿了,于是,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摘些桃子来充饥。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了。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相似文献   

3.
取经之后     
历经千辛万苦,孙悟空保护唐僧终于到达西天雷因寺。大雄宝殿内,唐僧带着几个徒弟拜见如来佛。如来佛对唐僧一行取经途中的遭遇早有所闻,对悟空取经途中的毅力非常欣赏。他问悟空:“当初,你大闹天宫。我把你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过去了,你后悔吗?”悟空摇了摇头:“不悔!”如来佛  相似文献   

4.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5.
点评台     
《悟空传》今何在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定价:14.80元这是一部风格怪异的长篇小说,先是搬上网络,被誉为“最佳网络文学”,印成纸本后,销售行情也十分看好。这部小说真奇怪,唐僧师徒四人在小说中的形象让人感到似是而非。譬如唐僧并不力阻悟空降妖,而是说:“打吧打吧,打死一个少一个。”唐僧饥饿难耐,徒儿们又懒得化斋,只得说:“你们是大爷,我去给你们找吃的,还不行吗?最好让妖怪吃了我,那时你们就哭吧。”有时悟空还会对八戒说:“快去吧,那儿有女妖精正等着你呢!”真可乐,可口可乐。《地图的由来》A·G·史密斯著…  相似文献   

6.
采访唐僧     
徐学喆 《新读写》2012,(9):63-63
唐僧师徒完成西天取经任务后,回到东土大唐。我受委派,去现场独家采访了唐僧。记者:恭喜唐长老圆满完成取经任务。唐长老确实了不起,不知能否就对徒弟的教诲谈谈您的心得?特别是大徒弟孙悟空。唐僧:悟空的确是个人才,但他自恃才高,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无组织无纪律,这种人当然要严加管束,所以在他犯错时我才要常常念“紧箍咒”,我知道有人对此颇有异议,但如不是为师每每采取强硬手段,便也不会成就今日的斗战圣佛。况且这不仅对他个人的成长有益,对我们的取经事业也有很大帮助。至于八戒和悟净,总体来说都是听话的,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相似文献   

7.
所谓倒写体,就是将历史、文学名著、电影故事等,由后往前倒过来讲述的一种形式。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倒过来写,结局往往十分有趣,有的还不乏深刻和感动,令人耳目一新。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某网友倒写的《西游记》:如来派师徒四人东去传教,路遇各种磨难,渐发觉众妖均有后台,遂沙僧钻进流沙河,八戒躲进高老庄,剩悟空护送唐僧。天庭如来商议,以保唐僧平安为条件,解决掉悟空。悟空被压五指山下,唐僧在长安传教至寿终正寝。五百年后,悟空从五指山下蹦出来,  相似文献   

8.
南游记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凯旋后,过了两千年的安稳日子,2650年春节刚过,又踏上了去南极的路。此次南行并非去取经,而是到南极大陆取纯净的淡水。临行前,师傅唐僧便把大徒弟孙悟空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悟空,我们这次南行所遇到的困  相似文献   

9.
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与孙悟空成了师兄弟,初次相见,八戒对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感到十分新奇。只见悟空将棒拿在手中说声“变”,随即金箍棒就缩短1/4,再说声“变”,又缩短了余下的2/3,此时金箍棒只有40厘米长了。悟空想考考八戒的计算能力,就对他说:“你能算出金箍棒原来有多长吗?”  相似文献   

10.
自从西天取回真经后,唐僧师徒名声大震,许多高校都邀请他们前去讲学。这天,唐僧又收到了某大学的邀请函,他对徒弟们说:"徒儿们赶快准备马和行李,为师要外出讲学。"悟空听了笑着说:"师傅,你out了,现在外出坐飞机多方便啊!"八戒也附和道:"师傅,我还从没坐过飞机呢,要不咱也试试?""坐什么鸡呀,那就是一只大鸟,  相似文献   

11.
戴晓庆 《考试周刊》2014,(27):32-32
<正>小时候听《西游记》总想做孙悟空,上学了便做了班干;高中时,喜欢上了唐僧,因为他有紧箍咒,没曾想现在就做了学生的师傅。唐僧有口头禅,一句叫"赶路要紧"——这是对所有徒弟说的;还有一句叫"悟空,你在哪里?"——这是遇难时说的。当了几年小学语文老师,有学生私下就叫我唐僧——他们说我唠叨,心软。慢慢我也认同了,只是认同之外,又多了一些认识:"赶路要紧"和"悟空,你在哪里"的心态常在心中打着小鼓点。常态课,总想快点儿完成教学任务,"赶路要紧";公开课,总想体现以生为主的理念,遇到疑难,教师想直接告知,又怕有灌输的嫌疑,让学生来解,又放慢了课堂节奏,这时心中便在想  相似文献   

12.
唐僧很自私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西游记》。在这本故事书里,我最不喜欢的人就是“唐僧”,因为他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唐僧肚子饿了,就叫徒弟去寻食来吃,自己坐在石头上休息,难道徒弟的肚子就不饿吗?碰到妖魔鬼怪,叫徒弟去打妖怪,难道徒弟们的生命就不要珍惜了吗?唐僧太自私了。指导老师:谈琦唐僧很自私$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二(2)班@杨雨辰  相似文献   

13.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为我们大家描写了一个为了目标历尽千辛万苦、矢志不移的唐僧形象。他的大弟子孙悟空本领超群、疾恶如仇的性格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晓,出道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悦,对于任何事情都想尝试着去做一下。但是当他的头上被唐僧“循循善诱”地套上“紧箍咒”,悟空被一次又一次地“紧箍咒”整得死去活来,及至后来被彻底驯服,变得乖巧听话,即使用“火眼金睛”看出了妖魔鬼怪,却再也不敢跳起来将之一棒打死。可悲可叹地是头上的“紧箍咒”早已潜意识地控制了悟空的心灵,行动的欲望和…  相似文献   

15.
方昌时 《考试周刊》2012,(59):23-23
唐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灵山。佛祖如来问道:干吗不同你的徒弟悟空同驾筋斗云过来?唐僧答道:为求真经,不敢未经磨炼,冒味而来。如来笑道:都什么年代了,有福不知道享,哎!一根筋呀!既然汝为真经而来?汝可带U盘了?唐僧答道:未曾识得U盘为何物?  相似文献   

16.
取经新班子     
话说那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到了真经,世间从此相安无事。这样过了几千年,转眼到了21世纪。突然有一天,唐僧风风火火地跑来对徒弟三人喊:“徒儿们,有好消息!”悟空用尾巴悬在梁上满不  相似文献   

17.
八戒失算     
唐僧将大徒弟悟空赶走后,这一日,和八戒、沙僧三人来到了一座小城。一打听,才知这个地方就是黄风洞所在地。三人在城里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悟空被压五指山如来派唐僧师徒四人去东土大唐传教,然后路上遇到各种妖怪,发现他们都是有后台的。八戒和沙僧觉得太黑暗,一个躲进了高老庄,一个钻进了流沙河,只有悟空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师傅东去传教。天庭对悟空看不顺眼,就和如来达成协议:我们可保唐三藏平安到长安,不过你得把孙悟空这个刺儿头给办了。然后,悟空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三藏在长安传完教寿终正寝。500年后,悟空从五指山下蹦出来,一声不吭,把天庭搅了个天翻地覆,最后在东海把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又过了500年,只听东海一声巨响……  相似文献   

19.
大话西游     
"only you,能伴我去取经,only you,能全力为众生……"话说这一天,唐僧一边唱着歌一边找他的三个徒弟和一只白龙马开会。"咳咳,"唐僧顿了顿说,"今儿个咱开这会呢,主要是要商量一个事,到底是什么事呢?先听一下我的这篇报告。"天,虽然对唐僧的唠叨早有准备,可没想到,几个世  相似文献   

20.
<正>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以后,来到网络城,发现大家都去网上求医、购物、上学……看到这一切,师徒四人都放下了经书,陷入了沉思。唐僧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要在网上行医,解除天下病人的痛苦。"八戒说:"我在取经路上只顾着吃和睡了,没学到什么本领,干脆我去上学吧。"悟空说:"我想经商,因为我机智灵活,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