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易灿辉 《现代语文》2006,(11):12-13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其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孔子、孟子、苟子、董仲舒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一。直成为了我国封建时期教育的理想追求。在西方,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体现是在艺复兴时代,人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近代人本教育观念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等许多教育家,尽管各持其说、各成一派。“但贯穿近现代两方教育思想的依然是自艺复兴延续而来的人本观念”。人本主义教育观念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历史主体基本观点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对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原则,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突出地以人为对象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理念。文章着重就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内涵、现实意义及应处理好的几个特性关系问题作以分析,力求为实践“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岳巍 《教书育人》2007,(12):66-68
近几年,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研究著述颇丰,不能否认这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过度张扬“以人为本”,或者是片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反思却不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人为本”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本文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路、教育手段及其具体措施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新时期推进“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运用的教育方法是采取层次性教育、针对性教育、互动性教育、自我性教育和感染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共识。“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更多体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个性,培养个性,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十六大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确立“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观;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的状况,夯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创新方法,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的原则,才能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注和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学校、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位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出现了“成功教育”、“希望教育”、“赏识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在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研究这些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普遍激励”的办学理念,从此,“关爱”、“关注”和“激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旋律。随着东风中学激励教育思想的基本形成,学校管理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全面优化、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学校连续六次荣获东风公司“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评为襄樊市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体系构建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一、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永恒的主题。现在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协调稳定发展,那么新世纪的科学教育观也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科学哲学观和现代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育中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两方面都应渗透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中。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以人为本”的精神缺失,高校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队伍和教育服务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要以现代人文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互相尊重、平等交往的过程,从而达到我们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念的潜在核心,从教育目的、办学方针、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道德教育等方面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所包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底蕴,并进而阐发其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凸显,即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通过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图景的描述,基于“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观,构建以研究生发展为本的学术环境、导师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以研究生创新教育工程为导向的“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实践,努力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精神、能肩负国家使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廖海 《中学文科》2005,(7):31-31
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新课改提倡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引入柔性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2001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以人为本”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它以鼓励人自主发展为旨趣,以教育、爱为核心和基础,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作为基层德育工作者,我将围绕“人·生活·生命·生成”来谈对“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的理解。人过去,我们一谈到“师德”建设,就与制定规章制度,倡导职业用语,设立违规高压线等挂起钩来,“师德”成了规范教师、约束教师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20.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体系构建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施加影响,培养人的一定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价值目标上讲,也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